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鈺珊
摘 ? 要:育人的本質是學生審美價值的建構,當學生對民間美術有了真正的認識,從接觸民間美術過程中,感悟、體會到近代中國發(fā)展艱辛的歷史文化脈絡,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國家認同價值取向,才會在內心深處扎根,學生們也就會覺得民進美術不是老土,而是真正的藝術。
關鍵詞:民間美術;美育;審美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中指出,事先“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梢娝囆g在當今社會發(fā)展中十分重要,所以美育一詞也成為了美術學科近些年來藝術工作者們熱議的主題。在當今的美術課堂中,美育成為了十分熱門的話題,在進行審美教育的過程當中,民間美術尤為重要,民間美術有著其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精湛的技藝,比起其他藝術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近年來大眾越來越強調對學生們的審美教育,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帶來很多方面的提高。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將民間美術的學習融入到書本中、課堂中,提高學生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的歸屬感,同時也有利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還能夠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起到促進的作用?;诖?,本文就民間美術在美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進行分析與研究。民間美術具有獨創(chuàng)性,其不僅源于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特點,又源于創(chuàng)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對生活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民間美術的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其不同的藝術特點與價值,因此,在教師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對民間美術的代入,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民間美術作為美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們的審美教育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充分展現(xiàn)民間美術的核心內涵,如何挖掘其對于審美教育的推動意義,成為目前十分重要的難點。民間美術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民間美術有著其深刻的內涵,同時也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思想的體現(xiàn)。審美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認識美,民間美術的核心功能和影響力在審美教育中將得以展現(xiàn)。民間美術文化的教育傳承,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基本的國家認同意識,價值觀形成中美術課程所必須給予的教育,不達成這樣的目標就是空談所謂的美育。對于民間美術主題的教學來說,想要使學生們真正的理解其文化內涵是比較困難的,關鍵是如何真正的讓孩子們先認同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形態(tài),當學生們對這些有了一個基本的認同感時,學生們才會喜歡,只有真的喜歡了才會繼續(xù)傳承、想傳承,所以以美育人最重要的就是價值認同,最后達到一個立德樹人的目標,也是習總書記所提到的“塑造美好心靈”的美術教育。
據(jù)了解現(xiàn)在的很多學生一提到有關于民間美術的內容,就會認為民間美術是老土的藝術,學生們大多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們?yōu)槭裁磿X得民間美術老土,是因為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他們眼睛看不懂,所以在美育教學中應落實學生眼睛“視覺的關心態(tài)度”也就是其審美價值觀;并養(yǎng)成學生整體“知覺得敏銳度”,這是一種基本能力。學生們應具備美術學科能力,要學會觀看方法以及思考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絕不是一般美術老師所強調的我今天畫出了什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找對方法,準確的進行講授,培養(yǎng)學生們正確的價值和審美取向。同時也要求我們給予學生們充分的社會觀察、文化的學習,給學生們提供近距離地與民間美術接觸的機會,使學生們能夠真正的感受到民間美術的魅力所在。例如,陜西民間美術進校園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們充分的接觸到民間美術,教師讓學生們拿出家里不需要的衣服等物品來共同制作百家衣與二小娃娃的民間美術活動,這活動場景實際上來自于剪紙內容,這就是非常真實的具身體驗活動,可以讓學生們直接的感受民間藝術,通過運用自己舊衣服的方式來使學生們感知生活和情感同構。這種形式就是藝術對于美好心靈的一種喚醒,進而達到美術育人的效果,也會使學生們認識到民間美術的藝術性,而絕非是老土的美術。
不僅是學生,從教師的方面來說,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高自身對民間美術的認知,加強培養(yǎng),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要做好培訓和自我自身強化工作。作為教師應該要充分意識到審美教育對學生的重要價值,在不斷自我提升的基礎之上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知。同時也應親自接觸民間美術,為教授學生提供更好的基礎;第二,教師也應實地考察、外出學習。為達成審美教育的目標,民間美術想要全面煥發(fā)生機,還需要教師不斷的去接觸新的內容,不斷的突破自我,外出學習和實地考察的方式就是實踐的過程,俗話說的好,實踐出真知,實踐對教師的自我強化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民間美術的學習和審美教育的過程當中,也應重視美術的育人功能。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思考如何將三維目標轉換變成如何達成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教師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來達到美術學科育人的效果,要實現(xiàn)從單一關注學科知識、技能轉換到關注大概念和探究基本問題的轉變。學生在上每一節(jié)美術課時都應該是一種生命體驗,都是他的特殊經歷,要把主題引發(fā)的生命感觸、育人價值貫穿在學生的生命體驗里邊。所以,民間美術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在育人的同時也可達到審美教育的功能,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重視起來,共同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設計專業(yè)民間美術課程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 何瀅.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2]美育托起中國夢——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實踐[J]. 丁瑗. ?課程教育研究.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