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陶然 于海文 沈琦 邱煒慶 沈華
甲狀腺腺癌是常見的頸部惡性腫瘤,占內(nèi)分泌腫瘤的90%以上,并且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甲狀腺癌的早期診斷尤其重要,是決定預后的重要因素,目前診斷甲狀腺癌的主要診斷手段是B超和CT等常規(guī)診斷,由于其靈敏度較低,因此,學者們在尋找具有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的指標[1]。中期因子(MK)在腫瘤中出現(xiàn)明顯增高,而在正常組織表達較低,在早期診斷甲狀腺癌方面的研究較少[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在惡性腫瘤中表達出現(xiàn)明顯升高[3],甲狀腺癌患者IGF-1水平降低能否成為早期診斷的指標,仍需要進一步研究。甲狀腺球蛋白(Tg)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甲狀腺腫瘤的腫瘤標記物[4],早期診斷甲狀腫瘤方面的可靠性需要進一步確認。本研究通過聯(lián)合檢測MK、IGF-1和Tg水平在早期診斷甲狀腺分化型癌中的臨床價值取得較好的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診確診為分化型甲狀腺腺癌患者98例為甲狀腺腺癌組,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齡21~29歲,平均年齡(43.68±5.16)歲;病理類型:濾泡狀甲狀腺腺癌41例,乳頭狀甲狀腺癌57例。選擇同期確診為甲狀腺腺瘤患者65例為甲狀腺腺瘤組,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44.16±6.15)歲。選擇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30例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3~79,平均年齡(43.27±5.38)歲。3組性別比、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甲狀腺腺癌組和甲狀腺腺瘤組均病理確診;②均知情同意,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
1.2.2 排除標準:①具有其他部位的腫瘤;其他甲狀腺癌的類型;②肝炎,結(jié)核和肺炎等急慢性感;③染自身性免疫性疾病和血液性疾?。虎苄呐K、肝臟和腎臟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⑤精神性疾病和智力障礙患者。
1.3 方法
1.3.1 甲狀腺腺癌預后評估和分組:參照歐洲癌癥治療組織擬訂的預后評分計算:年齡(歲數(shù)),性別(女為0分;男12分),轉(zhuǎn)移(遠處轉(zhuǎn)移1處為15分,多處需要相加);局部浸潤為10分;組織類型:乳頭狀癌為0分,未分化癌為45分,濾泡狀為10分。上述5項指標相加所得數(shù)值為預后指數(shù),評分<65分為預后良好組,≥65分為預后不良組,根據(jù)評分將患者分為預后良好組59例和預后不良組39例。
1.3.2 血清標本采集和指標檢測:治療前抽取空腹肘靜脈血約5 ml,靜脈血放置在室溫靜置20 min,再通過離心機離心,離心半徑15 cm,離心速度為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約3 ml,放置在冰箱-80℃待檢測。MK、IGF-1和Tg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試劑盒采用上海基免實業(yè)有限公司,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其主要步驟:將生物素標記二抗和酶標試劑加入標準品和樣品,反應60 min,溫度37℃。然后洗板后,再加入顯色液AB反應10 min,反應溫度在37℃;然后再加入終止液,在15 min內(nèi)檢測吸收密度值;通過Elecsys軟件定標曲線計算出MK、IGF-1和Tg水平。
1.4 觀察指標 觀察3組血清MK、IGF-1和Tg水平變化,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與腫瘤分期和預后的關(guān)系,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甲狀腺腺癌和預后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2.1 3組血清MK、IGF-1和Tg水平比較 甲狀腺腺癌組的血清MK、IGF-1和Tg水平明顯高于甲狀腺腺瘤組和健康對照組,甲狀腺腺瘤組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 MK(pg/ml)IGF-1(ng/ml)Tg(ng/ml)健康對照組(n=30) 5.67±1.8785.43±13.9613.72±3.54甲狀腺腺瘤組(n=65)8.18±3.54?116.69±22.98?86.59±38.03?甲狀腺腺癌組(n=98)15.32±5.78?#169.21±44.25?#140.31±42.09?#F值84.304104.010179.904P值0.0000.0000.000
注: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1;與甲狀腺腺瘤組比較,#P<0.01
2.2 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與腫瘤分期的關(guān)系 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中MK、IGF-1和Tg的水平隨著腫瘤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1)。見表2。
2.3 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的診斷效能 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方面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通過二因素的Logistic分析發(fā)現(xiàn)具有明顯的線性關(guān)系,得方程(0.321
類別MK(pg/ml)IGF-1(ng/ml)Tg(ng/ml)Ⅰ期(n=40)9.37±4.18 121.84±35.67 93.76±35.68 Ⅱ期(n=17)13.82±5.09?153.75±42.38?138.38±41.19?Ⅲ期(n=20)19.75±5.86?#196.33±46.67?#169.83±43.56?#Ⅳ期(n=21)23.65±6.71?#△246.13±52.37?#△202.42±51.17?#△F值40.36244.29936.717P值0.0000.0000.000
注:與Ⅰ期比較,*P<0.01;與Ⅱ期比較,#P<0.01;與Ⅲ期比較,△P<0.01
XMK+0.033XIGF-1+0.028XTg-10.937)形成MK+IGF-1+Tg的聯(lián)合檢測指標,其靈敏度為86.7%,特異性92.3%,其曲線下面積為0.953,在診斷甲狀腺腺癌方面其曲線下面積較單個指標MK(Z=4.110,P<0.01),IGF-1(Z=3.824,P<0.01)和Tg(Z=4.597,P<0.01)更為顯著,其效能明顯提高。見表3,圖1。
表3 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的診斷效能
圖1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的曲線下面積比較
2.4 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與預后的關(guān)系 甲狀腺癌患者預后不良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明顯高于預后良好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4。
