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曾經以為上市就安全的互金公司,躲過了2018年的“爆雷”潮,最終沒有躲過強監(jiān)管,轉型成為他們共同的命運。
隨著網貸行業(yè)整治進入深水區(qū),P2P平臺數量已經驟減。根據《網貸之家》日前發(fā)布的《2019中國網絡借貸行業(yè)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網貸行業(yè)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減少了732家。
對于投資人來說,他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財報上的一個數字,而是互金平臺應對變化的措施,以及平臺未來的經營策略。
2020年,互金企業(yè)轉型已開啟“生死時速”狀態(tài),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中,誰能勝出?誰將消失?
目前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互金公司共有13家,且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截至2019年年末收盤,僅有樂信、玖富、趣店股價全年有漲幅。其中樂信是少有表現較好的,錄得全年漲幅為91.59%,趣店漲幅為9.79%,玖富上漲僅有0.2%,剩余10家均以下跌為主。
其中已經公布轉型的信也科技(原拍拍貸)跌幅達到26.39%,宜人貸跌幅為48.47%,和信貸跌幅62.40%,點牛金融跌幅為93.85%等等。跌破發(fā)行價成為常態(tài)。
2019年12月16日,和信貸接到納斯達克股票市場通知函,稱和信貸美國存托股(ADS)價格在過去連續(xù)3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1美元,未能符合納斯達克股票上市規(guī)則所規(guī)定的1美元最低標準。
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和信貸有180天寬限期,即在2020年6月15日前,如果和信貸ADS收盤價能夠連續(xù)10個交易日達到或者高于1美元,即視為已重新符合上述納斯達克上市規(guī)則的要求。和信貸并非首個被“點名”的互金公司,點牛金融、中國貸款公司都曾“連續(xù)30天以上股價低于1美元”被點名。信而富在2019年5月也曾經股價持續(xù)低于1美元,股價跌幅高達98%以上。
同時,這些在美股上市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相繼發(fā)布了自己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中一個共同點是,都在增加自己的機構資金占比,降低自身的貸款數量、貸款人數、貸款規(guī)模?!稗D型”已經成為互金公司的主旋律。
不同于其他公司,原拍拍貸用更名的方式讓自己的轉型更具儀式感。拍拍貸更名為信也科技,直接宣稱,已經不再是P2P平臺。也有從業(yè)者告訴《商學院》記者,一些企業(yè)轉型一直在準備著,但并非完全不做P2P,而是兩手準備,寄希望于監(jiān)管能夠保留一部分P2P平臺。
互金轉型背后,是不斷調整的監(jiān)管政策。
2018年12月底,互聯網金融風險轉向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與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組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簡稱175號文件),首次提出將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在該文件中有這樣的描述“除部分嚴格合規(guī)的在營機構外,其余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p>
175號文件奠定了2019年整個互金行業(yè)的基本基調。此后多份重磅文件中所傳達出的網貸整治方案也與該文件的總基調一致。2019年11月下發(fā)的83號文,則為P2P平臺指出了具體的轉型方案。
2019年11月26日,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下發(fā)《關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簡稱83號文),對P2P平臺的轉型又有了新的描述。
83號文指出,要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轉向整治工作,引導部分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主動處置和化解網貸機構存量業(yè)務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出借人的損失。
從2019年11月互金整治領導小組和網貸整治領導小組聯合召開的加快網絡借貸結構分類處置工作推進會中流露出的口徑來看,有這樣的描述:支持機構平穩(wěn)轉型,引導無嚴重違法違規(guī)行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礎和一定股東實力的機構轉型為小貸公司,對于極少數具有較強資本實力、滿足監(jiān)管要求的機構,可以申請改制為消費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機構。
這也就意味著,網絡小貸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成為兩條較為可行的轉型方向。易觀金融分析師張凱告訴《商學院》記者,兩者在準入門檻、公司性質、監(jiān)管機構、資金來源、業(yè)務內容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如圖1)。張凱認為,這些對于平臺展業(yè)范圍、發(fā)展路徑等會有一定的制約。
在轉型的P2P平臺中,拿到消費金融牌照的只有陸金所。在張凱看來,目前兩條路徑都可以選,只是消費金融公司對出資人的要求更高,因此絕大部分轉型的P2P平臺未來恐怕還是會向小貸公司進行轉型,不過更多的或許是直接退出。
在新的監(jiān)管文件中,此前一直提到的“助貸”一詞未被提及。張凱認為,雖然此次監(jiān)管并未提及助貸機構,但是在之前的175號文中已經明確提及助貸機構為P2P平臺轉型的其中一個方向。
整個2019年,在平臺轉型中,多家平臺表示向助貸轉型,這一點在財報機構資金占比中可以看到。
2019年6月,信而富明確表示“正在停止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yè)務活動,向新的助貸業(yè)務模式轉型?!睒沸拧⑿乓部萍?、趣店等等都在不斷提高自己的機構資金占比。
但是對于助貸,目前監(jiān)管并未有明確定義。從目前互金公司的實際操作中,助貸更傾向于為持牌金融機構導流。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一些持牌金融機構放棄了屬于自己的風控責任,全部放手給助貸機構,長此以往,助貸機構代辦了原本應當由金融機構辦理的核心風控環(huán)節(jié),容易引起大量金融風險。
但是隨著多家平臺向助貸轉型,監(jiān)管對于助貸的政策也在不斷收緊。
張凱認為,轉型助貸也需要相應的資質,只是門檻相對小貸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有所區(qū)別。在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來,助貸是一種業(yè)務模式,而非一種牌照,對于P2P平臺而言,存量用戶有限,又沒有長期的活水流量,轉型助貸,缺乏長期核心競爭力,初期靠存量用戶,隨著存量優(yōu)質用戶被洗凈,中后期發(fā)展乏力。
2019年10月,銀保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印發(fā)融資擔保公司監(jiān)督管理補充規(guī)定的通知》,對于為各類放貸機構提供客戶推介、信用評估等服務的機構,未經批準不得提供或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張凱認為,目前無論是轉型小貸公司還是消費金融公司,最主要是首先達到相應門檻,之后才有機會去進行對應的產業(yè),監(jiān)管準入對此比較審慎。
薛洪言則認為,結合目前的政策形勢,轉型小貸公司是監(jiān)管給出的唯一明確出路,這也意味著P2P整頓迎來了大結局,P2P作為一種新模式消亡了。P2P過去十幾年探索積累的資源和經驗被小貸公司繼承,換一種形式為中國的普惠金融事業(yè)做貢獻。
他指出,83號文件為網貸平臺轉型小貸公司提供了制度依據,會加速網貸平臺轉型清退,但轉型小貸公司也存在明顯的門檻,一是牌照門檻,即能否在合規(guī)性、資本實力、清退安排等各方面達到轉型要求,拿到臨時牌照;二是轉型后的經營壓力,又可分為杠桿約束和區(qū)域約束,杠杠約束是指由資本金確定的貸款余額上限,區(qū)域約束是指未能拿到全國經營牌照的機構面臨的經營區(qū)域約束,這兩個約束疊加,預計大多數機構的放貸空間會大幅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