姚亞琪
〔摘 要〕唐卡,是一種懸掛供奉的宗教繪畫藝術形式,一般用彩緞裝裱。唐卡多以藏族重要的歷史事件為主要內容,涉及政治、文化諸多領域。其繪畫風格富麗飽滿,濃墨重彩。西藏人在蒼茫的高原上逐水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更是虔誠的游牧中隨身攜帶的信仰。唐卡是藏傳佛教中最璀璨的寶石,畫卷中主尊端坐中央,以仁愛的面孔看盡世間輪回。這個面孔是屬于中國的、民族的、眾生的。熱貢唐卡于2006年入選了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歷著從佛教用品到藏文化藝術精品的嬗變。如今熱貢唐卡不僅僅肩負著傳承藏文化的使命,更成長為熱貢地區(qū)脫貧致富的重要機遇。
〔關鍵詞〕熱貢唐卡;娘本;發(fā)展
一、熱貢唐卡的歷史鉤沉
唐卡融合了西藏宗教、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的方方面面,記載著西藏的文明,歷史和發(fā)展,蘊藏著藏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唐卡在五世達賴羅桑加措以前都是由民間畫師自發(fā)供奉給寺廟的作品,到了七世達賴格桑嘉措時期,才成立了官方性質的畫院——拉日白吉社。
唐卡的繪制要求十分嚴格,每一個程序都必須遵循宗教儀軌,對內容、著色、尺寸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的《造像度量經》,畫師們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僭越。從前的老藝人在畫唐卡時,在心中和頭腦中觀想神佛世界,付出心血一筆一筆地繪制,好比念經一樣。唐卡在畫的過程中,藝人虔誠的心,已經是一道加持。
熱貢,意為“金色的谷地”。這是一個祖祖輩輩靠唐卡為生的地方,走在村子里,經常會看到老藝人背著畫唐卡的家伙事兒奔走在前往寺廟的路上。自14世紀起,熱貢地區(qū)不斷吸收各地不同畫派之長,邀請各地著名畫師為隆務寺和吾屯寺作畫,促進了“熱貢畫派”的形成。其用色大膽并不失端莊,線條遒勁有力,佛像寫實,以金色勾邊技術著稱,具有較強裝飾性。
與勉唐畫派和噶瑪嘎孜畫派比起來,熱貢唐卡一度被貼上“裝飾性”的標簽。更有人誤解熱貢唐卡都是一樣的、重復的。但真正意義上的唐卡,是佛經、《佛造像度量經》和藝人自身的藝術造詣三者的合成物,每個唐卡藝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永遠無法被復制。
600年來,熱貢藝人們堅持師承的方式,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傳承唐卡藝術,正是師父的傾力相授才使熱貢唐卡在規(guī)矩中不失精髓地流傳至今。如今熱貢已是舉世聞名的唐卡之鄉(xiāng),更出現了許多大師級畫師,他們的繪畫造詣蜚聲海內外。據統(tǒng)計,青海全省90%的唐卡都出自熱貢的吾屯村。熱貢唐卡已成為了當地乃至青海省最重要的文化藝術資源。
二、娘本唐卡與熱貢畫院
(一)娘本的藝術成就與繪畫風格
娘本,1971年出生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zhèn)吾屯上村,12歲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學藝, 2007年創(chuàng)辦青海省黃南州熱貢畫院并擔任院長。2013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蕓蕓眾生中,有一些被選中的人接受了描繪某種永恒的任務,西藏人把唐卡畫師統(tǒng)稱為“拉日巴”,意即畫佛或神的人。娘本便是一位“拉日巴”,他稱自己為唐卡藝人。
12歲時,藏族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是他的啟蒙老師。24歲時,娘本來到四川成都拜師學藝。通過系統(tǒng)學習傳統(tǒng)工筆畫,娘本的眼界更加開闊,表現手法也更加地多元。3年后,娘本來到了藏傳佛教的圣地——拉薩,在這里,唐卡的色彩凝重濃郁,而熱貢唐卡則色調相對明快。娘本很快在風格迥異兩者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娘本始終沒有忘記夏吾才讓啟蒙師傅教導他的那句話:“讓更多的人了解唐卡,熱愛唐卡?!?/p>
