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2T1R并聯(lián)機構運動性能分析

        2020-03-11 04:00:46沈惠平周金波尤晶晶楊廷力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支鏈耦合度運動學

        沈惠平 周金波 尤晶晶 楊廷力

        (1.常州大學現(xiàn)代機構學研究中心, 常州 213016; 2.南京林業(yè)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南京 210037)

        0 引言

        三自由度的三維純平移和三維純轉動并聯(lián)機構已得到較多的研究與應用[1-4]。而具有轉動和移動混合輸出的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因驅動元件少、制造容易、結構緊湊等特點,在空間抓取、調姿、定位等實際操作中也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5-8]。

        目前,對兩平移一轉動(2T1R)并聯(lián)機構研究相對較少,但這類機構可用于空間抓放定位操作或娛樂、調姿裝備等。WANG等[9]提出了一種Cylindrical型兩平移一轉動并聯(lián)機構;KONG等[10]、楊寧等[11]分別基于螺旋理論對2T1R型并聯(lián)機構的結構綜合進行了研究;REFAAT等[12]根據(jù)位移李群理論對三自由度運動并聯(lián)機構進行型綜合研究;張彥斌等[13]根據(jù)線性變換理論,對無奇異完全各向同性2T1R型空間并聯(lián)機構進行了結構綜合;楊廷力等[14-16]基于單開鏈單元理論對2T1R型并聯(lián)機構進行了型綜合,得到多種含有平面閉回路結構的新型機構;余順年等[17]提出了一種以兩平移一轉動并聯(lián)機構為主體的串并聯(lián)中醫(yī)推拿機器人機型。

        上述大多數(shù)2T1R機構不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給后續(xù)研究(誤差分析、動力學正解求解以及實時運動控制等)帶來了困難。因此,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并聯(lián)機構的拓撲設計與分析,一直是機構學研究的方向之一,目前設計的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并聯(lián)機構拓撲類型較少。沈惠平等[18]發(fā)現(xiàn),機構耦合度κ=0時可容易地直接求解6-SPS并聯(lián)機構的解析正解,并提出按機構耦合度κ分類求解6-SPS并聯(lián)機構位置正解全部實數(shù)解的數(shù)值法;尤晶晶等[19]提出了一種12-6臺體型Stewart冗余并聯(lián)機構,并推導了適用于實時反饋控制的正向運動學全解析算法。

        本文基于方位特征(POC)的并聯(lián)機構設計理論與方法[14-16],提出兩種低耦合度(κ=1)的2T1R并聯(lián)機構,給出這兩種機構的4個主要拓撲特性(POC集、自由度、耦合度、運動耦合性),并對其運動學(位置正逆解求解、工作空間、奇異位形以及速度、加速度)進行計算分析與比較。

        1 機型設計與運動學建模

        1.1 機型設計

        根據(jù)基于方位特征(POC)方程的并聯(lián)機構拓撲結構設計理論[14-16],提出了一類兩種2T1R三自由度并聯(lián)機構,如圖1所示。靜平臺0上的移動副P2與P3為沿Y軸方向的共軸線布置,移動副P1與P2平行。

        機構1的拓撲結構設計如圖1a所示:

        (1)右側兩滑塊(P2、P3)平面六桿機構(記作:2P4R)回路的中間構件9上,串聯(lián)兩個軸線相互平行的轉動副R1與R2,且R2副與動平臺1相連,得到第Ⅰ個混合支鏈(HSOC1)。

        圖1 具有解析式位置正解的2T1R并聯(lián)機構Fig.1 2T1R PMs with analytic positive position solution

        (2)左側支鏈由一個滑塊(P1)與一個4R平行四邊形機構(Ra1Rb1Rc1Rd1)及轉動副R3串聯(lián)而成,且R3副與動平臺1相連,得到第Ⅱ個混合支鏈(HSOC2)。

