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
公元1萬年前到1萬五千年前,中東的古埃及人為了解決鼠患,開始嘗試對阿拉伯的非洲野貓實行馴養(yǎng),從第一王朝直至十八王朝歷時兩千年,野貓終于被埃及人馴化,命名為阿比西尼亞貓,這是已知最早的家貓。據記載,當時的埃及貓尊貴無比,國王只向友國贈貓。同為鼠患困擾的希臘人曾不惜重金向埃及購貓,慘遭拒絕。到了羅馬帝國時代,被視為圣物的埃及貓開始傳入其他國家,開始自由買賣、繁殖。貓隨著人類活動來到東方,從印度河流入中國,再從中國到日本。在貓與人共生的這些歲月里,在全球各地的傳奇志怪中,誕生了一系列貓的
形象。
在與人類相互依存的諸多動物中,貓的形象最是復雜多變,時而被高高捧上神壇,時而又遭人唾棄斥為妖魔,這導致貓的形象總是集圣潔與殘惡在一身。
一、高貴的神明巴斯特
古埃及民族對貓的狂熱在諸多愛貓民族中當屬第一。在埃及神話體系中,貓有著絕對尊崇的地位。圣貓女神巴斯特被稱為日出女神、東方女神、神圣的全視眼睛(utchat),也是法老的保護神,最初其象征動物通常是獅子,有時也是野貓。圣貓女神巴斯特的眼睛是太陽的火焰,可以燒毀那些在冥府沒有通過審判的人的尸體。相傳巴斯特和太陽之神同乘太陽船行過天空,在夜晚化作貓身與蛇形的混沌之神阿佩普戰(zhàn)斗。太陽之神曾命巴斯特懲罰罪惡的人類,嗜血的巴斯特一到人間便將人類屠殺一半,大地之上血流成河。太陽之神無奈用石榴汁混合著烈酒偽裝成鮮血哄騙巴斯特飲下,趁巴斯特醉倒之際將她性格中的狂野與憎恨換成關愛與善良。巴斯特由此變成了溫和、仁慈的家庭、婦女、性愛的守護神。到了新王國時期,巴斯特更常以家貓的形象出現,或是貓頭女人身,手著搖鈴,或就是一只貓。從公元前10世紀前后,法老們開始崇拜巴斯特女神,到希臘時期,對貓女神巴斯特的崇拜已盛行整個埃及。
在由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開創(chuàng)的克蘇魯神話體系中,人們可以看到巴斯特的影子,其中《烏撒之貓》篇講述了一群貓吃人的恐怖故事。進入小鎮(zhèn)的流浪者舉行了神秘的儀式召喚了群貓,將孽殺貓咪的一對夫婦吃掉,故事中流浪者的馬車上繪制的圖騰,以及向太陽禱告的神秘儀式,都指向了一位被納入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古老神明,太陽神之女貓頭人身的戰(zhàn)神巴斯特。
由此可見,貓神巴斯特即嗜殺殘暴又溫柔可親,善惡一體難以一言定之。
二、悲情的妖怪貓又
貓又俗稱為貓妖、貓股。最早版本來自日本靈異記。鳥山石燕《百鬼夜行》前篇陰之卷也有記載。傳說貓又是富士山神明的守護神,是純潔的化身,但當它氣憤之下殺掉了進入富士山濫伐濫殺的人類后,貓又便身染不潔,被富士山神厭惡驅逐。貓又由神墮落為妖,成為一種尾開叉,耳大而尖,齒為雙面鋸型,能直立行走的妖怪。貓又可以擬人聲說話,來攻擊它怨恨的人,是性情兇狠的貓精,逢人必傷。貓又將人吃掉后,可以轉化成此人的肉體,伺機尋找下一個獵物。但也有善良的貓妖,它們常變成少女模樣以親近人類,性格溫順,喜食魚,愛依靠人類,與中國金華貓類似。金華貓,即生于浙江金華的貓,《貓苑·靈異》有記載:“金華貓,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對月,吸其精華,久而成怪,入深山幽谷,朝伏匿,暮出魅人,逢婦則變美男,逢男則變美女?!?/p>
日本各地對貓又的傳說頗多,這使得貓又這一精怪的形象更加復雜,善惡難辨。盤點日本的作品人們可以發(fā)現許多貓的影子,《火影忍者》中的二尾又旅、《青之驅魔師》中的小黑、《口袋妖怪》中的太陽精靈、《鬼燈的冷徹》中的三途川貓、《ISUCA依絲卡》中的玉子等,其動漫形象皆以貓又為原型。還有《夏目友人帳》中的大妖精斑,平日里的形象是一只以日本短尾貓為原型的招財貓。
三、亦正亦邪的貓鬼神
《隋書·外戚傳·獨孤陀》記載:
獨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轉入陀家。會獻皇后及楊素妻鄭氏俱有疾,召醫(yī)者視之,皆曰:“此貓鬼疾也。”上以陀后之異母弟,陀妻楊素之異母妹,由是意陀所為,令推案之。陀婢徐阿尼言,事貓鬼,每以子日夜祀之。子者,鼠也。其貓鬼每殺人,所死家財物潛移于畜貓鬼家。陀嘗從家中素酒,其妻曰:“無錢可酤?!币蛑^阿尼曰:“可令貓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錢?!卑⒛岜阒渲?。居數日,貓鬼向素家。后上初從并州還,陀于園中謂阿尼曰:“可令貓鬼向皇后所,使多賜吾物。”阿尼復咒之,遂入宮中。楊遠遣阿尼呼貓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貓女可來,無住宮中?!本弥?,阿尼面色黃青,若被牽曳者,云貓鬼已至。上賜陀夫妻死。
