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嬌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護理在小兒ICU重癥肺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ICU中接受治療的46例小兒重癥肺炎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對照組和使用集束化護理的干預組,每組23例,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癥狀消失時間。結果:經過本次實驗發(fā)現(xiàn),采取了集束化護理的干預組患兒,其心率異常消失時間、肺部癥狀消失時間、退熱時間明顯優(yōu)于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對照組,(P<0.05)。結論:對患有小兒重癥肺炎的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針對性,促進患兒的康復。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小兒;ICU;重癥肺炎;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in ICU. Methods:46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who were treated in ICU from July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cluster nursing. 23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symptoms after nursing. Result: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time of heart rate abnormality disappearance, pulmonary symptoms disappearance and fever abateme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clus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P < 0.05). Conclusion: Cluster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nursing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pneumonia.
[Key words] cluster nursing; children; ICU; severe pneumonia; 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3-245-01
前言
肺炎屬于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有該疾病的小兒,會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急促、高熱、咳嗽等臨床癥狀,需要及時到院治療,否則可能會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一定的影響。要知道,患有重癥肺炎的患兒需要進駐ICU中以更加嚴格、更加規(guī)范的標準進行治療及護理。本文圍繞對患有重癥肺炎的小兒進行集束化護理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詳細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為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患兒,均為患有重癥肺炎的患兒,共有46例,在本次實驗中,將患兒分為了使用不同護理方式的對照組和觀察組。46例患兒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齡在1~8歲之間,平均年齡(5.66±1.47)歲。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較大差異,不具備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方式,由于參與本次實驗的患兒均處于ICU中,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合理控制室內溫度及濕度,并根據患兒的具體癥狀來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如患兒處于高熱狀態(tài),應采取物理降溫,或者使用降溫類藥物,嚴密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集束化護理[1]。首先,要召集相關護理人員,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并任命組長、組員,分區(qū)域、分時間段的進行排班,并設立責任制度,責任到人;其次,要對集束化護理小組內的所有護理人員進行再一次的專業(yè)技能系統(tǒng)化培訓,如心理護理、鎮(zhèn)靜護理、呼吸道護理等,打造出一支具有過硬專業(yè)素質的護理團隊。最后,要根據每一例患兒具體病癥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2]。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兒的心率異常消失時間、肺部癥狀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癥狀消失時間作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在實驗過程中,將SPSS23.0作為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軟件,(n)為計數資料,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使用(d),(P<0.05)有可比性。
2 結果
2.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P<0.05)
3 討論
小兒重癥肺炎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類疾病,致病因素較為復雜,但一般屬于感染了病毒而造成,對小兒身體的傷害性較大,如不及時到院治療,極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呼吸循環(huán)衰竭[3]。在對此類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效果較差,而在其基礎上增加集束化護理,可以針對患兒的心理、并發(fā)癥、呼吸道進行防范,為患兒身體的快速康復有積極意義,據本次實驗來看,采用集束化護理的觀察組,其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據此可以看出,技術化護理的應用價值較高,適宜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玲.血清降鈣素原聯(lián)合C反應蛋白檢測在嬰幼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0):143-144.
[2] 曾文靚.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小兒重癥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0):136+139.
[3] 黃曉琳.集束化護理在小兒ICU重癥肺炎護理干預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8,39(18):2198-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