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杰,女,遼寧盤錦人。已出版各類文集20余部。一級作家。曾獲第二屆冰心散文獎、2011年度華文青年詩人獎、2009年冰心兒童圖書獎、第六屆全國散文詩大獎、首屆“紫金·江蘇文學期刊”《揚子江》詩刊獎、遼寧文學獎等。曾參加第19屆青春詩會和魯迅文學院第7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2012-2013年度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
咖啡色封面的《在美國釣鱒魚》([美]理查德·布勞提根著,陳汐、肖水譯)這本書,其書名、作者及譯者皆為黑色,加上銀色的鱒魚和一張攝于黃昏的照片、蓋著1960年郵戳的郵票。這些色彩和物件就夠了,足以把你送到懷舊、嬉皮、隱喻的世界,隨文字再往里走,肯定會有啤酒、爵士樂、手臂刺青或穿搭花衣服的黑人、粗大的纜繩或錨、沉船木的吧臺??傊?,它像一塊咖啡糖,不多的甜味,倒是小酒館里迷惘、自由的味道多一些。
“在美國釣鱒魚”這是誰說的話?是一個引子、楔子?還是什么隱喻?亦或作者靈魂形象的外現(xiàn)?扉頁寫著這本書“獻給杰克和羅恩”,這兩位都是布勞提根的好友,也是詩人。杰克是布勞提根的導師和知己,極其迷戀釣鱒魚,他們經(jīng)常交流其體會,也許正源于此才使布勞提根此書得以孕育、面世。
全書內(nèi)容從封面說起。封面照片是舊金山華盛頓廣場上本杰明·富蘭克林的雕像。雕像基座的四面各寫有“歡迎”二字。雕像后的三棵楊樹葉子幾乎落盡。大約下午五點,饑餓的人們擁向教堂,領取為窮人發(fā)放的三明治,一個朋友慌慌張張地領回的三明治面包之間,只夾了一片菠菜葉……接著圍繞“在美國釣鱒魚”這一固定詞組(姑且這么稱呼),一場天馬行空、妙趣橫生的周游隆重地開始了。
1942年夏天,“我”的某個繼父第一次講起了“在美國釣鱒魚”。是的,文學的切入口,從童年開始一般是不會出錯的,猶如一個甜橙找到了它的臍。那個老酒鬼把鱒魚描述成珍稀、智慧的金屬?;蛟S“鱒魚鋼鐵”不錯,用它煉成鋼,建造房屋、火車和隧道。呀!“我”一下子就“滿眼星光”,好像鱒魚捻制的銀質星星在眼前晃動。接下來想象力一路發(fā)飆、開掛,你完全可以充當拖車的末一節(jié)“掛斗”,隨著它一會兒在天上飛,一會兒在海邊游,一會兒對土狼致敬,一會兒研究聯(lián)邦調查局的通緝令……但不管是哪個酷炫的場景,都離不開喃喃囈語般的這句話。先來聽聽內(nèi)文的小標題,你就可以知道它是如何“上天入地”的了:《敲木頭》《紅唇》《“酷愛”飲料成癮者》《駝背鱒》等等。
即便是釣鱒魚,他也能花樣翻新,一會兒在湯姆·馬丁溪,一會兒是銀溪,一會兒在墓地溪。與之相關的故事于是也拓延到:同名的賓館、電影、筆尖、病人以及有三十間房子的獨居老女人,還有像模像樣的尸檢報告(并讓它搭乘輪船從邁索隆吉翁到達英國)。他的釣魚日記一會兒是客觀呈現(xiàn),只寫“每次釣魚次數(shù)和逃走的鱒魚數(shù)量、每次釣魚平均逃走多少條”;一會兒儼然變成食譜,具體到制作核桃醬的方法、糖漬蘋果拼盤、餡餅酥皮……語句新鮮、突兀?!叭松挥袃赏荆阂撮_辦一個跳蚤馬戲團,要么把自己送到精神病院里去?!薄坝绣X人的名字則被刻在法式大理石冷盤上長久流傳,而他們自己像一匹匹馬似的蹦噠著,踏著金子鋪成的路,跑上天去?!薄笆鶜q的時候,先是從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然后是新奧爾良的妓女那里,他徹底明白了人生是怎么一回事?!薄霸?0年代,錢能讓人看得更遠,可以看見鯨魚,看見夏威夷群島和中國。”“他的驢子被做成肥皂。”“他的情婦們成了滿是皺紋的鳥巢。”等等。如此抄下去,真不是我的風格。但這一次,我還真有一種“剎車失靈”的感覺。
