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廣,劉曉曉,郁 晞
·調(diào)查研究·
2019年上海市青浦區(qū)中小學生健康危險因素分析
盧燦廣,劉曉曉,郁 晞
上海市青浦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1799。
了解上海市青浦區(qū)中小學生的健康危險因素,為學校和相關(guān)部門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參考。采用橫斷面研究方法,對青浦區(qū)13所學校2,063名中小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青浦區(qū)中小學生的健康因素按合格率占比從低到高依次為:體育活動(4.7%)、BMI(31.6%)、睡眠(43.8%)、抑郁(43.8%)、被動吸煙(49.0%)、營養(yǎng)合格(58.6%)、壓力(58.8%)、人際支持(66.1%)、使用電子產(chǎn)品(62.9%)。男女生間的BMI、營養(yǎng)、使用電子產(chǎn)品、睡眠習慣、被動吸煙情況有顯著性差異(<0.05)。除被動吸煙外,其他健康危險因素在中、小學生之間的分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體育活動合格率低是青浦區(qū)中小學生的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制定健康政策應(yīng)考慮到健康危險因素在男生和女生、中學生和小學生之間的差異。
健康危險因素;中小學生;健康教育
中小學健康教育是對我國中小學生全面實施健康素養(yǎng)教育、促進其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教學工作,是建設(shè)健康中國、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zhì)的重要抓手[1]。學生時期是健康行為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健康促進是指促進學生、教職員工、社區(qū)成員掌握改善自身和他人健康能力的過程[2]。健康促進學校是指通過學校、社區(qū)等的共同努力,使學校成為一個能有效促進健康并有益于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場所,并使學校能持續(xù)增強它的能力[3]。為了解青浦區(qū)新創(chuàng)健康促進學校內(nèi)學生的主要健康問題,為區(qū)內(nèi)有關(guān)部門制定健康促進學校政策和健康促進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促進活動,2019年1—5月份,在青浦區(qū)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安排下,本研究對區(qū)內(nèi)開展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學生的主要健康問題進行了調(diào)查。
青浦區(qū)13所中小學校2,063名學生。
2018-2019年,在青浦區(qū)創(chuàng)建的13所中小學健康促進學校中,隨機抽取1~9年級各5個班級。抽中班級的所有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抽中的學生自行填寫調(diào)查問卷,問卷由調(diào)查員核對無誤后回收。
調(diào)查問卷采用上海市愛國衛(wèi)生運動委員會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制定的《新創(chuàng)健康促進場所個人調(diào)查問卷(學校學生版)》,調(diào)查學生的人口學特征及BMI、運動、營養(yǎng)、睡眠、抑郁、壓力等健康危險行為信息。
調(diào)查問卷中健康生活危險因素指標判定標準規(guī)定如下:
體重指數(shù)(BMI):中度危險是指BMI在23~27.4;高度危險是指BMI≥27.5或<18.5。
優(yōu)育活動:中度危險是指每周90~149 min中等強度的運動或45~74 min的劇烈運動;高度危險是指每周<90 min中等強度的運動或<45 min的劇烈運動。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廣播體操、乒乓球或悠閑自行車騎行等。劇烈運動如慢跑、游泳、足球、籃球或羽毛球等。
營養(yǎng):中度危險是指每天水果和蔬菜1份;高度危險是指水果或蔬菜每天吃0份。1份水果,如:1個小蘋果,橙子,梨或芒果;或者1塊木瓜,菠蘿或西瓜;或者1個中等大小的香蕉;或者10顆葡萄或龍眼;或者1杯100%果汁。一份蔬菜約為150 g(3兩)生葉類蔬菜,或100 g(2兩)非生葉類蔬菜;3/4馬克杯或1/4圓盤的熟蔬菜。
使用電子產(chǎn)品:中度危險是指過去7 d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chǎn)品(手機、平板電腦等)2~6 h;高度危險是指指過去7 d平均每天使用電子產(chǎn)品(手機、平板電腦等)6 h以上。
被動吸煙:高度危險是指過去7 d曾暴露于二手煙霧中。
睡眠習慣:高度危險是指每天晚上<8 h或11 h以上的睡眠。
抑郁:中度危險是指過去的兩周內(nèi)偶爾感覺到情緒低落或不佳;高度危險是指過去兩周內(nèi)一直或大多數(shù)時間都感覺到情緒低落或不佳。
壓力:中度危險是指調(diào)查對象不確定自己能夠應(yīng)付大多數(shù)時候的壓力;高度危險是指調(diào)查對象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自己能夠應(yīng)付大多數(shù)時候的壓力。
人際支持:中度危險是指調(diào)查對象不確定自己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高度危險是指調(diào)查對象自己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自己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
應(yīng)用Epi Data 3.1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9.0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檢驗水準采用<0.05。
