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讓學生主動學習語文,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初中,語文教學存在這么一種現(xiàn)象:老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但成績提高卻很有限,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科目,卻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該如何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本文嘗試從教師個人魅力、課堂導入設置、教學模式多樣及規(guī)范答題技巧等幾個方面來探討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學,一直是初中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科目。但是,初中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本文從筆者自身教學實際出發(fā),嘗試對這一現(xiàn)象做簡單的剖析!
語文教學面臨這樣的困境,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 巧設導語,激發(fā)興趣
課前恰如其分的過渡作導語,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好辦法。如學習《再塑生命的人》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玩模擬盲人、啞人的游戲,感受盲啞聾人的黑暗、無聲世界,有利于理解課文中海倫情緒上的憤怒和絕望。這樣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fā)學生學好這一課的興趣。如學習《鄧稼先》時,課前觀看《檔案——大漠英雄鄧稼先》讓學生了解鄧稼先的生平,更容易理解他是一個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忠厚樸實,真誠坦白,有膽有識,身先士卒,責任心強,執(zhí)著追求,不怕吃苦,對祖國、民族的發(fā)展有巨大貢獻的杰出科學家。如學習《臺階》前,先觀看201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楊洋和佟鐵鑫聯(lián)合演唱的《父子》,他們的演唱非常動情,讓人聲淚俱下,配合后面的沙畫,非常完美地展示了一對父子的日?,嵤录叭粘,嵤轮屑毮伷椒矃s真摯的情感,在情感得到充分渲染后,同學們有話可說,于是我設置的“說說你的父親”這一環(huán)節(jié),同學爭先恐后地起來說他的父親,說得動情處甚至落下了眼淚,“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父親,那么今天我們來認識另外一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他是誰呢?”以此來引入本課,順理成章。如學習《安塞腰鼓》時,課前我請同學們觀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能身臨其境,更充分地去了解這一離我們很遙遠的陜北民間藝術形式,感受它的氣勢磅礴,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如學習《唐詩二首》時,我用高曉松母親寫給他的一句流行朋友圈的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導入,很自然地引出中華民族是詩的國度,夢的天堂,再學習詩歌繁盛時期兩首著名詩篇,學生容易被帶入情境。總之良好的新課導入,就使這堂課成功了一半。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為學生會因為快樂而對這節(jié)課充滿興趣,課堂上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接下來就是順理成章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 教學模式多樣化
傳統(tǒng)的上課模式很拘束學生,沒法發(fā)揮學生的所有才能。所以教學模式多樣化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首先,學做小老師。我還請學生上課,學生可以在語文書上挑選一篇較為短小的文章,進行解析,可以兩人一課,也可以獨挑大梁,學生選擇了王維的《竹里館》和韓愈的《晚春》,上得比我想象中的好。《竹里館》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隱居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清靜的世界,沒有塵世的喧囂,沒有名利的羈絆,有的只是與月相伴,何其平淡,又何其自然,真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生以配樂朗讀引入本詩,穿插提問,描寫畫面等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雖然有些生澀,但明顯準備十分充足?!锻泶骸讽n愈一首寫暮春的詩歌,詩中百花爭奇斗艷,珍惜這最好的春光。學生們以“春”的詩句引入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等,穿插感受春天,描述春天等環(huán)節(jié)。課堂上學生們還別出心裁地用閩南話朗誦詩歌,別有一番趣味。在笑聲和掌聲中大家愉快地度過了一節(jié)語文課。學生們之所以能上得這么好,首先因為他們這一堂課做了很多功課,會去翻閱很多資料,這無形中也增加了閱讀量。其次讓他們知道老師備課上課的辛苦,也就能更加認真地聽課。
其次,課堂小獎勵。從七年級開始,如果學生們課堂表現(xiàn)好,我便用下課前幾分鐘來點小娛樂,讓學生們猜成語,比如“一個全身穿金色衣服的人——一鳴驚人”“十一本書——不可思議”“狗過了橋就不叫了——過目不忘”等等,在這樣的笑聲中,學生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種教學模式。而我也在這樣的氛圍中樹立起了教學自信,我在給學生帶去歡樂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自信。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學生們喜歡上語文課,那么我也會喜歡上語文課。不僅學生需要興趣,老師更需要興趣。試想,一個老師如果每天都像被逼著進入教室,沒有任何興趣,那怎么會有熱情來教學呢?我常跟學生說,“要語文成績提高,要她愛你,首先你必須愛她。且不要帶著功利心去聽每一堂課。這樣很累,總要計算這節(jié)課有用嗎?”
