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石
表姑年輕時是位醫(yī)術高明的眼科醫(yī)生,工作一直很忙。去年退休后忽然閑了下來,她有點六神無主,人也似乎老了許多。
見表姑這樣,一家人都為她著急,想了許多辦法改變她,如帶她出去旅游、送她去上老年大學、陪她咨詢了許多老年人的興趣班……結果都沒有讓表姑提起精神來。后來,表姑反倒安慰家人說,過一陣子她自己就能調整過來。
有一天,表姑在網上看到了一條消息,說國外有人在羽毛上雕刻出了藝術品。早在學生時期就喜歡雕刻藝術的表姑心癢難耐,便決定試試。
表姑特意去雕刻店選了一套很不錯的雕刻工具,又去養(yǎng)鴿子的鄰居張大媽家撿回來一些鴿子毛,就準備開始雕刻羽毛了。但在羽毛上雕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要用羽毛雕刻出藝術品。表姑卻不急不躁,開始一點一點地練了起來。
曾是眼科醫(yī)生的表姑做事細致入微,她搬來顯微鏡戴上放大鏡細致地觀察羽毛。羽毛上纖毫可見的結構、絢爛的色彩、嚴謹?shù)臈l紋,讓她更是著迷。
根據(jù)對羽毛的觀察情況,表姑設計了要雕刻的圖案。因為當時只有鴿子毛,她比對著網上別人的作品,畫了一只正在打鳴的大公雞草圖,然后在她覺得自己可以熟練使用刻刀了,才戴上防割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刻刀,動手雕刻起第一支鴿子毛。
然而,真正開始上手雕刻羽毛后,表姑再次發(fā)現(xiàn)操作起來和想象的不太一樣:羽毛太輕太薄,根本無從著力。但表姑不是一個遇到困難就輕言放棄的人。她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拿著刻刀仔細雕琢,不厭其煩地反復練習。在此期間,細心的表姑還悟到:“雕刻羽毛如同做眼科手術一般,需要極端細微慎重,否則就有可能因一點小差錯而毀掉整支羽毛。在羽毛上雕刻和在患者的眼睛上游走一樣,如履薄冰?!?/p>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練習,不知道刻廢了多少鴿子毛,表姑才拿穩(wěn)了刀,手法靈巧了許多,構思的草圖也越來越精美了,她終于可以在羽毛上自如地刻畫了。
表姑的第一個羽毛雕刻作品是用鴿子毛上雕刻一棵布滿鴿子的“大樹”,羽軸是樹干,向兩邊和向尾部鋪開的羽片被雕刻成一只只連接在一起的鴿子的樹冠。這支鴿子毛雕刻而成的“大樹”被插在一個別致的小花瓶里,由于保持著羽毛的本色,非常細美耐看。表姑看著自己的作品,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了,再加上家人“嘖嘖”的贊嘆,她開心地笑了。
有了第一件成功的作品,表姑信心大增。她雕刻羽毛的技藝越來越好,從雕刻單支羽毛作品,到把多個羽毛組合起來雕刻出一個有主題的作品,表姑的雕刻作品不斷出新。有用從鄉(xiāng)下?lián)靵淼碾u毛、鴨毛、鵝毛雕刻的形狀各異的小花,也有用家人外出旅游時特意帶來的比較少見的孔雀毛雕刻的“百鳥圖”。甚至有一次,她還用在野外撿來的多種不知名的鳥毛,精雕細琢成了一個精美的以小鳥和花草為主題的多彩鏤空燈罩。
自從喜歡上羽毛雕刻藝術,表姑變得比退休前還要神采奕奕,晚年生活充滿趣味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