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磊
第九式 轉(zhuǎn)頸鶴顧左式
接上勢,以雙腳為軸,身體左轉(zhuǎn)180°,成左歇步,右肩朝東,面朝北方。轉(zhuǎn)身的同時,左手從下向上向左畫弧,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右手翻掌上揚(yáng),掌心向上,停于頭右上方,頭頸隨之左轉(zhuǎn),扭至鼻尖對左肩,目視左后方。(見圖①、圖②)
要點(diǎn):
華佗“鴟顧”即為此式,唐代李賢注:身體不動回顧也。鶴頸細(xì)長,扭動靈活,只需扭頭頸即可環(huán)顧四方。習(xí)練時自然和暢,手腳配合一致,眼隨頸轉(zhuǎn),環(huán)顧左手,起吸落呼。
功效:
調(diào)理呼吸,充養(yǎng)肺氣,潤澤肌膚,促進(jìn)氣血運(yùn)行。對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肩背部、頸肩部、胸背部酸痛,頭暈等疾病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亦可增強(qiáng)腿部力量及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延緩衰老。
第十式 單腿鶴棲左式
接上勢,身體右轉(zhuǎn),面朝東南方,右腿站直,左腿抬起,足尖向下,成右獨(dú)立步;同時左手上翻,從下經(jīng)胸向前屈臂上揚(yáng),肘對左膝,掌心向上,右手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目視左前方。(見圖③)
要點(diǎn):
鶴腿細(xì)長,但力量很大并靈活,一腿支撐全身,昂首挺胸,練時提手抬足同步完成,起吸停呼,氣沉下丹田,下至涌泉。
功效:
增強(qiáng)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調(diào)節(jié)周身氣機(jī)升降,貫通任督二脈,寧神定志,開竅通瘀,延緩衰老。
第十一式 飛鶴展翅左式
1. 接上勢,左腿向左前邁一步,成左弓步(面朝東南);同時身體前傾,兩手臂前伸,兩掌心相合,重心在左腿。(見圖④)
2. 勢不停,身體后仰,左腳腳跟不動,腳尖翹起,重心漸移至后腿,兩臂向后竭力張開,胸張頭仰。此式連做3次,寓意飛翔展翅。(見圖⑤、圖⑥)
要點(diǎn):
莊子“鳥伸”即為此式,唐代成玄英注:類鳥飛空而伸腳。此式頭、肩、肘、手、胯、膝、足合為一體,一動無有不動,大開大合,形似展翅飛翔之鶴。頸腳皆伸,輕柔緩慢,開吸合呼,怡然自得。
功效:
有效刺激手三陰、手三陽和任督二脈之經(jīng)氣,對心俞、肺俞及膏肓等穴位起到較好的按摩作用,提升和改善心肺功能。
第十二式 轉(zhuǎn)頸鶴顧右式
接上勢,以雙腳為軸,向右轉(zhuǎn)身,成右歇步,左肩朝西,面朝北方。轉(zhuǎn)身的同時,右手向里翻掌,落于右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左手翻掌上揚(yáng),掌心向上,停于頭左上方,頭頸隨之右轉(zhuǎn),目視右后方,扭至鼻尖對右肩。(見圖⑦、圖⑧)
要點(diǎn)、功效同左式。
第十三式 單腿鶴棲右式
接上勢,以雙腳為軸向左轉(zhuǎn)身,面朝西南,左腿直立,右腿抬起,足尖向下,成左獨(dú)立步;同時右手上翻,從下經(jīng)胸向前屈臂上揚(yáng),肘對右膝,掌心向上,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目視前方。(見圖⑨)
要點(diǎn)、功效同左式。
第十四式 飛鶴展翅右式
1. 接上勢,右腳向右前邁一步,成右弓步(面朝西南);同時身體前傾,兩手臂前伸,兩掌心相合,重心在右腿。(見圖⑩)
2. 勢不停,身體后仰,右腳腳跟不動,腳尖翹起,重心漸移至后腿,兩臂向后竭力張開,胸張頭仰。此式連做3次,寓意飛翔展翅。(見圖11、圖12)
要點(diǎn)、功效同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