最后,定期組織各種語文活動,比如辯論賽、觀看《中國詩詞大會》、書法賽等等。先談談辯論賽,辯論的主題是“嚴是愛,松是害”還是“嚴是害,松是愛”,選擇這個主題的原因,其一,現(xiàn)在的家長都比較溺愛孩子,孩子養(yǎng)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使這些孩子面對老師的嚴厲教導極其不適應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其二,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是身體和思想都在發(fā)生重大改變的時候,這個主題就是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嚴”和“松”的定義,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作準備。也讓我能充分了解學生們的想法,為更好的教學工作做準備。再說說《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jié)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已經完成兩期,主持人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這檔節(jié)目自播出后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看過幾期后,我認為非常適合七年級的學生看,這檔節(jié)目營造了很濃厚的詩歌氛圍,并且通過個人追逐賽和擂主爭霸賽兩種形式將詩歌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選手答題形式有選擇、填字、看畫答題等等,這些形式新穎獨特,能激發(fā)學生的讀詩興趣,詩歌是語文中極美的一部分,寓教于樂。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也和選手們一起答題,并會產生熱烈的討論。臺上選手的讀詩經驗也能激勵學生。有些選手令人印象深刻。如從百人選手團中殺出重圍的北大高才生陳更,滿腹文才,光芒四射,總是自信滿滿。在比賽中沖出百人團的挑戰(zhàn)者里年齡最小的葉飛,他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因為才思敏捷難以超越。如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上海復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她不僅外形靚麗,談吐優(yōu)雅,更是實力不凡,淡定自若。在這人人都有偶像的年代,他們就是學生們最好的偶像,最好的學習榜樣。最后來說說書法賽,俗話說字是人的另外一張臉,所以字跡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極其重要,它會伴隨人的一生,且字形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雖說初中學生的字體已經基本成型,但想要改變還是很有機會,所以我要求我所任教的班級每天練習字帖并檢查,每個月班級舉行小型的硬筆書法賽,以此來激勵他們,我們年段也會舉行大型的年段書法大賽,并選送至漳州市薌城區(qū)參加比賽,學生對于這樣的活動積極配合。通過自己的努力,字寫得好,得到別人的認可,學生能因此內心變得自信而強大。
三、 教會學生必要的答題技巧
中學語文是考試科目,學生學會必要的答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我從七年級開始就很注重答題規(guī)范和技巧,并且將這些答題規(guī)范和技巧滲透到平時的上課當中。七、八年級,根據(jù)考試模塊,我將這些模塊的訓練穿插到每節(jié)課。對于基礎部分的考察,主要是字音、字形、成語、病句等。每篇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字、新詞,我都會重點講解,并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出,讓學生也在筆記本上寫出并大聲朗讀幾遍。如:“燥熱和煩躁”中的兩個“燥”和“躁”,我在講解的時候,以偏旁區(qū)分,我說“燥熱”太陽火辣辣,所以會很燥熱,所以是“火”字旁”,“煩躁”人感到煩悶時會不停地踱步,走動,所以是“足”字旁;古詩的考察,主要集中在默寫、用字、描述畫面和思想感情,對于默寫,大部分的同學能背誦,但未必會寫,一些難寫易錯的字,我會同時讓幾個同學一起到黑板寫,其他同學在底下寫,然后一起翻書核對答案,若是寫錯,大家會快速找出并喊出,我會立刻把這個字工整地寫在黑板上,這樣大家對寫錯的字印象深刻。針對枯燥的文言文,我采用游戲形式,設四組,每組一個同學負責回答問題,可以申請場外援助一次。各組之間可以互相提問,回答不出來的組必須滿足勝出的組,這樣一輪一輪,幾乎每個同學都可以輪得到回答問題。所以課堂有趣,學生們愛聽。對于現(xiàn)代文閱讀的考察。到九年級必須注重中考的答題技巧和規(guī)范,針對這點,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訓練。第一,通過上課提問訓練,遇到典型題型,我會反復提問學生,并且最后會總結此類答題技巧并板書在黑板上,并讓學生理解性背誦起來。第二,通過習題及考試訓練,遇到班級問題較為普遍的典型題型的錯誤,我會先了解學生錯誤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講解,之后再擬類似的題目,再次訓練,對于現(xiàn)代文較薄弱的學生,我利用課余時間和晚自習時間,給他們設定題目,面對面輔導,直到他們理解為止。針對作文,我要求學生保證一定閱讀的量,學生必須帶著任務閱讀,而非走馬觀花,我會每隔一段時間抽查閱讀效果,可以背誦美文美段,說讀后感,說印象深刻的人物及所采用的描寫方法等。我深知考場作文技巧可以教,而閱讀量給作文帶來的益處只能依靠學生自己,不過這部分老師也要最大限度地跟蹤和保證學生能夠完成相應任務。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真正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熱情和他綜合科目匹配。雖然提高語文學習興趣任重而道遠,然而筆者堅信,只要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了解學生心理特征,用愛來教育孩子,高爾基說:“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敝挥羞@樣,語文教學可以慢慢走出困境,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版:144.
[2]論語.遼海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74.
[3]杜遠東.愛,讓教育更精彩[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4.
作者簡介:蘭芹英,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