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霞,葛曉霞
(敦煌市醫(yī)院,甘肅 敦煌 736200)
關健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綜合護理干預;心理評分;護理效果
在臨床上消化道疾病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且多發(fā)性疾病,患者一旦發(fā)病,則其以嘔血、黑便等為主要癥狀表現,一旦救治不及時,則患者極易出現周圍循環(huán)系統(tǒng)衰竭,從而對其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2]。對于此類患者而言,其發(fā)病因素為長期過度勞累、暴飲暴食、肝氣郁結等,而主要原因為消化道潰瘍[3-4]。在治療該病癥的過程中,對患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加以干預,對于促進其病情康復,提升療效尤為關鍵[5]。文章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選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根據其入院就診單雙號,予以對照研究,即分析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現闡述如下:
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選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根據其入院就診單雙號,予以對照研究,其中就診單號納入控制組(30例);就診雙號納入試驗組(30例)。統(tǒng)計基礎信息:試驗組年齡值為25-74(51.3±4.2)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4/16。控制組年齡值為26-75(52.7±3.2)歲;性別比例男/女為17/13。各組基礎資料經臨床統(tǒng)計學檢驗,結果P值>0.05,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入選及排除條件[6-7]: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未經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確診;患者智力、語言表達能力均正常;臨床資料均完整;均知曉本次試驗,且自愿參與。排除合并智力、語言功能障礙;存在惡性腫瘤者;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中途退出和資料不全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控制組,即臨床醫(yī)師和護理人員需密切配合,并對患者展開緊急救治和處理,提供補充血容量、建立靜脈通路、低流量吸氧扥處理,必要時可對患者采取三腔二囊管止血,注意認真檢查囊管氣密性,并叮囑患者治療期間注意休息,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用藥,嚴格遵醫(yī)囑配合治療等?;诖瞬扇【C合護理干預試驗組,具體為:(1)觀察病情:即首先指導患者采取平臥體位,叮囑患者注意臥床休息,可將其雙腿適當抬高,以改善腦部血供。同時注意嚴密監(jiān)測和記錄患者呼吸、血壓、體溫、脈搏跳動等體征,如果患者出現體溫突降或突升(>38攝氏度),則需及時反饋給臨床醫(yī)生,以判斷患者有無發(fā)生出血后感染或失血過多的情況,注意對其出血量進行詳細觀察和記錄,根據其嘔血顏色、便血等判斷出血部位,一旦嘔血或便血次數增加,則需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加強護理。(2)心理疏導:即由于患者多為突然發(fā)病,則其心理上會產生一系列不良情緒,如抑郁焦慮等。此時則需有效的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要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惑,幫助其對自身病情予以充分了解,提供科學建議,以促進其疾病康復。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幫助患者緩解不良心理,促使其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積極接受治療。另外將成功案例介紹給患者,以顯著提升其治療的信心,從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3)健康教育:即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做詳細介紹和講解,將生活習慣、作息時間對病情存在的影響予以詳細告知,并告知患者疾病治療的方法和流程,以提升其疾病認知度,叮囑患者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嚴格戒煙戒酒,告知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重要性。(4)用藥指導:即用藥治療患者期間,需注意嚴格遵醫(yī)囑,注意了解患者既往過敏史,以防用藥期間患者發(fā)生過敏癥狀。注意對藥物間配伍作用予以注意,以防不合理用藥而加重患者病情。治療過程中,患者服用止血藥物后,需嚴密觀察其病情變化,并根據觀察結果對給藥劑量進行適當調整,以顯著提升用藥療效。用藥期間還需對患者有無不良反應予以觀察,一旦出現則需立即加以處理。(5)生活護理:即注意對患者嚴格禁食24-48h,出血期間可通過靜脈加強營養(yǎng)支持,待穩(wěn)定患者病情后,可提供流質食物或者半流質食物,叮囑其飲食宜溫度適宜、易消化,且禁食生冷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營養(yǎng),堅持少食多餐。一旦患者發(fā)生嘔吐,為避免其誤吸,則需將頭部偏向一側,及時清理口腔嘔吐物,以防嗆咳。
比較兩個組別SDS、SAS(通過Zung制定的抑郁/焦慮評分量表[8]評估,分值越低越好。)等評分變化、總有效率(評估依據[9]:患者出血、臨床癥狀等12h內完全消失,生命體征穩(wěn)定為顯效;患者出血、臨床癥狀等24h顯著改善為有效;未達到前兩項要求為無效。)止血及住院時間、依從性(通過自制量表評估,分值100分,分值越高越好。)及滿意度(通過自制問卷調查,分為不滿意、滿意、一般等)。
匯總并分析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百分比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說明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表1顯示,兩個組別干預后SDS、SAS評分對比發(fā)現試驗組更優(yōu)(P<0.05),說明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但干預前二者無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個組別心理評分變化分析對比(,分)
表2顯示,兩個組別總有效率對比發(fā)現試驗組更優(yōu)(P<0.05),說明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表2 兩個組別總有效率分析對比[例(%)]
表3顯示,兩個組別止血及住院時間、依從性評分對比發(fā)現試驗組更優(yōu)(P<0.05),說明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表3 兩個組別預后情況及依從性分析對比()
表3 兩個組別預后情況及依從性分析對比()
下表4顯示,兩個組別各維度滿意度評分對比發(fā)現試驗組更優(yōu)(P<0.05),說明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
表4 兩個組別滿意度分析對比[例(%)]
作為一種常見臨床急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旦發(fā)生,則其主要特點為病情變化迅速、兇險性高、發(fā)病緊急等,多數患者因擔憂和恐懼疾病,所以其會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且會產生抑郁、焦慮等負性心理,從而導致治療依從性降低,進而影響臨床療效[10-11]。對于患者而言,該病癥若治療效果不理想,則會發(fā)生一系列并發(fā)癥,如循環(huán)衰竭、失血性休克,從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針對此類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護理,對于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和療效尤為重要[12]。通過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則可從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心理、飲食、生活、用藥等方面進行護理,這樣不僅能及時幫助患者改善情緒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還能提升其依從性和療效,從而促進其病情改善。同時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還能提升患者疾病知曉度,可幫助其形成正確認知,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積極預防和減少再次出血[13-14]。研究中,兩個組別干預后SDS、SAS評分、總有效率、止血及住院時間、依從性評分及各維度滿意度評分對比發(fā)現試驗組更優(yōu)(P<0.05),說明二者存在統(tǒng)計學價值。該研究部分結果與何少冰[15]的文獻報道接近,即在治療依從性評分、止血及住院時間等,觀察組分別為(9.5±1.8)分、(5.8±1.4)h、(10.5±2.2)d,對照組分別為(7.8±1.2)分、(8.9±1.7)h、(15.2±2.8)d,二者對比發(fā)現觀察組更優(yōu)(P<0.05);二者對比治療有效率(對照組77.5%VS觀察組97.5%)發(fā)現觀察組優(yōu)(P<0.05)??梢园l(fā)現,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
綜上所述,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即可消除患者負性心理,縮短其止血及住院時間,還可提升滿意度,患者依從性較高,值得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