        (3)機構運動時,兩滑塊平面六桿機構2P4R始終與平行四邊形機構的運動平面YOZ平行。

        而機構2的拓撲結構設計,如圖1b所示:

        (1)右側2P4R平面六桿機構的中間構件9通過串聯(lián)一個轉動副R1,直接與動平臺1相連,得到第Ⅰ個混合支鏈(HSOC1)。

        (2)左側支鏈由一個滑塊(P1)、轉動副R3、4R平行四邊形機構及轉動副R2串聯(lián)而成,且R3‖R2,R2副與動平臺1相連,得到第Ⅱ個混合支鏈(HSOC2)。

        可見,機構1和機構2的主要區(qū)別在于:3個平行軸線被動轉動副(R1、R2、R3)的位置發(fā)生了變換,其余沒變。

        1.2 基于拓撲特征的運動學建模方法

        基于拓撲特征的機構運動學建模方法基本思路:首先進行機構的拓撲分析,揭示其拓撲特征;再利用這些拓撲特征,進行運動學方程建模與求解;這種建模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拓撲特征的利用,等于增加了運動方程數(shù)目,從而使方程求解方便。

        1.2.1機構的POC集計算

        機構POC方程為[14]

        (1)

        (2)

        式中MSj——當支鏈中第j個子SOC的POC集

        Mbi——第i條支鏈末端的POC集

        MPa——機構動平臺的POC集

        機構POC集確定如下:

        (1)支鏈拓撲結構

        混合支鏈Ⅰ中,2P4R平面六桿機構中間桿9的輸出運動顯然為兩平移一轉動(2T1R),與R1‖R2串聯(lián)后,其末端的輸出為三平移兩轉動(3T2R);混合支鏈Ⅱ中,P1副與一個4R平行四邊形機構及R3副串聯(lián),顯然,其末端輸出運動為兩平移一轉動(2T1R)。故混合支鏈Ⅰ、Ⅱ的拓撲結構等效地記為

        (2)選定動平臺1上的O′點作為基點。

        (3)混合支鏈Ⅰ、Ⅱ末端構件的POC集確定

        由式(1)可得

        (4)動平臺POC集確定

        由式(2)可得

        (3)

        由此可知,機構動平臺1產生YOZ平面內的兩維移動,以及繞轉動副R1軸線的一維轉動。而混合支鏈Ⅰ中的中間桿9在混合支鏈Ⅱ的作用下,只存在沿Y、Z軸方向的移動(即中間桿9的運動始終平行于靜平臺),這個特殊的拓撲結構是求解本機構解析式位置正解的關鍵。

        1.2.2機構的自由度分析

        并聯(lián)機構全周性DOF公式[14-15]為

        (4)

        (5)

        v=m-n+1

        式中F——機構自由度

        fi——第i個運動副的自由度

        m——運動副數(shù)n——構件數(shù)

        v——獨立回路數(shù)

        ξj——第j個獨立回路的獨立位移方程數(shù)

        Mb(j+1)——前j+1條支鏈末端構件的POC集

        由混合支鏈HSOC2及子串R1‖R2構成第2個回路,記作Loop2{-P1(⊥P(4R))‖R3‖R2‖R1-},其獨立位移方程數(shù)ξ2,由式(5)可得

        由式(4)可得并聯(lián)機構自由度為

        因此,該機構自由度為3,當取靜平臺0上的移動副P1、P2、P3為驅動副時,動平臺1可實現(xiàn)兩平移一轉動的運動輸出。

        當3個移動副以相同的速度運動時,該機構可實現(xiàn)大范圍的操作移動;而當其取不同的速度時,可實現(xiàn)小范圍內的三平移精確作業(yè)。因此,該機構適合于長度方向較大尺寸工件的搬運、抓取、上下料等操作。

        1.2.3機構耦合度計算

        由基于單開鏈(SOC)的機構組成原理[20]可知,任一機構可分解為約束度為正、零、負的3種有序單開鏈(SOC),第j個SOCj的約束度定義為

        (6)

