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琪,華利民,陳 玥,孫平平,牛世偉
(1.遼寧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植物營養(yǎng)與環(huán)境資源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161; 2.沈陽棋盤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經(jīng)營管理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161)
鉀是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來,隨著水稻產(chǎn)量的不斷提高,化肥的用量逐年增加,鉀肥的用量明顯增加。我國大約有25%的土地缺少鉀肥[1~3]。鉀元素參與水稻生長過程中的各種代謝活動,如光合作用[4],在水稻體內(nèi),鉀不能直接參與化合物的合成,而是對水稻的酶促反應(yīng)、同化物的運(yùn)輸、植物的抗逆性等方面有較為重要的影響,對提高水稻的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具有重要作用[5]。缺鉀對植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秧苗的根長、莖葉干重和根干重均有下降趨勢,植株生長受到抑制,施入過量的鉀肥同樣會影響秧苗的生長,使其根冠比下降[6~7]。因此,過量或少施鉀肥都會影響水稻秧苗的莖基寬,降低秧苗的抗逆性,同時也不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長,延遲移栽后水稻秧苗的返青,導(dǎo)致水稻產(chǎn)量降低。
本研究擬對不同鉀肥水平下的秧苗素質(zhì)、根系形態(tài)指標(biāo)的差異以及鉀肥的吸收特性,闡明鉀肥對水稻秧苗素質(zhì)的影響,篩選最佳鉀肥施入量,對培育出健壯、整齊、水稻秧苗具有重要意義。
壤質(zhì)土取自遼寧省水稻研究所試驗基地水稻田,有機(jī)質(zhì)含量1.79mg/kg,pH 值 6.2,速效氮含量99.02mg/kg,速效磷含量 32.85mg/kg,速效鉀含量128.63mg/kg。
遼寧省中晚熟主栽品種遼粳401。
試驗于2018年4月15日播種,選用壤質(zhì)土每盤施入純N 2 g,施入 P2O52.5 g。根據(jù)鉀肥的不同施入量設(shè)計隨機(jī)區(qū)組試驗,鉀肥4個水平,K0(K2O 0.5 g/盤);K1(K2O 1.5 g/盤);K2(K2O 2.5 g/盤);K3(K2O 3.5 g/盤)共計4個處理,每個處理10盤,3次重復(fù)。播種后在秧苗離乳期、移栽期時取樣。將不同水平的鉀肥分別均勻混入到壤質(zhì)土中,裝入育秧盤,各盤土壤重量相等。使用久保田播種機(jī)將等量的稻種均勻播于秧盤中,播種后覆蓋等量的普通育秧土。采用旱育秧方式,秧田期水分、溫度管理等同于生產(chǎn)上常規(guī)育秧。
1.4.1 秧苗形態(tài) 每個處理選取30株考察秧苗的株高、葉齡、莖基寬,將秧苗地上部與根系分開,裝入紙袋,105℃殺青0.5 h后80℃烘至恒重,用0.001精度天平稱干物質(zhì)質(zhì)量。
1.4.2 根系形態(tài) 每個處理取植株根系鮮樣10株,利用植物根系掃描儀(WinRHIZO)測定秧苗植株根系鮮樣的根長、根表面積、根體積、根直徑及根尖數(shù)等植物根系形態(tài)指標(biāo)。1.4.3 養(yǎng)分收特性 分別在秧苗離乳期、移栽期采集植株樣品裝入紙袋105℃殺青處理0.5 h后,再將溫度調(diào)至80℃烘至恒重,樣品研磨,測定秧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鉀含量。鉀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測定。
1.5.1 數(shù)據(jù)計算 總吸鉀量=含鉀量×生物量
1.5.2 數(shù)據(jù)分析 使用 Microsoft Excel 2003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軟件進(jìn)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可知,K3處理秧苗的株高最大,為12.32 cm,與K0處理秧苗相比增加了36.28%,顯著大于K0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0處理秧苗的葉齡最小,為2.18,顯著小于其他處理,K1處理秧苗的莖基寬最小,為1.27 mm,顯著小于其他處理,K3處理秧苗的地上部干重最大,為14.39 mg,與 K0處理秧苗相比增加了43.90%,顯著大于K0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3處理秧苗的根干重最大,為7.11 mg,與K0處理相比增加了31.42%,顯著大于 K0、K1處理,與K2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0處理秧苗的根冠比最大,為0.54,顯著大于其他處理,說明秧苗在離乳期時K2、K3處理的秧苗素質(zhì)最佳,干物質(zhì)積累最多,秧苗最為健壯。
由表2可知,K3處理秧苗的株高、莖基寬、地上部干重最大,為15.73cm、2.12mm、24.06mg,與K0處理秧苗相比分別增加了37.50%、17.78%、42.28%,顯著大于 K0、K1處理,與 K2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0處理秧苗的葉齡最小,為2.83,顯著小于其他處理,K3處理秧苗的根干重最大,為 9.66 mg,與 K0處理秧苗相比增加了23.85%,顯著大于K0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0處理秧苗的根冠比最大,為0.46,顯著大于其他處理,說明秧苗在移栽期時K2、K3處理的秧苗素質(zhì)最佳,干物質(zhì)積累最多,秧苗最為健壯,水稻移栽后秧苗早生快發(fā)。
