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戈
不知是因為上了年紀,還是成長在匱乏年代。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囤積癖越來越嚴重。
媽媽每天都在研究商場打折廣告,大量購置減價的東西,家里的角角落落都堆滿了。每天我回家,要一路途經米袋、衛(wèi)生紙、洗衣液、肥皂、餅干,跨越各路雜物,才能艱難地抵達我的書桌。另外,各種廢棄物資,媽媽也是絕不丟棄的,包括皮和我穿過嫌小的衣服、早就過期的酸梅粉、綠豆糕、蛋撻皮,變形變色的已經不知為何物的可疑物,網購的各類包裝盒。喝完酸奶的瓶子,媽媽也要洗了收起來,塑料袋也是,家里飄揚著各色袋子。【批注1:細節(jié)描寫,通過描寫媽媽囤積的物品寫出了家中的凌亂,也表現(xiàn)出作者最開始對于“家”的含義的不理解,認為家應該整潔?!?/p>
媽媽偶爾到我家來,環(huán)顧四周,嘆氣說:“很空曠,不像個家,不聚氣?!?/p>
一開始我嗤之以鼻,指出她落伍的審美,并購置了幾本日式收納書向她科普,告訴她提升家居品質的重要性。我媽戴上眼鏡認真地看了,感嘆說干凈整齊,但之后仍然是一個一個洗晾她的塑料袋。
然而,即使舒適度欠佳,空間逼仄,我仍然很眷戀媽媽家。我越來越覺得媽媽家像個洞穴——任何一本建筑史,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介紹古代建筑,一般都是從洞穴開始?!吨袊糯ㄖ贰烽_篇就是山頂洞人的穴居之處。古代的人類,茹毛飲血、衣不蔽體,最后他們找到了洞穴,躲避野獸和風雨。
古人白天采集野果,搞不準還摸點蟲子、抓只小鳥來補充蛋白質。晚上,他們回到洞穴。在洞穴里,他們儲存食物、繁衍后代,學會了用火燒制熟食,走向文明。【批注2:作者以古代洞穴舉例,對“媽媽家”進行了襯托,突出了“媽媽家”在作者生命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作者具有非比尋常的影響,作者在這個家中,像古人走向文明一樣,不斷成長。這里是作者對家的態(tài)度的轉變?!吭诠哦吹膲Ρ谏?,留有人類最初的痕跡。世界各地都有出色的洞繪流傳。
而動物界,與擇偶相提并論的大事,就是筑巢了,一只雄鳥往往要花數(shù)月時間,銜來樹枝、草皮、羽毛,辛苦地修建家園。有一些鳥窩漂浮在水湄,以樹葉覆蓋,躲避天敵;有一些鳥窩用蜘蛛絲拴在樹間,像吊床。鳥巢還有帶內外間的,有防水隔層的,有大小套房的。這個建房工匠的技術,和雄鳥的毛色、悅耳的鳥鳴一樣,會成為雌鳥擇偶的一個指標。而狼無論到哪里,首先是找地方挖洞藏身。洞里出去的小狼,重返狼穴時,仍然會激動不已,因為那里殘留著母親和兄弟姐妹的體味。
未出生時,我住在媽媽肉身的巢穴里;成年后,仍然不時返回她幫我遮風避雨的巢穴……洞穴并不是密室,它是開放的、不密封的、可供后退容身,也能讓人抽身離開、遠去出征、步入光明地帶,它是外部與內部的空間對話,也是人與人搭建情感互動的地方?!九?:排比句,在媽媽對于“家”的理解——聚氣、有家人陪伴的基礎上,作者對“家”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家并不僅僅是人們居住的地方,它還是心靈的寄托和避風港,是靈魂的棲息地?!伴_放”是中國人血脈里對家的眷戀和深情,逢年過節(jié),即使跨越千山萬水,也要趕回家團聚。受了傷最先想到的也是回家,家能夠治愈人們,讓人們有力量,整裝再出發(fā),“家”是生活工作奮斗的起點?!肯嘈沃拢切┒虝r寄居的場所,比如旅館、客居處、辦公室,更像是橋梁和過道。再看那些用過的塑料袋、舊衣服、米袋、油瓶,已經不那么礙眼了。它們就是媽媽用來搭窩的樹枝和草皮。我每次回家,都脫了鞋子,換了睡衣褲,爬上床,把書擺一圈,然后掏個洞,坐進去一本本看,好像坐在一棵長滿了書的樹邊,隨時可以采摘知識的果實。皮也跟著我養(yǎng)成了這個習慣,一放假就飛奔上床看書。媽媽在灶臺、飯桌、洗水槽環(huán)繞的三角地帶里,游刃有余、不疾不徐地操刀點火,把燒制好的食物一盤盤端上來,就像一只從容鎮(zhèn)局的大鳥,而我和皮,真像兩只被喂哺得飽足的快樂小鳥。【批注4:比喻,將媽媽比作大鳥,“我”和皮比作小鳥,寫出了家中的溫馨氣氛,以及家人們天長地久的相守,他們仿佛不屬于時光。至此,作者對家的態(tài)度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嗤之以鼻”到“眷戀”再到“快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家”的認識的轉變和升華?!匡埡螅齻€人靠著、躺著、坐著,看各自的書。媽媽文化不高,遇到認不得的字,她就用紙抄下來,然后問我。皮看到有趣的段落,會咯咯咯地笑個不停。除此之外,家里靜如平湖。這個家,是我們仨溫暖廝守的巢穴。
(選自《意林》2019年03期)
本文通過對母親的囤積癖的描寫,家、鳥巢和洞穴的對比以及對家中快樂場景的描繪,表現(xiàn)出了家的特點——即使不夠舒適,卻依然讓人眷戀,那是人們后退容身,又重新啟程的地方,無論何時何地,它都給予你溫暖的目送。表達了作者對家的眷戀之情和“吾心安處即是故鄉(xiāng)”的主旨。
(薦評人:深圳市寶安中學(集團)第二外國語學校 談祉依、牟珂欣、嚴子涵,指導老師:馬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