        其中

        式中mj——第j個SOCj的運動副數(shù)

        Ij——第j個SOCj的驅動副數(shù)

        一組有序的v個SOC可劃分為若干個最小的子運動鏈SKC(Sub-kinematics chain),每個SKC僅含一個自由度為零的基本運動鏈(BKC)[16],對一個SKC而言,須

        (7)

        因此,SKC耦合度κ定義為

        (8)

        耦合度κ的物理意義:①κ反映了SKC內各回路變量之間的關聯(lián)、依賴程度,且已證明:κ越大,機構運動學、動力學問題求解的復雜度越高。②機構的位置正解求解可轉換為其各個SKC的位置求解。③對于κ=0的SKC,其每個回路的運動量解析解都能獨立求出;若κ>0,表明SKC的運動量需多個回路方程聯(lián)立求解,可用數(shù)值法或代數(shù)法求得其位置正解。

        1.2.2節(jié)已分別求得該機構兩個回路的ξ值,即ξ1=3、ξ2=5,由式(6)可得約束度分別為

        于是,由式(8)可得

        該機構只含有一個SKC,且該SKC耦合度κ=1。因此,該機構位置正解時,僅需在約束度為正值(Δj>0)的回路Loop1上設定一個虛擬變量;然后,在約束度為負值(Δj<0)的回路Loop2上建立一個含這個虛擬變量的位置約束方程,從而求得該機構的位置正解。

        但由于此機構具有特殊的拓撲約束,可直接通過約束度為負值(Δj<0)的回路Loop2作用于約束度為正值(Δj>0)的回路Loop1的幾何約束(即桿9的運動始終平行于靜平臺),可直接從Loop1中求出該虛擬變量,從而直接求得其解析式位置正解。

        2 位置分析

        2.1 坐標系建立與參數(shù)標注

        如圖2a所示,設機構靜平臺0為寬度2l1的矩形,靜平臺0上3個移動副的位置分別為A1、A2、A3。在靜平臺0建立OXYZ坐標系,O為靜平臺的幾何中心,X軸與lA2A3連線垂直,Y軸與lA2A3連線平行;在動平臺1建立O′X′Y′Z′坐標系,O′為動平臺1的中心,X′軸與lE1D1共線,Y′軸與lE1D1垂直,Z、Z′軸由右手笛卡爾坐標系法則確定。設lB3C3與Y軸正方向的夾角為虛擬角δ。

        機構XOZ投影圖如圖2b所示,lD2E1、lE1D1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β。

        該機構結構參數(shù)為:動平臺上lE1D1=l8,lAiBi=li(i=1,2,3);第1條混合支鏈中l(wèi)B2C2=lB3C3=l5,lC2D2=lD2C3=l6,lD2E1=l7;第2條混合支鏈中l(wèi)B1C1=l4,lC1D1=l9=0。

        圖2 機構1運動學建模Fig.2 Kinematics modeling of PM1

        在靜坐標系OXYZ下,易知Ai、Bi(i=1,2,3)點的坐標分別為A1=(l1,yA1,0)、A2=(-l1,yA2,0)、A3=(-l1,yA3,0);B1=(l1,yA1,l3)、B2=(-l1,yA2,l3)、B3=(-l1,yA3,l3)。

        2.2 位置正解求解

        已知:靜平臺0上Ai(i=1,2,3)的位置yA1、yA2、yA3,求:動平臺1上O′的坐標(x0,y0,z0)和姿態(tài)角β。

        (1)約束度為正的第1回路(Loop1)的求解

        由1.2.1節(jié)可知,機構運動過程中,由機構特殊的拓撲約束,即2P4R平面機構的中間構件9始終平行于靜平臺0,即lC2C3‖lA2A3,則有

        zC2=zC3

        (9)

