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艷
(新疆石河子紡織醫(yī)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現階段,隨著人類壽命逐漸延長,中老年群體日益增多。更年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發(fā)生退化,極易出現心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癥狀等,進而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1]。更年期指婦女絕經前后機體中性激素發(fā)生減少或波動造成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癥狀的一組癥候群。絕經分為人工絕經、自然絕經。自然絕經指卵巢內卵泡用盡,或剩余的卵泡對促性腺激素喪失了反應,卵泡不再發(fā)育和分泌雌激素,子宮內膜生長不再受到刺激而出現絕經。人工絕經是指手術切除雙側卵巢或用其他方法停止卵巢功能,如放射治療和化療等。單獨切除子宮而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者,不屬于人工絕經。在這個階段,對患者實施保健策略干預,能提升更年期女性對相關知識的認識,促使其順利度過更年期[2]。更年期女性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通過保健策略實施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升其臨床治療效果,是一種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方法。本文以156 例更年期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時間為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探究對更年期女性患者采用保健策略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本次所選156 例病例均來源于本醫(yī)院自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期間收治的女性更年期患者。納入標準:(1)研究對象均為更年期婦女;(2)可以收集到相關的檢查和用藥資料;(3)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患有嚴重婦科疾病者;(2)病理性絕經者;(3)精神系統疾病或意識障礙性疾病者,無法有效配合者;
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各為78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5 ~56 歲,平均年齡(50.96±1.72)歲,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16±0.23)年;研究組年齡47 ~58 歲,平均年齡(50.92±1.83)歲,病程0.5~3 年,平均病程(1.18±0.37)年。對比可知,兩組基礎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 >0.05)。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依據患者身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雌激素替代治療或者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E 等。研究組:該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使用更年期保健策略進行干預,具體方法為:(1)健康教育:多數處于更年期的女性對更年期綜合征認識較少,因此,必須對患者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利用發(fā)傳單、視頻等方法宣傳,為患者補充更年期綜合征有關的知識,如:發(fā)病機制、注意事項等。(2)心理干預: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情緒上極易發(fā)生波動,因此,對其實施恰當的心理疏導尤為重要。在患者就診時,應積極、熱情與患者進行交流,便于全面掌握患者情況,使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生的關懷,從而緩解其緊張、煩躁情緒。同時,要幫助患者正確認識更年期綜合征,告知患者接受積極的治療和干預能緩解,且不會對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鼓勵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引導患者學會自己調節(jié)情緒,盡可能不讓外界因素影響自身心情和狀態(tài)。此外,注意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他們多陪伴、關心、理解患者,幫助患者早日度過這一時期。醫(yī)生也要認真解答患者的疑惑,鼓勵患者,促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3)飲食干預:更年期女性要注意改善日常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并加大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此外,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盡可能食用低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兩組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心理狀況評價,SAS評分標準: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標準,標準分為這20 個項目的得分相加,乘以1.25 以后取整數部份得出,50 ~59 分為輕度焦慮,60 ~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 評分標準:含有20 個項目,分為4 級評分(同SAS),標準分53 ~62 分為輕度抑郁、63 ~72 分為中度抑郁、>72 重度抑郁[3]。
數據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5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95%(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n(%)]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如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s,分)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抑郁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研究組 78 40.28±7.13 38.57±5.02對照組 78 54.39±7.24 50.62±5.43 t-12.264 14.391 P-<0.001 <0.001
女性更年期就是女性絕經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致使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發(fā)的疾病。對女性而言,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4-5]。但因個體存在差異,有些女性不經治療即可平穩(wěn)度過,但一部分女性則容易出現各類癥狀,如:失眠、情緒變化大、潮熱等[6]。更年期女性出現子宮癌概率較大,這不但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也會給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在這一階段,采用恰當的保健策略實施干預,患者接受合理的飲食方案,能增強自身營養(yǎng),提升患者身體的抵抗力[7-8]。晏章俊研究指出,更年期的女性極易出現不良情緒,給予恰當的保健策略,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這與本次研究結果一致[9]。本次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患者抑郁評分為(38.57±5.0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0.62±5.43)分,且研究組焦慮評分(38.57±5.02)低于對照組(50.62±5.43),(P <0.05)。研究組臨床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 <0.05)。對更年期女性實施合理的保健策略干預,不僅可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也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必須注意,更年期女性處在特殊時期,存在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開展保健策略教育時,要實施恰當的心理疏導,促使患者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女性處于更年期健康狀態(tài)容易出現問題,極易出現焦慮、抑郁負面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生活質量?;颊呓邮艹R?guī)藥物治療后采用更年期保健策略進行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升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