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
【中圖分類號】R271.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2-223-02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產媽媽就要開始為期一個月產后身體恢復。而對于初產媽媽來講,即興奮、又害怕,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但寶寶出生后,因身體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需要準媽經過長時間的休養(yǎng)才可以調理好身體。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身體精力耗費殆盡,都需要在產后護理時注意身體的調養(yǎng),通過合理的飲食幫助產體補充能量,并綜合多種方式來幫助產婦盡快康復。產后護理關系著女性身體健康,且產后護理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但一定要抓住護理重點事項,以此來確保身體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在母嬰產后保健會議中指出,重視母嬰產后護理,如:產婦不能在產后得到系統(tǒng)的、正確的、主動的產后康復護理,會發(fā)生多種產生康復不良事件,如:產后子宮復舊不良、產后抑郁、產后肥胖、產道松弛、性冷淡等,會對女性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那么,如何做好產后護理呢,產后護理的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產后護理的注意事項與方法有哪些。
1?產后護理
產媽媽在分娩完之后就會被送入病房,在產后2小時內,仍然處于危險期,在此過程中,必須要嚴防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因產后出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一定要特別重視。故在產后2小時內,密切觀察宮腔積血情況,如出血量較大,同時產婦伴有失血性休克癥狀時,需要馬上告訴醫(yī)護人員,及時處理。產婦由于剛剛生產寶寶,子宮短時間內不會馬上回縮,此時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促進子宮收縮,即于產后第二天,由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幫助產婦按壓宮底,了解宮縮情況,產媽媽需要及時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護理,并留意子宮恢復情況。
WHO對中國女性調查顯示,約為80%的已婚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發(fā)病率較高的為慢性宮頸炎、盆腔炎、陰道炎等。而子宮是孕育生命的一個重要場所,未孕時子宮只有雞蛋那么大,一旦受孕,子宮會像氣球一樣膨脹,到了分娩后,子宮會收縮、復舊。這時,子宮會布滿隱窩與皺褶,已不再光滑,再加上陰道松弛,使得自凈能力下降,分娩后,身體較弱,且宮頸口從開放到恢復階段時,易受細菌的侵襲。因此,不管是哪種分娩均會對女性身體產生不同的創(chuàng)口,而這些創(chuàng)口在恢復期易引起疾病。因此,在產后護理中,應監(jiān)測好惡露情況,如血性惡露明顯變多,并帶有異味,顏色轉深時,需及時到院就診。并在此過程 中,采用純棉衛(wèi)生棉,及時更換,定時清洗,每天更換內褲,減少細菌的侵襲。
堅持母乳喂養(yǎng),不僅可以保寶寶充足的營養(yǎng),還可以促進媽媽子宮復舊。當新生兒在不斷刺激乳頭、吸入母乳時,子宮會產生收縮素,加快子宮恢復速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坐月子階段,大魚、大肉等樣樣不缺,但寶媽還是要注意,如:天天吃大魚、大肉,不僅會增加便秘幾率,還會使身體發(fā)胖,影響產后形體的恢復。因此,在月子期間,飲食一定的合理,可以定制專門的月子餐,或是可以參照相關書籍學習。此外,在食材的選擇上,產后應重視營養(yǎng)均衡,且身體恢復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再加上母乳的喂求,如:進食過于單一,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不利于母嬰健康。因此,產后飲食要葷素搭配,水果、肉類、蔬菜要合理配比,特別是水果與蔬菜要適合,有助于維生素的補充,有效預防產后便秘。
產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非常重要,在月子期間,產婦可以多聽聽輕音樂,看看育兒書籍,少看手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家人要給予理解與幫助,提高產婦心理健康水平。
在分娩時,因機體受損嚴重,產婦要想恢復,需要較長的時間。醫(yī)學中規(guī)定實褥期為42天,但因個人體質不同,每個人的恢復時間也不同,因此,月子期間,不可同房,避免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并對女性恢復健康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做好乳房保護工作,用專用的小毛巾對乳房進行擦洗,并在擦洗前用開水燙一會,擦完后抹食用油,保護好乳頭。
2?產后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產后新生兒最適宜的室內溫度需要保持在25-28℃,并根據(jù)季節(jié)性變化情況,對室溫進行調整。部分寶媽怕光線刺激寶寶,可選擇室內昏暗的環(huán)境,有助于寶寶的生長發(fā)育。只要室內光線不過亮或是過暗,寶寶均可以自動適應光線,但在此時,應注意不要讓光線直射寶寶的眼睛。
新生兒最好的臥位姿勢為側臥位或是仰臥位,其可以避免寶寶胸肺部受壓。在喂養(yǎng)后,采取側睡姿勢,預防嗆咳、窒息等現(xiàn)象。寶寶滿月后,可取俯臥位姿勢,通過呼吸道促使分泌物流出,預防嘔吐物流入氣管。但俯臥位時必須將枕頭去掉。新生兒一天睡眠時間為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可長時間睡眠,媽媽應每隔2-3小時弄醒一次,方便喂奶。
在新生兒護理前,清潔好手部衛(wèi)生,家中盡量減少親屬探望次數(shù),減少病菌對寶寶身體的侵入,特別是新生兒不可接觸感冒的寶寶。
新生兒洗澡時,應根據(jù)氣候選擇洗澡次數(shù)。夏季溫度過高,新生兒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冬天溫度較涼,新生兒洗澡時室溫可保持在26-28℃,水濕應控制在38-50℃,新生兒洗澡時,應選用專用浴液或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