通過這段記載的歷史怪談人們看出,當時貓鬼的主要作用是來求得錢財,至于惹疾害命之類的只算的上是竊財之外的副作用。但貓鬼劫財害人之說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朝野僉載》記載:“隋大業(yè)之季,貓鬼事起,家養(yǎng)老貓,為厭魅,頗有神靈。遞相誣告,郡邑被誅者,數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必埞砗θ说目只?,影響深遠,直至唐朝?!短坡墒枇x》記載:“蓄造貓鬼及教導貓鬼之法者,皆絞;家人或知而不報者,皆流三千里。”
時至今日,貓鬼的傳說幾經異變在我國陜西、甘肅、青海等許多地區(qū)仍然流傳,有供奉貓鬼神的方法,甚至還有供奉者。供奉者認為供養(yǎng)貓鬼神能給人帶來財富。在西北鄉(xiāng)間貓鬼傳說興盛的地區(qū),小偷入室盜竊都要避開供養(yǎng)貓鬼神的人家以防遭殃。但貓鬼神喜怒無常、亦正亦邪,供養(yǎng)者若是怠慢了貓鬼神也會遭到反噬,非死即病。
四、備受爭議的諸貓
中世紀歐洲的貓被人們認為和邪惡的巫術有關,許多貓遭到殘酷的屠殺。文藝復興初期,人們對北歐愛神弗蕾亞重新產生興趣,這引起了基督教會的恐慌。傳說弗蕾亞的雙輪馬車是用貓拉的,于是基督教會將貓視為異教徒象征,全力撲殺歐洲境內的貓。到了中世紀末期(公元1400年)后的300年間貓又被視為女巫的同伙,擔任女巫和惡魔之間的聯絡者,女巫也可以變成貓(1646年一位名叫阿德里安娜的女性被法庭指控為女巫,并曾變成為貓)。于是在血腥的獵巫運動期間,大量的貓也被作為罪惡的化身一同被消滅,以致后來人們將虐殺貓作為一種娛樂活動。當時的貓遭到空前浩劫,尤以在法國北部麥次城的焚貓事件最為著名。
所有在現代有關“魔法”“女巫”為題材的文創(chuàng)作品中,在角色身旁加一只黑貓,顯然成為了最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989年吉卜力工作室出品,改編自角野榮子同名小說的動畫電影《魔女宅急便》,主角琪琪的身邊,就有一只名為吉吉的黑色魔女貓。而1997年J·K·羅琳創(chuàng)作的魔幻文學小說《哈利·波特》,霍格沃茨學校校長、格蘭芬多學院院長米勒娃·麥格,就是一位能夠變形成花斑貓的阿尼馬格斯。
有民俗學者認為,巫女的黑貓在蘇格蘭及愛爾蘭傳說中演變?yōu)榱肆硪环N可愛的精怪——貓妖精。其形象多為黑貓,胸前有大片白毛,能說多國語言,著長靴雙足直立走路,衣著華麗,頭頂皇冠,穿梭于城市之間,或出沒于蘇格蘭的高地上。迪士尼動畫史瑞克系列及其延伸系列《貓劍客》中有就有一只腳蹬長靴的貓咪俠客。
貓在歐洲被視為邪惡的象征,相反其在亞洲的形象就較為正面了,緬甸博門貓被視為圣貓,其白色的毛發(fā)代表圣潔的力量。緬甸人認為貓有神奇魔力,是善的代表。在當地船員的心中,貓因能捕殺船上的老鼠而受人喜愛,有的船員甚至認為貓可以預測風暴。
在云南,對虎有著圖騰崇拜的白族和彝族人民,由于貓虎同源的思想,于是蹲與民居、寺廟門頭脊瓦、房頂正脊和飛檐的瓦貓應運而生。通常瓦貓尾向屋內嘴朝屋外,口大張,肚子空心,屁股透口且朝內,寓為大口吞金納銀,吞下的財富從尾部順瓦流入家中。
中國早在唐代《酉陽雜俎》有記“貓洗面過耳則客至”。貓咪招財的思想影響到日本誕生了多樣的招財貓文化。關于招財貓的奇聞異事有井伊直孝和豪德寺的貓、淺草花川戶貧窮老婆婆的貓、新吉原薄云太夫的貓等諸多版本,又說日本招財貓的原型來自于主管豐收和谷物的稻荷神(稻荷神有兩個仆從,貍貓和狐貍)。自江戶末期誕生的招財貓到20世紀70年代流行開來,到如今已經風靡全球。招財貓幾經發(fā)展,其手長(過耳或不過耳)、舉左手還是右手或雙手同舉、貓身的顏色花紋、鈴鐺的樣式都有了不同的豐富寓意。
(長安大學)
作者簡介:王燁(1994-),女,山西太原人,碩士,研究方向:文藝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