        因此,點C2、C3及D2的坐標分別為

        由幾何約束條件lB2C2=l5,建立機構位置方程,整理并化簡得

        Acosδ+B=0

        令tan(δ/2)=p,則有

        (10)

        其中

        A=2l5B=yA3-2l6-yA2

        這樣,約束度為正的第1回路Loop1上的特殊幾何約束(zC2=zC3)可以直接應用于約束度為負的第2回路Loop2,這是直接求出虛擬角δ解析解的關鍵。

        (2)約束度為負的第2回路(Loop2)的求解

        在第2回路A1-B1-C1-D1-E1-D2中,由點D2可求出點E1的坐標為(-l1+l7cosα,yA3+l5cosδ-l6,l3+l5sinδ+l7sinα),C1、D1坐標為(-l1+l7cosα+l8cosβ,yA3+l5cosδ-l6,l3+l5sinδ+l7sinα+l8sinβ)。

        同時,可計算得O′點的坐標

        (11)

        由幾何條件lB1C1=l4,建立位置方程

        化簡可得

        l7sinα+l8sinβ=t

        (12)

        其中

        機構運動時,由于點B1和C1的X軸方向的位置相同(xB1=xC1),因此,恒有

        l7cosα+l8cosβ=2l1

        (13)

        然后,由式(11)、(12)消除α,則有

        Dsinβ+Ecosβ+F=0

        令tan(β/2)=u,則有

        (14)

        最后,將式(10)、(14)所求得δ、β值代入式(11),即可得動平臺1上O′點的坐標(x0,y0,z0)。

        由式(10)知

        δ=f1(yA2,yA3)

        由式(14)知

        β=f2(yA1,yA2,yA3)

        因此,由式(11)知

        由于動平臺O′點(x0,y0,z0)中y0=f2(yA2,yA3),可說明動平臺y0的輸出運動只與驅動滑塊2、3的輸入運動有關,即該機構具有部分輸入-輸出運動解耦性,這對動平臺的軌跡規(guī)劃與運動控制是有利的。

        2.3 位置逆解求解

        已知:動平臺1上O′的y0、z0坐標和姿態(tài)角β,求靜平臺0上Ai(i=1,2,3)位置yA1、yA2、yA3。

        根據(jù)式(11)和式(13),可求出x0、α為

        (15)

        (16)

        從而,可求出C1、D1的坐標為(x0+l8cosβ/2,y0,z0+l8sinβ/2)、E1的坐標為(x0-l8cosβ/2,y0,z0-l8sinβ/2)。進一步,求出點C2、C3的坐標分別為(x0-l8cosβ/2-l7cosα,y0-l6,z0-l8sinβ/2-l7sinα)、(x0-l8cosβ/2-l7cosα,y0+l6,z0-l8sinβ/2-l7sinα)。

        因此,由桿長條件建立位置約束方程為

        (17)

        即可求解yAi(i=1,2,3)為

        (18)

        其中

        綜上可知,當動平臺1上O′的坐標值y0、z0和姿態(tài)角β已知時,靜平臺0上Ai(i=1,2,3)位置yA1、yA2、yA3各有兩組解,故逆解數(shù)2×2×2=8,因此,該機構有8種構型。

        2.4 正逆解驗證

        設該并聯(lián)機構的結構參數(shù)為l1=125 mm、l2=175 mm、l3=37.5 mm、l4=180 mm、l5=130 mm、l6=55 mm、l7=55 mm、l8=240 mm、l9=0。

        取靜平臺0上Ai(i=1,2,3)位置分別為yA1=38.19 mm、yA2=-121.13 mm、yA3=122.94 mm。

        將所知參數(shù)代入式(10)~(14)計算,由Matlab計算可解得機構的位置正解,如表1所示,此時所對應的機構裝配構型如圖3a所示。

        表1 機構1的位置正解數(shù)值Tab.1 Positive position solutions of PM1

        將表1中組1正解數(shù)值代入式(15)~(18),可得yAi(i=1,2,3)的8組逆解數(shù)值,如表2所示。

        可見,表2中第1組的逆解數(shù)據(jù)和正解求解時給定的3個輸入位置yAi(i=1,2,3)一致,此時對應的機構裝配構型如圖3b所示,從而證明了正、逆解的正確性。實際上,圖3所示的CAD裝配構型可視為機構1同一個裝配構型的兩個不同視圖。

