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陽,邢丹丹
1.1 研究背景
教育是培養(yǎng)新生代準備從事社會活動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fā)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來說,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中學生作為社會的新生代力量,他們的身體素質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發(fā)展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與進步,人們的各項生活質量都有所提高,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而中學時代正是成長過程中的叛逆階段,這時候的家庭教育可謂是重中之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更加重視文化課方面的發(fā)展,相對于藝術特長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孩子文化課方面的點綴品,而對于體育方面的鍛煉,很多家庭將體育鍛煉視為學校的責任,家長消極的體育態(tài)度和體育思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極大的影響著孩子,導致孩子的體育鍛煉只限于在體育課上,從一方面來說,大大的降低了鍛煉的時間,這也是導致孩子體質下降的原因之一,而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各種政策不斷頒發(fā)和青少年體質的不斷下降,使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也開始反思自己落后的觀念和思想,在家庭中,良好的體育氛圍對孩子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由于中學時期是孩子形成良好習慣與行為的重要階段,因此,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1.2 研究目的
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是社會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而家庭教育、父母的體育態(tài)度等家庭環(huán)境氛圍更是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家庭體育氛圍、父母體育鍛煉以及鍛煉行為等多方面的調查,進一步了解家庭氛圍在中學生體育鍛煉中起到的影響,并結合相應的調查結果提出的建議。
1.3 研究意義
通過分析家庭體育氛圍對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希望可以提高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和力和交流力,提高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身體素質,也有利于促進學校體育的發(fā)展,更好的將體育精神發(fā)揚光大。
2.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家庭氛圍對中學生的影響;調查對象:東水寨中心校、修武縣五里源鄉(xiāng)一中、寧城中學、實驗中學隨機抽查的200名學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所調查的對象,收集近幾年來相關的文獻、文章、書籍、論文等資料,通過網絡查找國內外相關資料數據,總結整理對自己有用的數據。
2.2.2 問卷調查法
對東水寨中心校、修武縣五里源鄉(xiāng)一中、寧城中學、實驗中學的學生利用抽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計200人。
2.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word文檔對收集的所有原始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1 家庭的體育態(tài)度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
家庭體育態(tài)度,它調節(jié)著人們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方式和行為反應,影響著鍛煉的方式和鍛煉效果,父母對體育鍛煉的喜歡主要受對體育的認知、了解程度所影響,孩子對體育的喜愛主要受家庭的氛圍、父母的認知水平等等各方面因素。
根據調查分析,絕大部分的家長認為體育鍛煉是重要的,對體育鍛煉是感興趣的,在工作、生活之外,用體育鍛煉來豐富自己的業(yè)余生活,增加樂趣、愉悅身心。在對中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認知情況調查時發(fā)現與其家長的結果一致,所以家庭體育態(tài)度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產生積極影響,家庭體育態(tài)度越明確、越積極,對中學生的影響就越好。
3.2 家庭的體育鍛煉方式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
家庭的體育鍛煉方式對孩子的體育鍛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孩子更愿意與朋友一起鍛煉,父母更愿意與家人一起鍛煉,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與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密不可分,這段時期的孩子對于父母具有抗拒性,體育鍛煉能更好的促進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使其關系更加融洽。
3.3 家庭經濟水平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場所及動機的影響
圖1 體育鍛煉場所調查示意圖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逐步進入小康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選擇。根據表1調查結果顯示,經濟水平的高低是影響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之一。經濟水平的不同,會使他們在選擇項目上有所不同。家庭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學生,在選擇上會選擇一些方便鍛煉的消費較高的運動場所,例如:健身房、網球場、游泳館等;家庭經濟水平一般的農村學生,多會選擇一些消費比較低的能在室外場所進行的運動項目,由此可見,經濟水平的不同,在何種場所進行運動鍛煉是非常不同的。
如表2所示經濟較好的家庭,參加體育鍛煉可能是為了健美、修身體形、愉悅身心等,經濟一般的家庭,參加體育鍛煉可能只是為了減肥、放松身心,發(fā)現情緒等,綜上所述,家庭經濟水平是影響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關鍵因素。
圖2 體育鍛煉動機調查示意圖
4.1 結論
本文通過調查家庭的體育態(tài)度,體育鍛煉方式,家庭的經濟水平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場所及動機的影響情況,透徹的了解家庭體育對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具體體現在:
4.1.1 家庭的體育態(tài)度是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各項研究說明,家庭的體育態(tài)度與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行為成正比。家庭的體育理解、認知和對體育的價值觀都尤為重要,能更好的帶動、調節(jié)、管理其他因素發(fā)揮作用,父母的肯定、支持和鼓勵是激勵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藥劑。
4.1.2 家庭體育鍛煉的方式深刻的影響著中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根據相關分析來說,有良好的家庭體育鍛煉方式會對中學生起到質的影響,會使學生能更好的,更積極的去參加體育活動;反正,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體育鍛煉方式,那么對于中學生的影響是趨于反方向的發(fā)展,在參加體育活動中,中學生的參加態(tài)度就比較懶散,隨意,甚至不參加。
4.1.3 家庭的經濟條件能顯著的影響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發(fā)生著似有似無的改變,家庭條件好的,選擇內容豐富,多彩多樣的體育鍛煉項目,家庭條件一般的,選擇相對比較簡單單調些,這種不好的觀念將潛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的價值觀中,調查結果表明,家庭在對體育鍛煉場所和選擇項目上及動機上,能明顯的反應出其家庭的經濟狀況。居住于條件環(huán)境較好的城市學生,有良好的體育鍛煉場地、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的,使中學生具有很高的積極性;居住條件一般的農村學生,體育設備的不齊全、落后的體育觀念的影響,他們的積極性相對來說,少之又少。
4.2 建議
4.2.1 在空閑時間,多組織一些家庭體育活動,增加孩子與父母的關系,營造融洽的體育氛圍,在活動中發(fā)現孩子的體育興趣愛好,有效的調動孩子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4.2.2 在家庭中,有必要添加一些簡單的,方便攜帶的體育器材,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籃球等等,激發(fā)孩子參加體育多大的熱情。
4.2.3 不要試圖用一些家規(guī)來制約孩子,要多與孩子進行交流,要讓孩子在該有的年齡段釋放出自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