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嘯真
他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身后是五十二萬字的巨著。兩眼清淚,一生的疾苦僅僅為了《史記》,僅僅為了盡一個史官的職責(zé)。司馬遷,一個另類英雄。
何謂小,何謂大?宮刑之辱不夠大嗎?他忍了。寫史之苦不謂大嗎?他忍了。生命與榮譽哪個更高些?他卻選擇了用宮刑來茍活,從此便受盡了凌辱。在他心中,痛苦、恥辱以至于常人都不能忍受的冤屈都變得很小,只剩下《史記》這個恢宏的目標(biāo),只剩下這唯一的精神支柱。對司馬遷來說,他完全可以對李陵事件三緘其口,完全可以一言不發(fā)。但他卻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認(rèn)識,來評價,以致引禍上身。在死與宮刑面前,死是更好接受的,甚至死后司馬遷可以獲得不錯的聲譽,他卻接受宮刑,連朋友任安都瞧不起他。他所忍受的痛苦與煎熬是我始終都無法想象的。
出身史官世家,十八歲便游歷江山;深知百姓之苦,以寫史來警告世人。汨羅江畔,有他和屈原同在的身影;楚河漢界,他與項羽對酒當(dāng)歌。他用盡了所有的心血去完成《史記》,所以這部巨著才永不褪色,才如此客觀,如此真實,如此富有感情。出獄之后,司馬遷擔(dān)當(dāng)了宦官的職務(wù),整日精神恍惚,常常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而一提到《史記》他便來了精神,仿佛自己馳騁疆場,仿佛自己也披堅執(zhí)銳。無論是生命,還是榮譽,在《史記》面前都變得渺小,小到連司馬遷自己都記不得了。他是因為《史記》而活著,為《史記》而生的。
現(xiàn)在,我站在那段飽含血淚的歲月門外,懷著無比的崇敬瞻仰這位另類英雄。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詮釋了小與大,給了我們榜樣,給了我們信念。當(dāng)心中最崇高的理想變成信仰,當(dāng)我們認(rèn)定了一件正確的事要追逐它時,其他的一切就微不足道了,因為那信仰給了我們?nèi)康膭恿?,它就成了生命的全部?/p>
司馬遷是偉大的?!叭斯逃幸凰?,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彼缫芽赐干溃砸幻逍颜叩纳矸菥痈吲R下地望盡人間繁華,盡覽世態(tài)炎涼。小與大,僅僅和心態(tài)有關(guān),僅僅和目標(biāo)有關(guān)。在他眼前,所有無知者的爭論都將被擊潰。
何謂???何謂大?司馬遷,這樣一個另類英雄,用生命,用《史記》給了我最好的答案。
(選自《躬耕》)
人物速評
司馬遷人格的可貴之處在于:“宮刑之辱”大,“寫史之苦”大,可“在他心中,痛苦、恥辱以至于常人都不能忍受的冤屈都變得很小”,本來至高無上的“生命”“榮譽”在宏大的“《史記》面前都變得渺小”。正是司馬遷“用自己的一生去詮釋了小與大”,才具有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力量,才能屹立于歷史長河之中,千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