        圖3 機構1的第1組正解所對應的機構裝配構型Fig.3 Assembly configuration of the first group of PM1

        表2 機構1的位置逆解數(shù)值
        Tab.2 Inverse position solutions of PM1mm

        序號yA1yA2yA31*38.1831-121.1322122.9422238.1831-121.1322-11.1322338.183112.9422122.9422438.183112.9422-11.13225-36.3731-121.1322122.94226-36.3731-121.1322-11.13227-36.373112.9422122.94228-36.373112.9422-11.1322

        3 機構奇異性分析

        3.1 機構奇異性分析原理

        所有輸入運動和輸出運動構成的矢量分別記為X和Y,則X和Y的關系可表示為

        F(X,Y)=0

        (19)

        將方程(19)兩邊分別對時間求導,有

        (20)

        依據(jù)Jp、Jq矩陣是否奇異,將機構的奇異位形分為3類:①當det(Jq)=0時,機構發(fā)生輸入奇異。②當det(Jp)=0時,機構發(fā)生輸出奇異。③當det(Jq)=det(Jp)=0時,機構發(fā)生綜合奇異。

        JpV=Jqω

        (21)

        其中

        3.2 奇異性分析

        3.2.1輸入奇異

        當機構發(fā)生輸入奇異時,機構的執(zhí)行構件將失去某個方向的運動能力,則至少有一個運動鏈到達了工作空間的邊界。

        此時,滿足det(Jq)=0,該方程解的集合A為

        A={A1∪A2∪A3}

        (22)

        其中,Ai={yAi=yCi},i=1,2,3,即點Ai與點Ci的y軸坐標相等;滿足A1的三維CAD構型如圖4所示。

        圖4 機構1輸入奇異位形圖Fig.4 Input singularity of PM1

        3.2.2輸出奇異

        在這種情況下,當所有的主動件鎖住時,執(zhí)行構件依舊可以產生局部運動。此時,若機構末端執(zhí)行器上作用有限的力,則主動件上將需無窮大的驅動力才能達到力平衡。設

        [fi1fi2fi3]=ei(i=1,2,3)

        (23)

        若det(Jp)=0,則向量e1、e2、e3有如下兩種情況:

        (1)存在2個向量線性相關

        即當lB2C2‖lB3C3時,表示兩個向量線性相關,其中一種位形如圖5所示。

        圖5 機構1輸出奇異位形圖Fig.5 Output singularity of PM1

        (2)存在3個向量線性相關

        若取e1=t1e2+t2e3(t1t2≠0),此時有

        通過Matlab計算表明,該種情況下t1、t2的解無法解出,因此,此種情況不存在。

        此時det(Jq)=det(Jp)=0,即輸入奇異和輸出奇異同時發(fā)生。這種奇異位形只有當上述第1、2類奇異同時發(fā)生時才會產生,此時,機構將失去自由度、原有的運動特性。

        4 機構工作空間分析

        并聯(lián)機構的可達工作空間,是指在考慮運動副轉角范圍、桿長不干涉情況下,末端執(zhí)行器的工作區(qū)域,是衡量并聯(lián)機器人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本文采用極限邊界搜索法對該并聯(lián)機構的工作空間進行分析,首先,根據(jù)桿長設定工作空間的搜索范圍,然后,基于位置逆解式(16)~(18),搜索所有滿足約束條件的點,由這些點組成的三維圖即為該并聯(lián)機構的工作空間。