本次調(diào)查學生2,063人,其中,男生1,072(52.0%)人,女生991(48.0%)人;年齡最小8歲,最大17歲,平均年齡(12.25±1.61)歲,≤10歲的有319(15.5%)人,11~15歲的有1,699(82.4%)人,≥16歲的有45(2.2%)人;小學生有592(28.7%)人,中學生有1,471(71.3%)人。
在BMI方面,高度危險的占比最高,為1,203(58.3%)人,在處于高度危險的人中,其中BMI< 18.5的有1,108人(53.7%),大于27.5的有95人(4.6%);體育活動處于中度危險的占比最高,為1,697(82.3%)人。在睡眠習慣中,高度危險為485(23.5%)人,其中,每天<8 h睡眠的有414(20.1%)人,11 h睡眠以上的有(3.4%)71人;而被動吸煙方面,有1,011(51.0%)的學生在過去1周內(nèi)曾經(jīng)暴露于吸煙環(huán)境中。見表1。
卡方檢驗結(jié)果顯示,BMI、營養(yǎng)、使用電子產(chǎn)品、睡眠習慣、被動吸煙等健康危險因素男女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在體育活動、抑郁、壓力和人際支持這三個危險因素之間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在BMI這個健康危險因素中,正常這個維度,男生(16.7%)略高于女生(14.9%);中度危險(BMI23.0~27.4),女生(30.5%)高于男生(27.8%)。使用電子產(chǎn)品這個危險因素中,正常使用時間是女生(32.1%)高于男生(30.8%);在中度危險(平均每周使用2~6 h)和高度危險(平均每周使用6 h以上)均是男生(16.8%、4.3%)高于女生(16.6%、2.0%)。見表2。
表1 所有學生調(diào)查對象主要健康問題情況
表2 健康危險因素性別間分布情況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除被動吸煙外,其他健康危險因素在中小學生之間的分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在BMI這個健康危險因素方面,正常這個維度上,中學生(24.8%)高于小學生(6.8%),而中度危險和高度危險這兩個維度上,同樣是中學生(38.1%、8.4%)高于小學生(20.2%、1.7%)。其他健康危險因素如體育活動、營養(yǎng)、使用電子產(chǎn)品均是類似的情況。見表3。
表3 各健康危險因素在中小學生之間的分布情況
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青浦區(qū)中小學生的健康危險因素按合格率比例從低到高排序依次為:體育活動(4.7%)、BMI(31.6%)、睡眠(43.8%)、抑郁(45.8%)、被動吸煙(49.0%)、營養(yǎng)(58.6%)、壓力(58.8%)、人際支持(66.1%)、使用電子產(chǎn)品(62.9%)。這提示,如果要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制定健康政策,要優(yōu)先考慮體育活動這個健康危險因素,并兼顧其他的健康危險因素。
對BMI危險的發(fā)生情況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高度危險中,主要是營養(yǎng)不良(BMI<18.5)發(fā)生率較高,為53.7%;男生高于女生;中學生高于小學生。曾捷等[4]研究發(fā)現(xiàn),青浦區(qū)中小學生各年級男生的肥胖率和超胖率都基本大于女生,可能原因是男生相對女生更為缺少運動,女生在這個階段生長發(fā)育較快,較注重自己體形。有研究發(fā)現(xiàn),BMI對高血壓具有一定的預測效果[5]。超重肥胖的人群的高血壓檢出率高于正常體重人群,由此看出,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有一定聯(lián)系。而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也是中小學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危險因素,因此,在重點干預肥胖或超重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增強對學生的營養(yǎng)均衡。
體育活動在時間和強度都合格的學生只有4.7%。說明體育活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差別沒統(tǒng)計學意義(>0.05)。中學生在時間和強度都合格的情況高于小學生(<0.05);中學生在中度危險和高度危險的情況均高于小學生(<0.05)。國內(nèi)大多數(shù)的研究均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運動素質(zhì)較低,如廣安市[6]中小生中小學生每天運動1 h以上者僅占19.7%,山東省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生和中學生平均每天運動60min及以上的報告率分別為41.2%和29.6%[7],廣州市[8]四年級以上中小學生低運動素質(zhì)的總檢出率為9.88%。因此,通過提高學生主動運動的意愿、保證適量的運動負荷、控制體重等方法有效改善學生運動素質(zhì)、增強體質(zhì)。
研究結(jié)果顯示,青浦區(qū)中小學生過去1周暴露于煙霧的比例為51.0%,男生與女生,中學生與小學生之間的差別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青浦區(qū)中小學生的被動吸煙暴露率略低于北京市的54.1%[9],高于金華市的42%[10]。有研究發(fā)現(xiàn),被動吸煙不僅可影響兒童的呼吸系統(tǒng)、身高、齲齒,還可影響兒童的注意力等方面[11]。這也提示,應(yīng)對學生和學生家長有針對性地開展關(guān)于吸煙的健康教育。
本次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使用電子產(chǎn)品、睡眠、抑郁、壓力、人際支持這些方面的健康危險因素在中小學生中都普遍存在,這提示在制定學校的健康政策時,要有所側(cè)重,但也要統(tǒng)籌兼顧,將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作為工作的最終目的之一。