2.5 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預后不良的效能 甲狀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判斷預后不良方面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度,并且發(fā)現(xiàn)通過二因素的Logistic分析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線性關(guān)系,得方程(0.456XMK+0.025XIGF-1+0.037XTg-17.454)形成MK+IGF-1+Tg的聯(lián)合檢測指標,其靈敏度為97.4%,特異性84.7%,其曲線下面積為0.961,曲線下面積較單個指標MK(Z=2.470,P<0.05),IGF-1(Z=3.478,P<0.01)和Tg(Z=2.978,P<0.01)更為顯著,其效能明顯提高。見表5,圖2。
組別MK(pg/ml)IGF-1(ng/ml)Tg(ng/ml)預后良好組(n=59)12.69±4.55151.36±38.87120.81±37.40預后不良組(n=39)19.31±3.21196.23±38.05169.80±30.08t值7.8765.6406.844P值0.0000.0000.000
表5 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預后不良的效能
MK是一種富含半胱氨酸的肝素結(jié)合生長因子,在正常人僅在甲狀腺、腎臟和肺有少量表達,而在正常發(fā)育和腫瘤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K是一種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具有促進神經(jīng)生長和修復作用。MK在中惡性腫瘤如甲狀腺癌和乳腺癌等組織中呈高表達[5,6],血清學中的MK是一種可溶性蛋白質(zhì),在腫瘤患者血清MK出現(xiàn)明顯升高。在一項對甲狀腺癌中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確診甲狀腺癌患者血清MK水平出現(xiàn)明顯升高,并認為血清MK是篩選甲狀腺癌和預后的重要指標[5-7]。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水平明顯高于甲狀腺腺瘤組,并且發(fā)現(xiàn)隨著甲狀腺癌分期升高而升高,說明血清MK水平是反映甲狀腺癌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與文獻報道[8]的結(jié)果一致。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甲狀腺腫瘤方面,血清MK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的靈敏度為74.5%,特異性為90.8%,曲線下面積為0.863,當血清MK>12.54 pg/ml時,其診斷甲狀腺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預后不良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水平明顯高于預后良好的患者,并且在診斷段預后不良方面,當血清MK水平超過15.16 pg/ml時,其靈敏度為97.6%,特異性為74.6%,其曲線下面積為0.895,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
圖2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預后不良曲線下面積
IGF-1是一種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由70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肽,在肝臟中合成,并釋放血液中,具有調(diào)節(jié)代謝和細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在基礎研究中發(fā)現(xiàn),IGF-1具有促進腫瘤細胞增殖,遷移和凋亡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GF-1水平的高低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危險因素[9]。本研究顯示甲狀腺癌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顯高于甲狀腺腺瘤組和健康對照組,并且隨著甲狀腺腺癌腫瘤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缺失IGF-1基因的基因模型中發(fā)現(xiàn),腫瘤明顯受到抑制,說明IGF-1水平與腫瘤的生長具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7]。有研究顯示,甲狀腺癌發(fā)生肢端肥大癥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并認為IGF-1是發(fā)生甲狀腺腺瘤發(fā)生腺癌中的重要關(guān)鍵因素[10,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鑒別診斷良惡性甲狀腺腺癌方面,靈敏度為86.7%,特異性92.3%,其曲線下為0.953,說明具有較高的診斷甲狀腺腺癌的診斷效能。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IGF-1水平甲狀腺腺癌預后較好的患者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的患者,通過對甲狀腺預后方面診斷效能方面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患者血清IGF-1>181.06 mg/ml時,其靈敏度74.4%,特異性83.1%,曲線下面積0.806,認為IGF-1是甲狀腺腺癌預后的重要指標。
Tg是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泌的,是甲狀腺素合成的前體,在正常情況下并不釋放入血[12]。當溶酶體對Tg表明的甲狀腺素水解后,被釋放入血導致機體血清Tg水平升高,已經(jīng)逐漸被臨床醫(yī)生重視[13,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甲狀腺癌患者血清Tg明顯高于良性甲狀腺瘤和健康對照組,并且隨著腫瘤分期升高而升高,說明Tg與甲狀腺腫瘤形成具有密切相關(guān)性,與文獻報道的結(jié)果[12-14]一致。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鑒別甲狀腺良惡性腫瘤方面具有較高的診斷效能,當機體Tg>101.24 mg/ml 時,其靈敏度為80.6%,特異性67.7%,曲線下面積為0.822,與文獻報道Tg作為鑒別良惡性甲狀腺腫瘤的重要指標[15]一致。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甲狀腺預后良好的患者血清Tg水平明顯低于預后不良的患者,并且在鑒別甲狀腺腺癌預后方面,其靈敏度為97.4%,特異性66.1%,曲線下面積為0.841,說明血清Tg是甲狀腺腺癌預后的重要指標。
本研究通過聯(lián)合檢測甲狀腺腺癌患者血清MK、IGF-1和Tg水平在診斷甲狀腺腺癌方面具有更高的診斷效能,其靈敏度為86.7%,特異性92.3%,其曲線下為0.953,在診斷甲狀腺腺癌方面其曲線下面積較單個指標MK、IGF-1和Tg更為顯著,說明聯(lián)合檢測能夠明顯提高診斷甲狀腺腺癌靈敏度和特異性。在預測甲狀腺預后方面,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為97.4%,特異性84.7%,其曲線下為0.961,曲線下面積較單個指標MK、IGF-1和Tg更為顯著,其效能明顯提高,說明聯(lián)合檢測在評估預后方面更加具有準確和特異性。
綜上所述,聯(lián)合檢測MK、IGF-1和Tg水平有助于診斷分化型甲狀腺腺癌,并且對甲狀腺腺癌預后的判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明顯優(yōu)于單個指標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