故事時而有關聯(lián),失去雙腿離開小鎮(zhèn)的矮子,忽然又回來了,后來走沒走不得而知;時而又關系全無,忽東忽西,相距十萬八千里。但像敞口的酒瓶,酒精的濃醇散在空中,在哪兒都會嗅到酒的醇香。他帶著讀者隨時翻越過山車,炫技、作鬼臉,像個調皮的孩子,如將鱒魚掐死,“在它死之前,好歹讓我?guī)退赖檬娣?。這條鱒魚需要喝口酒?!庇谑牵嗔怂淮罂诓ㄌ鼐?。
“出售二手鱒魚溪,好品質,看了才知道?!蔽冶牬笱劬ο肟纯矗幻a標價的小溪是什么模樣。然而沒有!他詭秘地只說小溪要論英尺賣,如果買的鱒魚溪滿十英尺,還可以免費贈送昆蟲。它們是從科羅拉多搬過來的,鱒魚也隨小溪贈送。當然溪水里到底有德國的褐鱒還是彩虹鱒要看運氣??伤斑@輩子從沒見過那樣的鱒魚溪”,所以是不是舍不得讓讀者看見。他只說小溪被截成不同的長度堆放著,十英尺、十五英尺,還有邊角余料。只是看到小溪清涼而舒服,用手試了試溪水,看到小溪周圍的樹、鳥和動物,也許他的耐心并不在此。
他還寫達·芬奇發(fā)明了同名的、旋轉的釣餌“最后的晚餐”。不出幾個月釣餌在美國賣出千百萬只,連一條鱒魚都沒有的小國梵蒂岡還訂了一萬只,三十四位美國前總統(tǒng)一致稱贊“最后的晚餐”超乎我的想象?!拔覀冊谄嚨暮髠湎淅锶麧M了生火的木柴,我抓了一大堆這種‘落葉作為晚餐。它們都細小、黝黑、冰冷。秋天于我們有恩?!比绱擞绪攘Φ恼Z言,“情懷”二字更為魅力添了一把“干柴”。
他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宏大敘事型作家,相信也不會入某些“官方”的法眼,有人讀后會認為不知所云,毫無章法。沒錯!他的作品注定屬于極其有限的“少數(shù)”。正因此他的作品又成為不可錯過的“清新芳草”,有野味,有余味,在自由處生發(fā),無阻無礙,無遮無攔。仿佛那些故事和人一直住在他的心房,是他流血的傷口,結痂的硬傷,只須開口,他們的前世今生就會緩緩走來,悉數(shù)登場。
奇思妙想是孩子的,似笑非笑壞壞的表情是青春期問題少年的,智慧和經(jīng)驗卻是身經(jīng)滄桑世事的老者的,這樣一個“怪胎”、一種特殊的碳水化合物,你永遠也不知道他會創(chuàng)造出什么可能,不知道接下來的一秒他會貢獻什么驚人之語。啞然失笑或笑出眼淚,獨自擊掌或不安走動,都會發(fā)生。有的文字,它的氣息就是詩,是哲學,不能太長,否則容易使腦筋抽筋兒,也不能太咸,太咸失卻本味。三兩句話入高湯,剛剛好。
純粹、干凈的文字,如雨水洗過一般。幾乎沒有生僻字,是基本的“元”文字,但它留下的空白太多了,留白太大了,像中國的水墨、書法。對于每一個字,我都不肯放過,這與我讀《過于喧囂的孤獨》時的“來勁兒”似有所同。他隱約的性情又讓我無端想起卡佛。整整三個小時,我窩在沙發(fā)上一動未動,目光灼灼地跟著他亦步亦趨向未知處探究。好像他是魔術師,他的黑色燕尾服、黑禮帽、魔棍、白手套,眨眼之間就換了人間。有時我實在忍不住,竟嘿嘿笑出聲來。對!它的整體風格就是這樣:新奇而有那么一點點怪異,輕松而又為他具體的困境揪著心,陌生但不在我們的視野之內(nèi)卻又不出預料之中。笑著笑著就停下了,分明又涌上幾分心酸,不過總歸有什么隔著,時代?人種?應該是境界吧。