由表3可知,K3處理秧苗的根長、根尖數(shù)最大,分別為90.97cm、270.02,與 K0處理秧苗相比分別增加了15.94%、33.04%,顯著大于 K0處理,與其他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3根表面積最大,為16.69cm2,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K1、K2處理根體積同為0.26cm3,顯著大于其他處理,K0處理秧苗根平均直徑最大,為0.21mm,顯著大于其他處理,說明離乳期時鉀肥能夠促進(jìn)秧苗根系生長,根數(shù)變多,吸收養(yǎng)分。
由表4可知,K3處理秧苗的根長、根尖數(shù)最大,分別為124.87cm、381.94,與 K0處理秧苗相比分別增加了33.22%、40.54%,顯著大于 K0、K1處理,與K2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K2根表面積最大,為 18.32cm2,與其他處理差異不顯著,K3處理根體積最大,為0.28cm3,顯著大于其他處理,K2、K3處理秧苗根平均直徑最大,同為0.21mm,顯著大于其他處理,說明移栽期時 K2、K3處理秧苗總根長變長,根表面積,根體積不斷變大,根數(shù)變多,移栽后根系能夠更快的吸收養(yǎng)分,快速返青。
由表5可知,在秧苗離乳期時,K3處理秧苗的根系含鉀量、莖葉含鉀量、整株鉀含量及整盤鉀含量最大,分別為 1.81%、3.76%、66.97mg和2.01g/盤,顯著大于其他處理。在秧苗移栽期時,K3處理秧苗的根系含鉀量最大,為2.08%,顯著大于K0、K1處理,與 K2處理差異不顯著,K3處理秧苗根含量、莖葉含鉀量、整株鉀含量及整盤鉀含量最大,分別為 2.09%、3.09%、94.44mg和2.83g/盤,顯著大于其他處理,與K2處理相比差異不顯著,說明秧苗隨著鉀肥施入量的增加,秧苗莖葉及根系的鉀含量也在增加,當(dāng)秧苗在移栽期時,秧苗整盤的最大吸收量為2.83g/盤,施入過量的鉀肥不能被秧苗完全吸收利用。
表1 鉀肥對離乳期秧苗素質(zhì)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potash fertilizer on the quality of seedlings in weaning stage
表2 鉀肥對水稻移栽期秧苗素質(zhì)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potash fertilizer on seedling quality of rice transplant stage
表3 鉀肥對離乳期秧苗根系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potash fertilizer on the root in weaning stage
表4 鉀肥對移栽期秧苗根系的影響Table 4 Effect of potash fer tilizer on seedling root tr ansplant stage
表5 不同時期水稻秧苗鉀肥吸收特性Table 5 Characteristics of potash fertilizer absorption rice seedlings in different stage
本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鉀肥處理水平下,在離乳期時,K2、K3處理秧苗素質(zhì)好于其他處理,根系形態(tài)最佳,植株健壯,K3處理的秧苗鉀肥含量最大,整盤秧苗吸收量最大,說明在離乳期時,秧苗已經(jīng)開始吸收養(yǎng)分,秧苗在吸收鉀肥的同時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有利于秧苗的生長。在移栽期時,K2、K3處理秧苗的株高、葉齡、莖基寬、根系形態(tài)指標(biāo)明顯好于其他處理,干物質(zhì)積累量大,植株健壯,K2、K3處理的整盤秧苗鉀肥吸收量為2.75g/盤、2.83g/盤,大于其他處理,二者差異不顯著。綜上所述,鉀肥施入量在2.5g/盤時,能夠滿足秧苗對鉀肥的吸收,同時可以減少肥料的施入,節(jié)約成本。
適量的鉀肥可以增加秧苗的莖基寬,促進(jìn)根系的生長,培育更加健壯的秧苗,隨著施鉀量的增加,鉀百分比含量和生物的鉀積累量增加[8],與本研究適量鉀肥可以促進(jìn)水稻的秧苗素質(zhì)、根系生長、干物質(zhì)重量的積累,隨著繼續(xù)增施鉀肥不會提高秧苗地上部及根系的鉀含量的研究結(jié)果略有差異。增施鉀肥能明顯促進(jìn)水稻的生長,增加葉長和葉寬,增施鉀肥能提高中感水稻品種的抗瘟性[9],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增施一定量的鉀肥可以增加秧苗的株高、葉齡、莖基寬,提高水稻秧苗的抗性。低鉀脅迫下,秧苗的株高、根長、干重、根冠比以及鉀元素含量均會受到影響,并且阻礙秧苗根系的生長,導(dǎo)致植物生長緩慢,干物質(zhì)積累量減少[10~11],同時,水稻苗期遇到低鉀脅迫的時候,秧苗會較多的吸收鎂、磷、鈉、鐵等礦質(zhì)元素[6]。與本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缺少鉀肥時影響水稻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長、水稻莖葉和根的鉀含量均會下降,而當(dāng)鉀肥施入量達(dá)到一定比例時,水稻秧苗鉀肥吸收量不在增加,因此,施入適量的鉀肥可以促進(jìn)秧苗生長,提高水稻的秧苗素質(zhì),提高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