        為此,確定空間三維搜索范圍:-500 mm≤y0≤500 mm,0≤z0≤800 mm,-π/4≤ψ≤π/3(ψ為搜索角度),搜索范圍只需略大于桿件活動范圍即可。通過Matlab軟件編程,得到該并聯(lián)機構的三維工作空間如圖6a所示,其XOZ截面圖如圖6b所示。

        圖6 機構1工作空間示意圖Fig.6 Workspace of PM1

        5 速度與加速度分析

        5.1 速度、加速度公式推導

        將式(17)的3個方程表示為唯一形式:f(y0,z0,β)=0,全微分后可得

        (24)

        由式(24)可得

        (25)

        當機構不存在奇異位置時,Jp可逆,則

        (26)

        式(26)即為動平臺原點O′的速度正解公式。

        取式(25)對時間t求導,可得

        (27)

        其中

        當機構不存在奇異位置時,Jp可逆,則

        (28)

        式(28)即為動平臺原點p的加速度求解公式。

        5.2 算例與仿真

        取3個驅動副的運動規(guī)律分別為

        則其輸入速度、加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分別為

        將這些已知條件代入式(24)~(28)中,通過Matlab編程計算動平臺1的速度與加速度,并分別得到速度、加速度關于時間t的曲線,然后將虛擬樣機導入ADAMS,設定各構件的材料屬性、運動副的約束類型、施加豎直向下的重力,選取仿真步長0.1 s,仿真時間為10 s,對虛擬樣機進行動力學仿真。將Matlab計算得到的速度、加速度理論值與ADAMS的仿真結果進行對比,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機構1動平臺1速度、加速度曲線Fig.7 Speed and acceleration of moving platform of PM1

        由圖7可知,運用Matlab對式(24)~(28)進行編程計算得到的理論曲線,與運用ADMAS仿真得到的曲線圖基本吻合,其最大相對誤差分別為0.21%、0.58%,從而驗證了所推導的速度與加速度公式的正確性。

        6 拓撲學與運動學性能比較

        6.1 機構2的拓撲學性能

        (1)機構2的混合支鏈Ⅰ僅剩下一個轉動副R1;比機構1少的那個平行軸線的轉動副(R2)轉移到了混合支鏈Ⅱ上,其余沒變,其POC集求解如下:

        確定兩條混合支鏈Ⅰ、Ⅱ末端構件的POC集,由式(1)可得

        確定動平臺POC集,由式(2)可得

        可見,機構2同樣可實現(xiàn)動平臺的兩平移一轉動。

        (2)因機構2與機構1兩個回路中的運動副類型、數(shù)目及其幾何軸線關系完全相同,因此,其獨立位移方程數(shù)不變,即同樣為ξ1=3、ξ2=5,因此,由式(4)、(8)分別計算得的自由度、耦合度,完全與機構1相同,即F=3,κ=1,計算過程略。

        6.2 機構2的運動學性能

        6.2.1位置正逆解

        (1)結構參數(shù)

        機構2坐標系的建立及參數(shù)標注如圖8所示,混合支鏈Ⅰ中l(wèi)D2E1=l7=0,相對于機構1少了一個桿件,降低了后繼研究(誤差分析、動力學分析、樣機研制等)的難度;混合支鏈Ⅱ中,lC1D1=l9=0;Loop2中只存在動平臺姿態(tài)角β(而α=0,見圖2b)。

        圖8 機構2運動學建模Fig.8 Kinematics modeling of PM2

        (2)位置正解求解

        機構2中約束度為負的第2回路(Loop2)的求解,具體如下:

        在第2回路A1-B1-C1-D1-E1-D2中,由點D2可求出點E1的坐標為(-l1,yA3+l5cosδ-l6,l3+l5sinδ),C1、D1坐標為(xE1+l8cosβ,yE1,zE1+l8sinβ)。同時,可計算得O′點的坐標為

        (29)