娘本的創(chuàng)作不是沒有根據的,他請來一百多張有年頭的珍貴老唐卡,那些便都是他的教科書和老師。娘本畫佛像時,不懼用高純度夸張的色彩,濃重飽和的用金技術與淡雅柔和面部設色在同一幅畫中張弛有度。運用精美的造型和線條,在虛幻般的佛國世界中,展現出佛的莊嚴、威儀和慈悲。
立體金唐的手法,也是娘本的獨創(chuàng)——從側面仔細看,描金部分都是鼓起來的,很有立體感,當然,原材料非?!百F”。為了使上了金粉的部分足夠閃閃發(fā)光,要用打磨的極細的瑪瑙或九眼石制成的筆反復摩擦很多層,再重復用金粉上色。多年以后,即使畫面模糊,描金的部分仍然會熠熠生輝。
(二)熱貢畫院的傳承現狀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熱貢藝術,娘本自籌資金建立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熱貢畫院,畫院匯集了許多熱貢優(yōu)秀畫師和全國各地莫名而來的學生。2009年,熱貢畫院先后被評為青海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以前的唐卡約定俗成的,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而這在熱貢畫院,完全被打破了,“誰想學,誰有緣,有這個心愿,我的大門都是敞開的?!辈贿^更多時候,娘本是觀察性地收徒弟,他會留一個禮拜或者十天 ,觀察他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天賦,有學習的心。學校里面很多都是當地最窮的窮人,而畫院對他們是吃住全免的?!皩W成這門手藝的話,他們一輩子就能自力更生了。這樣,社會也會慢慢地好起來,富起來?!?/p>
娘本老師目前跟學生一起合作的一幅千米長的唐卡,已經完成了四百多米,共計有480個人參與,大約要花十年時間才能完成。長長的畫卷鋪陳在地板上,看著它,也仿佛看到了娘本的青春年華——天光下,搭起畫架子,一畫便是一天的時光,這么一直畫,也畫了一輩子。
三、熱貢唐卡的繪制技藝
(一)材料
唐卡的珍貴之處,藏在顏料之中。唐卡的顏料,大多是可以合寶石媲美的礦物,就除了常見的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云母等很“貴”的原材料,珍稀的植物如藏紅花、藍靛、胭脂也都能入畫。這些顏料使得唐卡能歷經滄桑,保持幾百甚至上千年不變色不褪色。唐卡顏料的原色只有幾種,在研磨的過程當中,經過調配,變成后來的幾百種。有一些調配比例,被視為珍貴“秘方”,通過唐卡畫師之間神秘的語言,口口相傳。
(二)制作工序
唐卡的工藝流程包括:繪前儀式、繃畫幔、漿制、構圖起稿、著色、勾線、開眉眼、縫裱、開光。
繃畫幔:將白棉布用沒有彈性的繩子繃于木框上。首先將畫布四邊緊縫上四支竹竿,再用繩子將其繃在更大的木框內,可使畫布勻稱緊湊,天衣無縫。
漿制:牛皮膠和石膏粉稀釋后在畫幔上均勻涂抹。等到漿干后再灑上水,用光滑的石頭反復打磨,使布面細膩光滑。
構圖起稿:根據《佛造像度量經》量尺寸,畫出線稿,這一工序要求唐卡藝人熟知歷史背景,嚴格遵循人物與背景圖案的布局比列。光是起稿就得花上起碼一個月的時間。
著色:著色的順序依次為:天空、大地、服飾、肌膚、云煙、花木、亭榭、長廊、供品等。顏料中膠的含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增減,含膠過多或過少都很難達到理想的著色效果。
勾線:勾金線是熱貢唐卡藝術中獨特的繪畫技法。將金箔和水調勻,用極細的筆尖勾勒出頓挫有力,變化流暢的線條,進一步修飾畫像。前文提到的立體金唐的手法,集中體現勾線的工序中 。
開眉眼:眉眼是“神”的所在,這一步直接決定了一幅唐卡的成敗,只有功夫深厚的老藝人或部分老藝人才能承擔這項工作,開眉眼也成為每位老師傅的獨門絕技,不輕易示人。是唐卡繪制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工序。
縫裱:選用與畫面顏色協(xié)調的綢緞,四邊鑲的綢緞以花樣各異,上下兩端裝點木軸。其優(yōu)點在于可以隨意展卷,便于藏族人裝飾掛放和收藏保存。
