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紅,陰瑞蘭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鄭州450000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的心肌疾病,發(fā)病癥狀主要為氣短、水腫、乏力等,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多發(fā)于中年人,但是近年來發(fā)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1]。擴張型心肌病病程長,復發(fā)率較高,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且常伴隨著充血性心力衰竭、多處栓塞、阿-斯綜合征等疾病,不僅嚴重時可導致死亡,且增加治療困難度[2]。目前,臨床上治療擴張型心肌病以藥物和手術為主,但多為對癥治療,無法達到根治目的,且治療時間較長,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積極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身體功能的恢復尤為關鍵。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較為被動,且缺乏一定的主觀性及針對性,導致臨床護理總體質(zhì)量不甚理想,而循證護理模式是一種基于醫(yī)學理念而產(chǎn)生的一種全新護理模式,通過對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循證,并結合臨床護理經(jīng)驗,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全面的護理方案,以提高臨床護理質(zhì)量,促進患者康復進程[3-4]。本研究通過選取擴張型心肌病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循證護理,進一步探討循證護理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取得較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就診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52.37±9.24)歲;病程3~70個月,平均病程(27.12±15.07)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26例,Ⅲ級17例,Ⅳ級7例。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54.71±9.93)歲;病程2~74個月,平均病程(29.34±15.87)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Ⅲ級17例,Ⅳ級13例。分析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護理措施有用藥指導、心內(nèi)科基礎護理、健康衛(wèi)生教育宣講等。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護士長1名,護師3名,護士4名。(2)確定問題。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全方位檢查評估,針對患者病情提出問題,如心律失常、水腫、負面情緒等。(3)循證依據(jù)。根據(jù)提出的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臨床經(jīng)驗、患者病情與需求,制定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護理方案。(4)實施步驟:①健康衛(wèi)生宣講。告知患者擴張型心肌病發(fā)病原因、治療手段、護理方法等相關疾病知識,保證患者明確循證護理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確護理。②服藥指導。告知患者服藥時間、劑量、不良反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服藥前后血壓、脈搏、咳嗽等生命體征,出現(xiàn)特殊情況及時記錄反饋,并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進行調(diào)整藥物用量。③運動指導。指導心功能不大于Ⅱ級患者可以進行在室外慢走;心功能為Ⅲ級患者可進行半坐、半臥、室內(nèi)慢走等鍛煉;心功能為Ⅳ級患者應在床上及時調(diào)整體位,進行被動訓練。④心理輔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制定針對性心理輔導計劃,及時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信心。⑤飲食指導。多數(shù)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會出現(xiàn)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降低,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制定不同、具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多食用維生素豐富、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其中針對心功能Ⅲ級、Ⅳ級患者,嚴格控制其鈉和水攝入量。
負面情緒:選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分,兩個量表分別有20個項目,分數(shù)越低,心理狀態(tài)越好。生活質(zhì)量: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SF-36)[5]從社會功能、生命活力等8個維度評估,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高。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SAS、SD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對比()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對比() 分
組別對照組(n=50)觀察組(n=50)SDS SAS tP護理前47.37±5.51 48.26±5.59 0.802 0.425護理后41.09±3.37 36.91±4.46 5.288 0.000護理前52.32±5.40 51.41±3.27 1.019 0.311護理后48.17±6.13 36.11±5.04 10.746 0.000
護理前,觀察組SF-36量表8個維度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F-36量表8個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擴張型心肌?。―CM)是一種病程長且不易發(fā)現(xiàn)的心臟類疾病,特征為左右心室或單側心室擴大,且心室收縮功能減弱,常見的病癥有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致殘率和死亡率較高[6]?;颊甙l(fā)病時會反復出現(xiàn)胸悶、氣短等癥狀,易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病情加重,給患者增加心理負擔。因此,積極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對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具有積極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量表評分情況() 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量表評分情況() 分
項目社會功能t P生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時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n=50)48.03±11.07 61.97±14.87 44.63±9.74 68.67±13.24 37.15±14.83 52.45±14.99 45.61±14.86 67.41±15.21 75.67±6.71 79.81±6.93 41.56±11.84 63.37±15.09 35.86±10.03 45.59±12.03 39.48±14.11 51.64±14.83觀察組(n=50)47.23±10.82 76.41±15.37 44.56±9.61 76.82±13.92 36.47±13.52 61.42±15.83 44.55±16.01 75.71±16.40 75.23±6.34 84.83±7.03 42.79±11.14 78.26±14.78 35.84±9.41 51.05±12.31 40.31±13.25 61.59±15.26 0.365 4.775 0.036 3.000 0.240 2.909 0.343 2.624 0.337 3.596 0.535 4.985 0.010 2.243 0.303 3.306 0.716 0.000 0.971 0.003 0.811 0.005 0.732 0.010 0.737 0.001 0.594 0.000 0.992 0.027 0.762 0.001
循證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理念為基礎,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為患者提供規(guī)范有效的整體護理,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7]。傳統(tǒng)護理方法采用統(tǒng)一固定的護理模式,無法滿足每個患者的需求,不利于加快患者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SAS、SDS評分較對照組低,SF-36量表8個維度評分較對照組高,表明循證護理對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zhì)量有著積極作用。循證護理注重每個患者不同的需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服藥、運動、飲食指導等,全方位護理,讓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增強治療效果,縮短患者康復時間[8]。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有效排解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