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梟,王詩洋,徐祖清,劉 悅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 廣東 深圳 518000)
臨床中,甲狀腺結節(jié)為常見性疾病,該病發(fā)病人群多為女性,而發(fā)病時間一般在中年,一般來說,甲狀腺結節(jié)良性較多,惡性較少,對于該疾病治療關鍵,在于早發(fā)現,早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1],一般臨床診斷甲狀腺結節(jié)方式為超聲診斷,但該診斷方式準確率較低,特別是早期甲狀腺惡性結節(jié),因其與良性結節(jié)形態(tài)相似,因此,易出現誤診情況,延誤患者治療時間或進行不必要手術[2]。因此,應實施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該種診斷方式診斷效果確切,操作簡單,同時具有一定安全性[3],是當前醫(yī)療界診斷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的有效檢查技術,運用此種診斷手段,可有效降低甲狀腺結節(jié)手術數量,減少其危險性[4]。本研究主要探究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中的診斷價值,現將詳細內容進行如下匯報。
抽選深圳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接收的70 例患者為本次研究代表,入選患者為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患者入選時間為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研究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40 例。患者最大年齡65 歲,最小年齡23 歲,中位年齡(41.15±2.64)歲,患者病程時間最長6 年,最短3 個月,平均病程(3.21±0.89)年,最長結節(jié)直徑5.98cm,最短結節(jié)直徑0.49cm,平均結節(jié)直徑(2.89±0.28)cm。納入標準:結節(jié)部位存在鈣化、邊緣不規(guī)則、低回聲、結節(jié)內部血流信號、縱橫比大于1、微小分葉、毛刺,上述超聲惡性可疑象征中其中一項;①通過病理學檢驗,確診為良惡性甲狀腺結節(jié);②70 歲以下成年人;③無精神疾病史;④患者或患者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③妊娠期與哺乳期患者;④不接受穿刺檢查患者。
利用HITACHI ARIETTA 70、PHILIPS EPIQ 5 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超聲診斷,將線探頭頻率調至為5 ~12Hz。指導患者,將體位調整至仰臥位,頭部向后仰,將患者肩部適當墊高,使患者頸部充分暴露,以方便全面對甲狀腺進行掃察,在進行穿刺細胞學前,要對患者進行超聲掃描,對患者結節(jié)位置、結節(jié)邊界、結節(jié)大小、結節(jié)內部動態(tài)、結節(jié)周圍血流情況、結節(jié)鈣化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在對結節(jié)情況掌握后,對患者頸部進行常規(guī)消毒,并使用5%利卡多因對患者進行麻醉,之后,選擇7 號針頭與10ml注射器通過超聲引導,確定最佳穿刺部位,在穿刺過程中,要對大血管、氣管與迷走神經等重要氣管回避,同時,對針頭的情況實施嚴密監(jiān)測,通過超聲影像對針路實施調整,以免穿刺位置出現纖維化或出血時間而影像病理檢查結果。叮囑患者在進行穿刺過程中,禁止做出吞咽、說話、咳嗽等動作,當針頭刺入結節(jié)內,空針快速來回穿刺,直至呈現負壓狀態(tài),并利用不同針道實施反復抽吸,當針帽內出現填充組織方可停止,并在解除負壓后,將針頭拔出,一般來說,結節(jié)部位穿刺次數為3 次左右,但當穿刺針中,容量不足或嚴重懷疑惡性結節(jié)時,可適量增添穿刺次數,穿刺完畢后,利用棉球按壓穿刺針眼10 ~15min,之后再次對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確認穿刺位置無滲血情況后,告知患者可離開。將針內組織進行均勻涂片,當組織呈半干形態(tài)時,使用95%酒精對其進行固定,之后送去病理檢驗。
觀察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結果,比較該診斷結果與病理結果一致性,同時分析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安全性。
利用SPSS15.0 軟件實施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表示,χ2檢驗,差異為P<0.05,說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一致性檢驗采用Kappa 檢驗,Kappa ≥0.75,說明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以組織病理結果為診斷金標準,計算USFNAC 的診斷效能。
經細胞學診斷,70 例患者中分類為惡性16 例、疑似惡性17 例,良性31 例,取材不滿意6 例,在與患者協(xié)商同意后,進行第二次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結果顯示,疑似惡性2 例,良性4 例。兩次細胞學分類結果由表1 呈現。
表1 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結果
以病理學診斷結果為標準,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符合率為96.2%,Kappa值為0.826,SK 為0.023,U 為10.78,P<0.05,說明兩種診斷結果具有較高一致性。詳細數據由表2 呈現。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尤金指數、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4%、96.8%、96.2%、93.6%、97.1%、95.7%。
表2 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與病理學診斷比較(例)
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過程中,有一例患者出現因甲狀腺周圍血腫引起腫脹、疼痛,另有一例患者出現聲音嘶啞,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說明該種診斷方式具有一定安全性,臨床可放心應用。
自2014 年至今,甲狀腺結節(jié)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多,同時,惡性結節(jié)發(fā)病率具有一定上升趨勢,對該疾病良惡性進行有效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5],當前臨床中,診斷良惡性甲狀腺結節(jié)最為有效方式為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該種診斷方式可有效將惡性甲狀腺結節(jié)診斷出來,并將良性甲狀腺結節(jié)不必要手術進行規(guī)避,以往對該疾病進行超聲檢查,影像學診斷準確率僅為3%~7%,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為病理學診斷,其準確率高達90%以上,因此,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作為臨床中診斷良惡性甲狀腺結節(jié)重要手段。
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符合率為96.2%,其中,70 例患者中,惡性結節(jié)為17 例,良性結節(jié)為53 例,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尤金指數、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4%、96.8%、96.2%、93.6%、97.1%、95.7%。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相比,期間差異呈P>0.05,其中,出現1 例患者因甲狀腺周圍血腫引起腫脹、疼痛,另出現1 例患者聲音嘶啞,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說明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具有良好的診斷效能,并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應用于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診斷中,診斷效果確切,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