四、熱貢唐卡的多元化嬗變
(一)宗教職能向審美職能的轉變
“膜拜藝術具有兩種職能:一是使宗教信仰得到鞏固和增強的專門的宗教職能,再是使感受這一藝術的人們產生審美感覺和審美判斷的審美職能?!雹賻装倌陙頍嶝曁瓶ㄔ诓馁|、形式、工藝上都有了全面的改進。越來越震撼的視覺效果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者,熱貢唐卡在強化審美的過程中,藝術性及其商品化價值也相應遞增,實現了從觀修到觀賞,再從觀賞到交易的過程。近年來,唐卡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在拍賣市場中獲得了青睞,成為穩(wěn)健增長的小眾收藏門類。在這個過程當中,熱貢唐卡的宗教職能逐漸向審美職能和藝術品價值轉變。
(二)唐卡畫師向藝術家的社會角色轉換
熱貢畫師是信眾與神明溝通的媒介,這種身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產生了質變:畫師們參與到社會生產當中,他們的社會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有了藝術家的頭銜。由于精神生產的特殊性,熱貢畫師虔誠的“匠人精神”在當代社會中更被賦予了深刻的意義。
對熱貢畫師而言,在創(chuàng)作唐卡的過程中,彰顯自我意識,利用自己的獨特理解進行藝術探索與思想博弈,都是對自我的探尋。前文提到,熱貢唐卡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的重復?!斗鹪煜穸攘拷洝肥翘瓶ǖ摹肮羌堋?,決不能輕易更改。而填充熱貢唐卡的“血肉”,便是藝人從小浸染的佛經故事、佛教文化和內涵。每一位熱貢畫師正是因為堅守了這一傳統(tǒng),再加上想象和創(chuàng)造,將自己多年來的閱歷和功力注入其中,點“活”它,而成為宗教記憶的傳承者,這是自我尋找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角色轉換的象征。
結 語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為熱門話題,處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中,“保護”本身已遠不足以留住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筆者認為,熱貢唐卡的未來不在于“保護”而在于“傳承”。熱貢唐卡以生產為保護方式,將文化遺產融入市場,形成了文化產業(yè),突破了傳統(tǒng)的博物館保護形式,探索出更多的發(fā)展契機與文化產業(yè)前景。
熱貢畫師作為傳播的載體,以“游藝”的身份走出熱貢,前往各大小寺廟考察,參加各地舉辦唐卡展覽以及商業(yè)宣傳,為熱貢唐卡提供了更多發(fā)展的可能。本文的研究對象娘本老師,就是市場經濟推動下的 “游藝僧”,身體力行地在全世界推廣著熱貢唐卡藝術。
(責任編輯:牧鑫)
注 釋:
①(美國)克利福德·格爾茲著.納日碧力戈等譯.文化的解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 103頁。
參考文獻:
[1]凡建秋著. 唐卡藝術解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5
[2]馬成俊著. 熱貢藝術[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2
[3]滿卻頓智著. 熱貢唐卡及藝人口述考察[M]. 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
[4]王文章著.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 [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5]左惠著. 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經濟學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