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慧 潘伊琳 鄧朝慶
摘要:近年來,隨著各個城市的求賢若渴,各城各市都開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吸取人才,引鳳入巢,成都也不例外。成都,作為一個新一線城市,近幾年廣受畢業(yè)生的歡迎,越來越多畢業(yè)生涌入成都工作,雖然在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大優(yōu)勢,但如何留住人才,仍是一個難題。我們知道,引鳳還得筑巢,為此,成都實施了一些列的措施,包括17年8月出臺的《人才安居工程實施細則》(下面簡稱為細則)中建設人才公寓和產(chǎn)業(yè)新城配套住房的方法。本論文就《細則》中成都人才公寓政策和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其現(xiàn)有的不足進行討論,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人才公寓;成都;政策分析;建議
一、成都市人才公寓政策簡析
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中的佼佼者,對全國各地的人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由于其他城市的人來成都工作,必然會有租房需求。為吸引廣大人才進駐成都,并在成都長久工作生活,17年成都頒布了一個政策《細則》。其中第六條中顯示,符合《成都市急需緊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目錄》中A、B、C、D類標準的人才,可申請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租期為5年,租金標準由各區(qū)政府根據(jù)人才和項目情況,按照市場租金的一定比例確定。租住滿5年后可申請按入住時的市場價格購買,購房后5年內(nèi)不得出售。而在第九條顯示,A、B類人才安居面積不超過120平,C類人才安居面積不超過90平,D類人才安居面積不超過60平。這些政策條款通過給入駐成都的人才減輕租房的壓力,減去他們關于住房問題的后顧之憂,來吸引各地人才來蓉工作,并借此留住人才。
二、成都市人才公寓現(xiàn)狀
截至目前,人才公寓政策實施已經(jīng)接近兩年半,成都已經(jīng)供應人才公寓用地64宗,共計4667畝,分布地區(qū)也比較廣泛。高新區(qū)、天府新區(qū)、成華區(qū)、錦江區(qū)等區(qū)域都已經(jīng)建成了相關的人才公寓。以位于成華區(qū)致興三路的項目“梧桐棲一期”為例,項目容積率2.0,戶型在60-70 、90-100、110-120平,精裝修,以套二套三為主,周邊配套成熟。再以位于新都區(qū)蜀龍大道北段的項目“學府苑”為例,項目容積率3.0,以套一戶型為主,面積59平,周邊交通學校發(fā)達,生活便利。通過調(diào)查了解可以看出,成都即將建成或者已經(jīng)建成的人才公寓普遍來說居住條件較好,內(nèi)外部配套設施完整,很吸引以租房為需求的年輕人才。
另外,據(jù)調(diào)查,2018年成都應屆畢業(yè)研究生的工資水平大約在6000-8000/月,而成都套一的平均租金在1500-2000/月,套二在2000-3000/月,這樣看來,成都畢業(yè)的研究生在租房上就會花掉大約工資的三分之一,而像“學府苑”,套一的租金在440-450/月,對比市場租金對于研究生的優(yōu)惠已經(jīng)是不錯的了。但是,雖然成都的人才政策已經(jīng)實施兩年多,給許多人才帶來了優(yōu)惠,但其中的問題也在開始慢慢顯露。
三、成都市人才公寓政策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從17年11月的數(shù)據(jù)顯示,就3個月時間,成都申請人才公寓的人已經(jīng)有2842名,其中A類人才0人,B類人才5人,C類人才35人,D類人才2802人??梢钥闯?,A、B、C類國內(nèi)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相對來說比較稀缺,可遇而不可求,而百分之95以上都是D類人才,以研究生為主。但就以17年10月青白江拍賣的人才公寓到19年3月龍泉驛區(qū)拍賣的人才公寓來看,D類人才能申請居住的60平左右的房屋配建在5%~15%左右,而A、B、C類人才可以申請的面積在90平和120平左右的配建都高達30%左右,兩項一起在60%~65%左右,這就使得一個問題出現(xiàn):隨著如今學歷的普遍增加,研究生學歷的人越來越多,而隨之申請人才公寓的研究生越來越多,就這使得D類人才申請的在60平左右的房屋粥少僧多,供不應求。而A、B、C類人才的人才公寓卻出現(xiàn)粥多僧少的情況。
另一方面,因A類國內(nèi)外頂尖人才、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C類地方級領軍人才普遍在30歲以上,且這類人群工作時間長了,收入豐富,綽綽有余。如若是外市人,他們來蓉工作,又怎會選擇長期租住公寓?如若是成都本市人,以他們的年齡和工資,或許早已買房或準備買房中,又怎會選擇租住人才公寓呢?且加之普遍項目對于A、B、C類的配建占比都很高,這就可能導致在90-120平的人才公寓空置率高,造成資源浪費。
四、完善成都市人才公寓政策的分析及建議
總之,現(xiàn)如今的人才公寓政策比較受剛研究生畢業(yè)的年輕一族,而對于中年精英一族的吸引力則不大,甚至將一些已經(jīng)有住房的人才一族直接阻擋在外了。但是由于對ABC類人才的供房又更多,這就使得想住的人住不到,不住的人的又空置著,可能會由此出現(xiàn)一些問題。所以,針對現(xiàn)在的人才公寓政策,應該加以完善和深化,而不應任之隨之。
首先,對于60平D類人才的人才公寓應該加大提供,減輕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D類人群占人才市場很大的比例,這類人群以年輕成長型為主,他們普遍步入社會不久,存款不多,可能會長期租住,他們租房工作,既看中租金價格,又注重生活環(huán)境,我們首先應該抓住主要一部分人的需求,去給予他們一定的福利,讓他們不要因“搶”不到房而焦慮。
其次,政府應該針對整體房價合理調(diào)控,并給予人才一定的買房優(yōu)惠。對于精英型和研發(fā)型的人才來說,他們普遍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他們可能工作只是以暫時租住為主,甚至一開始就在工作的地方買房,他們收入較高,擁有一定存款。租房的福利可能不大吸引他們,他們可能更加看重房價,看中生活品質(zhì)和氛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在房價上面上手,嚴控房價。
最后,人才公寓政策的發(fā)布實施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來成都工作,落戶,吸引他們留在成都。但是,僅僅靠在租金方面給予優(yōu)惠是不足的。引鳳入巢,不光得要筑巢,還要得穩(wěn)巢價。目前,成都不光只是需要加大人才公寓的面積,還應該要在房價上面更加把控,穩(wěn)定房價房租等居住成本,防止人才流失。只有讓更多普通人能在蓉城能夠買房,提高他們的購房能力,才會提高更多成都對于外來人才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KY公司人才公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鄭永榮.2018.
[2]M鍋爐設備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研究[D.]李明.2015.
作者簡介:
楊慧慧(1997-),女,漢,四川省內(nèi)江市,本科,研究方向:房地產(chǎn)開發(fā)與管理。
潘伊琳(1997-),女,漢,四川省達州市,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鄧朝慶(1996-),男,漢,四川省達州市,本科,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