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芳
摘要: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又要提高質(zhì)量,就要改革語文教學,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提高效率。本文就如何落實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目標的轉(zhuǎn)變做一探索。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目標;轉(zhuǎn)變
小學語文教學要減少課時,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又要提高質(zhì)量,出路只有一條,改革教學,提高效率。改革語文教學,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這已初步形成共識。那么,如何落實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目標的轉(zhuǎn)變呢?我認為:
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目標在教學中起導向、激勵和檢測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學活動都必須先有明確的目標。這是已被教學實踐所證明了的。
從教學現(xiàn)狀看,閱讀教學課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有的教師誤認為閱讀教學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讀懂一篇課文,以講解課文為目標面面俱到地教學,一課接一課,許多教學內(nèi)容多次重復,所不同的僅僅是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要從以學懂一篇課文為目標轉(zhuǎn)變?yōu)檫M行某項語文能力訓練為目標。
若問教學進度,得到的回答是課文的課次,而不是語文訓練的進程。所以,確定語文能力訓練目標是改革閱讀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確定教學目標除了大家共知的注意整體性(思想感情、知識、能力等整體目標)、層次性(基本目標和發(fā)展目標)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目標的準確和集中。
“準確”的依據(jù)是課程標準中小學階段的總目標和學年目標。各學年目標的銜接就是小學階段的目標序列,教師應該熟知,并且懂得每篇課文的語文訓練目標是這一“目標系列”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力訓練的內(nèi)容既不可簡單重復,又不能“跳躍式”超前,應該循序漸進,而教學的現(xiàn)狀卻往往不是簡單地重復就是“跳躍式”地超前。教學內(nèi)容超前,拔高要求是當前的主要傾向。如有的老師教三年級課文就要求劃分段落、歸納段意。其實三年級的要求是“學習自然段,歸納主要內(nèi)容。學習用詞造句,連句成段的方法。”四年級才有“初步了解段與段、段與篇的關(guān)系,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的教學要求。超前教學造成的后果是一、二年級詞句訓練、三年級連句成段訓練不扎實。而詞句訓練和連句成段訓練是學習語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訓練。這方面的訓練不扎實,走過場,就影響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集中”就是在課文中選定幾個語文能力訓練點。這是因為教材是教學所用的材料。它是以一篇篇完整的課文形式提供給教師的,并不全是為了學生語文訓練的需要,也不能明顯體現(xiàn)訓練的有序性(這是“文選型”語文教材的缺點)。
所以在一節(jié)課內(nèi),教師沒有必要教學課文中所有的語言現(xiàn)象,只能根據(jù)既定的能力訓練目標,在課文中精心選擇幾個訓練點,即選幾個供學生訓練用的“例子”。
二、選擇好“例子”對于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起到關(guān)鍵的作用
怎樣選擇呢?總的說,教師要根據(jù)學年教學目標和教材編排的讀寫訓練項目,在課文中選擇語言表達上具有某種規(guī)律性的語言現(xiàn)象(詞句和段落)。這種語言現(xiàn)象應該是可以遷移、可以概括類化、舉一反三的,并且要跟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符合兒童的語言“最近發(fā)展區(qū)”。這種具有規(guī)律性的語言現(xiàn)象就是教學所需要選擇的“例子”(正如數(shù)學課的“例題”一樣)?!皯{這個例子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葉圣陶語)在課文中選擇“例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潛心鉆研教材,把握課文的語言特點上下一番功夫。如課文《落葉》,課程標準要求一、二年級詞句訓練為重點,可以選擇兩個句式作為教學“例子”。一句是“樹葉黃了,一片一片地從樹枝上落下來?!本涫绞恰皹淙~怎樣落下來”。教學時可讓學生說說“一片一片”換成“一片片”行不行,“落下來”與“飄下來”是不是一樣。學了這個句式對低年級學生很有用,懂得這一類句子的表達方法。
檢驗學生是否能舉一反三,教師可把“樹葉”換成“雪花”,讓學生說說句子:“雪花從天空中一片一片地飄下來?!绷硪痪涫恰皹淙~落在溝里,小蟲爬過來,躲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聯(lián)系下文,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規(guī)律性的語言現(xiàn)象,它的句式是“樹葉落在什么地方,小動物怎么樣。”教學時,只要把重點落在上述例句上,然后利用句式基本相同的規(guī)律,舉一反三讓學生讀讀說說樹葉落在什么地方,螞蟻、小魚怎么樣。課文寫燕子怎么樣的句式起了變化,可讓學生按上述句式改變句子。如“樹葉落在院子里,燕子飛來看見了,把它當作催我們到南方去過冬的電報?!边x擇具有規(guī)律性的詞句和段落作為“例子”進行有重點的教學,這樣的“點”在一篇課文中雖然不多,但卻起到以少勝多的功效。至于課文中的其他語言現(xiàn)象有的可以在以后的課文中進行教學,有的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朗讀,教師只要從旁作些點撥。
參考文獻:
[1]李杉玉;談小學中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2]楊俊紅;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詩外三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1年06期
[3]?高貴生;編寫小學語文“學材”?引導學生會學習[A];教育管理實踐策略研究[C];2009年
[4]游巖平;以陶為師?構(gòu)建小學語文?“自學——研討”教學模式[A];福建省陶研會201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