這是一本有氣質、有性格的書。我喜愛這類文字,繁復而不繁雜,簡約而不簡單。有一點生分,正可以滿足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窺視癖”;有一點難過,吃飽了撐的,正可以找枚釘子泄泄“氣”,提醒自己不要飽食終日,渾渾噩噩;有一點解渴,正適合推開窗子透透風,吸幾口夏至濃淡適中的青綠清肺、提神。通過戲仿、諷喻、黑色幽默,最終抵達絕望。他說:“這是我獻給那些無名酒鬼的頌詩”,不曾因絕望發(fā)笑的人無法領會。
正如導語所言:“不曾因絕望而發(fā)笑的人不會懂得?!辈欢€是不懂這個世界?“借助它(某種元素),一個人有希望看透強加給他的一切是無意義的,而這無意義又蘊含著一種美,殘酷而神秘。這種元素,通常被稱為悟性、詩性、靈性。沒有它,一個人將與自由無緣。”布勞提根的作品,即是此種元素的催化劑。導讀中還說:“他對比喻及隱喻的運用不像一般詩人只停留在對自然數(shù)的加減層次,他已經(jīng)發(fā)明了乘除法、小數(shù)點和代數(shù)……他是一種獨特的聲音,一種新的可能?!彼擎移ひ淮奈幕枷?,是后垮掉派詩人。村上春樹認為“他描繪的靜謐、溫柔又充滿幽默的個人世界,是平凡作家模仿不來的”。20世紀60年代狂售200萬冊的銷售紀錄誰敢小覷?阿波羅17號宇航員以書中角色為月球隕石坑命名,同樣令人瞠目。一位美國出版人給出的評價更高:“他是一位在馬克·吐溫的傳統(tǒng)中出現(xiàn)的別開生面的美國作家,他稱得上是最優(yōu)秀的美國作家。只有他的死,能讓我們墮落?!?/p>
我不認識譯者陳汐、肖水,應該是年輕的詩人吧。所以譯文中充滿詩意一點兒也不意外。它確有詩歌色彩,甚至可以歸入散文詩的范疇。書中充滿“童年的回憶、詩歌的痕跡、人與自然的關系”。不過它與詩歌的“親緣關系”又不僅限于童年?!霸诿绹烑V魚”成為一個完整的意象,被高度抽象化,成為貫穿全書的一個符號,在不同的場景中被不斷地放大,模糊的效果反而增加了隱喻的陌生化。
鱒魚在美國、中國甚至世界范圍內(nèi)折騰這么歡了,我還不認識它呢。于是“度娘”耐心地告訴了我:鱒魚是淡水魚類,是很有價值的垂釣魚和食用魚,全世界有六七種。其中彩虹鱒、斷喉鱒和大西洋鮭為加拿大原產(chǎn),褐鱒、金鱒也已引進加拿大。鱒魚身上有斑點,由于生理結構不規(guī)則,身體的顏色和習性差別較大,是最難分類的魚類之一??磥碓撐闹嘘P于鱒魚常識的所言皆有據(jù)可查。但因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好,鱒魚現(xiàn)已陷入瀕危狀態(tài)。像不像布勞提根?我一驚。
合上書,我想如果布勞提根不自殺,他一定是嘯聚山林的虎豹。他決不會熱衷于在熙來攘往的鬧市穿行,也不會以出沒于達官顯貴的沙龍為榮。是的,他不喜歡與所謂的現(xiàn)代文明為鄰。因為很少有人能真正走近他的內(nèi)心?!扒锾煊谖覀冇卸鳌!薄爸钡较俣壬蠞q,成為肌肉發(fā)達的事物”。他幽淵龐雜,荒疏落拓,豪放不羈,儲量豐沛,也許經(jīng)不起波平如鏡,卻能抵得住滔天巨瀾。也許是宿命。
民間有傳言:每一年,果樹上第一枚落下來的果子要吃掉,再把果核重新種下去,這樣轉年長出來的果子就會更甜。這是不是“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別解?布勞提根的文字就是這樣的果子,它會讓“吃”的人越品越覺出果子的余味。不信?你嘗嘗。
責任編輯 ? 丘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