本次調(diào)查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健康危險因素的范圍也是根據(jù)健康促進學校的評估需要而選擇的,并沒有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的評價;二是有些健康危險因素,比如抑郁,需要用專業(yè)的心理測評量表進行進一步測量。
[1] 呂書紅. 健康中國視角下健康促進學校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 中國健康教育, 2018, 34(11):1012-1015.
[2] 潘建麗, 錢琴. 2012—2014年常州市武進區(qū)健康促進學校小學生健康知識調(diào)查分析[J]. 中國健康教育, 2014, 30(12):1121-1123.
[3] Carmen A, 張新衛(wèi), 劉立群, 等. 浙江省推廣健康促進學校的模式[J]. 中國健康教育, 2009, 25(10):792-794.
[4] 曾捷. 青浦區(qū)中小學生身高體重指數(shù)現(xiàn)狀的調(diào)研與分析[J]. 當代體育科技, 2019, 9(9):89-90.
[5] 陳培友, 儲志東, 史曙生. 江蘇省中小學生BMI預測高血壓參考值研究[J].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 41(2):140-144.
[6] 李玉梅, 宋湛, 李健. 廣安市中小學生飲食運動行為現(xiàn)狀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5, 36(7):1004-1006.
[7] 魏霞, 冷艷, 李鳳霞, 等. 山東省城市中小學生運動與膳食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9, 40(5):707-711.
[8] 熊莉華, 林雪松, 麥錦城, 等. 廣州市中小學生低運動素質(zhì)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華南預防醫(yī)學, 2015, 41(3):243-247.
[9] 劉秀榮, 李玉青, 韓梅, 等. 北京市中小學生吸煙及被動吸煙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0, 18(7):563-565.
[10] 王鳳英, 王俊艷, 何曉慶, 等. 金華市中小學生吸煙和被動吸煙狀況調(diào)查[J]. 浙江預防醫(yī)學, 2009, 21(3):19-20.
[11] 姚躍英, 鄭幼卿, 王容美. 被動吸煙對兒童健康狀況的影響[J].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 2014, 35(5):490-493..
Analysis of Health Risk Facto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in 2019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bout health risk factors among the student of primary or middle school in Qi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health policy makers.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2063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13 schools in Qingpu District.The health facto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Qingpu District are from low to high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qualified students were as follows: physical activity (4.7%), BMI (31.6%), sleep (43.8%), depression (43.8%), passive smoking (49.0%), nutrition (58.6%), stress (58.8%), interpersonal support (66.1%),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62.9%).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MI, nutrition, electronic products, sleeping habits and passive smoking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0.05). Except for passive smok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other health risk factors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0.05).The main health risk facto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Qingpu District are the low qualified rate of sports activities. The differences of health risk factor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s well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making health policies.
Health risk factor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1023
盧燦廣(1977—),男,上海人,本科,主管醫(yī)師,主要從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lcg9756@126.com。
郁晞,副主任醫(yī)師,yuxi770225@126.com。
20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