        由幾何約束lB1C1=l4建立位置方程為

        整理得

        Dsinβ+Ecosβ+F=0

        令tan(β/2)=u,則有

        (30)

        其中

        D=2l5l8sinδE=-4l1l8

        最后,將式(10)、(30)所求得δ、β代入式(29),即可得動平臺1上O′點的坐標(x0,y0,z0)。

        由式(9)可知

        δ=f1(yA2,yA3)

        由式(30)知

        β=f2(yA1,yA2,yA3)

        因此,由式(28)可知

        即該機構也具有部分輸入-輸出運動解耦性。

        (3)位置逆解求解

        求解過程具體如下:

        由式(28)可求出

        因此,由桿長條件建立位置約束方程為

        (31)

        即可求解yAi為

        (32)

        其中

        綜上可知,當動平臺1上O′的坐標(x0,y0,z0)和姿態(tài)角β已知時,靜平臺0上3個點Ai(i=1,2,3)移動距離yA1、yA2、yA3各有兩組解。故逆解數(shù)2×2×2=8,因此,該機構有8種構型。

        (4)正逆解驗證

        設該并聯(lián)機構的結構參數(shù)為l1=125 mm、l2=175 mm、l3=37.5 mm、l4=180 mm、l5=180 mm、l6=45 mm、l7=0、l8=220 mm、l9=0。

        取靜平臺0上Ai(i=1,2,3)位置分別為yA1=38.19 mm、yA2=-121.13 mm、yA3=122.94 mm。

        將所知條件代入式(10)、(29)、(30)計算,由Matlab計算可解得機構2的位置正解如表3所示,此時所對應的機構裝配構型如圖9所示。

        表3 機構2的位置正解數(shù)值Tab.3 Positive position solutions of PM2

        圖9 機構2輸入奇異位形圖Fig.9 Input singularity of PM2

        將表3中第1組正解數(shù)值代入式(31)、(32),可得yAi(i=1,2,3)的8組逆解數(shù)值,如表4所示。

        表4 機構2的位置逆解數(shù)值

        Tab.4 Inverse position solutions of PM2mm

        序號yA1yA2yA31*38.1796-121.1346122.9446238.1796-121.1346-31.1346338.179632.9446122.9446438.179632.9446-31.13465-36.3696-121.1346122.94466-36.3696-121.1346-31.13467-36.369632.9446122.94468-36.369632.9446-31.1346

        可見,表4中第1組的逆解數(shù)據(jù),和正解求解時給定的3個輸入位置yAi(i=1,2,3)一致,從而證明了正、逆解的正確性。結果表明:相比于機構1而言,機構2的結構更為簡單緊湊;又在位置分析中無需設中間變量α,從而簡化了機構的運動學分析過程。

        6.2.2奇異性

        與機構1的求解過程一致,不同的幾個參數(shù)如下

        f13=-2(xC1-xB1)l8sinβ+(zC1-zB1)l8cosβ
        f23=f33=-(zC2-zB2)l8cosβ

        其中機構2的各類奇異均與機構1相同,其中機構2中滿足A1的三維CAD構型如圖9所示。

        通過與3.2節(jié)中機構1的奇異性(圖4)對比,可得這兩種機構的奇異位形以及出現(xiàn)奇異的條件相同。

        6.2.3工作空間

        機構2的工作空間分析過程與機構1一致,空間三維搜索范圍(即-500 mm≤y0≤500 mm,0≤z0≤800 mm,-π/4≤ψ≤π/3),并通過Matlab軟件編程,得到機構2的三維工作空間如圖10a所示;其XOZ截面圖如圖10b所示。

        圖10 機構2工作空間示意圖Fig.10 Workspace of PM2

        圖12 動平臺的運動曲線對比Fig.12 Comparison of motion curves of moving platforms

        分別對比圖6a和圖10a,以及圖6b和圖10b,可知:

        (1)兩種機構的工作空間連續(xù),且其工作空間均為平行于XOZ面的長方體區(qū)域。

        (2)隨著z的增加,機構工作空間的XOZ面面積在逐漸縮小,且均朝x=0的方向縮小。

        (3)機構1的工作范圍位于X軸正向,而機構2則在X軸的反向,這是由于轉動副R1的位置變換造成的。

        (4)隨著z的增加,機構1的XOZ面變化平緩,而機構2較為陡峭。

        6.2.4速度和加速度

        通過Matlab編程計算,得到機構2中動平臺1的速度與加速度曲線,同樣將虛擬樣機導入到ADAMS中進行動力學仿真,繼而將Matlab計算得到的速度、加速度理論值與ADAMS的仿真結果進行對比,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1 機構2動平臺1速度、加速度曲線Fig.11 Speed and acceleration of moving platform of PM2

        由圖11可知,運用Matlab進行編程計算得到的理論曲線,與運用ADAMS仿真得到的曲線圖基本吻合,其最大相對誤差分別為0.13%、0.46%。

        故對兩個機構的各項運動對比,見圖12,結果顯示,兩種機構動平臺的各向速度、加速度曲線均呈現(xiàn)相似的周期性變化,尤其是Y向曲線基本重合,說明這兩個機構具有相似的運動特性,能夠實現(xiàn)類似的動平臺輸出運動。

        由圖12可知,兩種機構均具有較好的運動平穩(wěn)性,僅從速度、加速度難以判斷優(yōu)劣,但機構2相對于機構1結構更加簡單緊湊,整個運動學分析過程更加簡單,且將會降低后繼研究(誤差分析、動力學分析、樣機研制等)的難度;另外,其制造、加工更容易些。因此,可認為機構2為較優(yōu)機型。

        7 結論

        (1)揭示了兩種機構的POC、自由度、耦合度、運動耦合性等重要拓撲特征,為簡化其運動學建模與求解奠定了基礎。

        (2)基于拓撲特征的運動學建模與求解方法,將拓撲特征作為運動學建模與求解的已知條件,簡化了求解過程,據(jù)此建立了兩種機構位置正解的求解模型,并求解了位置正解的解析解。

        (3)基于導出的位置反解,分析了兩種機構的工作空間及可能存在的奇異位置,并由雅可比矩陣推導出兩種機構動平臺的速度、加速度變化規(guī)律。

        (4)機構1、2具有相似的運動特性,但機構2在結構上制造、加工更容易,同時還會簡化運動學性能研究、動力學分析過程等,故選擇該機構作為優(yōu)選機型。

        猜你喜歡
        支鏈耦合度運動學
        中國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時空變化與水熱因子的關系
        干旱氣象(2022年5期)2022-11-16 04:40:24
        雙速感應電機繞組耦合度研究
        防爆電機(2022年1期)2022-02-16 01:13:58
        遼寧省經濟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耦合協(xié)調性分析
        生產力研究(2020年5期)2020-06-10 12:01:36
        基于MATLAB的6R機器人逆運動學求解分析
        基于D-H法的5-DOF串并聯(lián)機床運動學分析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過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統(tǒng)
        基于運動學原理的LBI解模糊算法
        臭氧護理皮支鏈皮瓣200例觀察分析
        卵內注射支鏈氨基酸對雞胚胎生長發(fā)育和孵化時間的影響
        飼料博覽(2015年4期)2015-04-05 10:34:14
        3UPS-S并聯(lián)機構單支鏈驅動奇異分析
        久久精品日韩免费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的激情精品视频| 人妖另类综合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av路线一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综合网720p|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富婆猛男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av|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熟妇搡bbbb搡bb七区|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国产| 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久久久| 最新露脸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大片| 亚洲丝袜美腿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亚洲国产国语对白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91| 成人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午夜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久久久极品少妇刺激呻吟网站|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91情侣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黄色| 毛多水多www偷窥小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