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轉南,黃麗珊,黃素然,羅沛芬,曾帶娣,李仲均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隱匿,惡性程度高,發(fā)生遠處轉移較早,相當一部分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存在局部浸潤或遠處轉移,屬于中晚期[1]。因此,尋找有效的生物學診斷指標對卵巢癌作出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非編碼RNA調(diào)控、組蛋白修飾、染色體重構等表觀遺傳學改變介導的基因沉默事件在腫瘤惡性進展的早期,通過激活或干擾關鍵的信號通路,從而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Fascin-1(FSCN1)是一種細胞骨架蛋白,與細胞膜絲狀偽足、片狀偽足、微棘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參與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3]。hMOF是組蛋白乙酰轉移酶MYST家族成員之一[4]。目前針對FSCN1、真核起始因子4A(eIF-4A)、hMOF在卵巢癌中表達情況及其作用的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通過顯色原位雜交和免疫組化染色方法檢測卵巢癌中FSCN1、eIF-4A、hMOF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其與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相關性,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和預后評估提供試驗依據(jù),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6年1月—2012年1月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手術切除的卵巢癌組85例、卵巢交界性腫瘤組25例、卵巢良性腫瘤組25例、正常卵巢組織(因其他良性疾病進行手術切除者)25例(對照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1)病理診斷明確;(2)術前未行放、化療或免疫治療;(3)隨訪資料完整。卵巢癌組年齡31~75(53.25±7.61)歲,臨床分期Ⅰ~Ⅱ期53例,Ⅲ~Ⅳ期32例;卵巢交界性腫瘤組年齡28~71(52.53±6.72)歲,均為臨床分期Ⅰ~Ⅱ期;卵巢良性腫瘤組年齡32~69(55.13±9.22)歲;對照組年齡30~75(54.51±7.75)歲。4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觀測指標與方法
1.2.1 FSCN1、eIF-4A、hMOF檢測:4組受試者在外科手術過程中切除獲得卵巢組織樣本,采用免疫組化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SP)兩步法檢測。樣本先經(jīng)磷酸鹽緩沖液(PBS)沖洗,再用福爾馬林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酒精脫水,切片厚度4 μm,再脫蠟水化,用枸櫞酸液高溫高壓修復抗原。每張切片滴加過氧化酶后于37℃孵育10 min,后滴加山羊血清封閉;然后滴加一抗,4℃孵育過夜,PBS沖洗后滴加二抗,37℃ 孵育30 min,PBS沖洗后加入生物素—過氧化物酶溶液37℃孵育20 min,用鮮二氨基聯(lián)苯胺(DAB)顯色,蘇木精復染,最后用中性樹膠封片,熒光顯微鏡(日本Nikon公司,型號E800)下觀察。用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鼠抗人FSCN1單克隆抗體、羊抗人eIF-4A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Santa Cruz公司,兔抗人hMOF單克隆抗體購自美國OriGen公司。SP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及雙花扁豆凝集素(DBA)顯色試劑盒均購自上?;蛟噭┕尽J罂谷薋SCN1抗體稀釋度為1∶100,羊抗人eIF-4A抗體稀釋度為1∶50,兔抗人hMOF抗體稀釋度為1∶250。
1.2.2 結果判定標準:采用半定量評分方法,以陽性細胞比例(<5%=0,6%~25%=1,26%~50%=2,51%~75%=3,>75%=4)和染色強弱(無=0,弱=1,中=2,強=3)的乘積進行評分。按照乘積評分的分值分為陰性(0分),低表達(1~4分),中表達(5~8分)和高表達(9~12分)。
1.3 隨訪 所有患者均進行5年隨訪,統(tǒng)計5年總體生存率、5年無瘤生存率及中位無瘤生存期(DFS),以及FSCN1陽性、eIF-4A陽性、hMOF陽性、FSCN1陰性、eIF-4A陰性、hMOF陰性表達者的中位無瘤生存期。
2.1 各組FSCN1、eIF-4A、hMOF表達比較 與對照組、卵巢良性腫瘤組、卵巢交界性腫瘤組比較,卵巢癌組FSCN1和eIF-4A 陽性表達率升高,而hMOF陽性表達率則降低(P均<0.05),見表1、圖1。
表1 4組受試者FSCN1、eIF-4A、hMOF陽性表達率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卵巢良性腫瘤組比較,bP<0.05;與卵巢交界性腫瘤組比較,cP<0.05
2.2 卵巢癌組患者FSCN1、eIF-4A、hMOF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在卵巢癌組患者中,F(xiàn)SCN1和eIF-4A的表達與組織學分級、FIGO分期、淋巴結轉移有關(P<0.05);而hMOF的表達與FIGO分期有關(P<0.05);余指標均不相關(P> 0.05),見表2。
2.3 卵巢癌患者FSCN1與eIF-4A、hMOF表達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卵巢癌組織中FSCN1表達與eIF-4A與呈正相關(r=0.251,P=0.021),與hMOF呈負相關(r=-0.277,P= 0.010)。
表2卵巢癌組患者FSCN1、eIF-4A、hMOF陽性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例(%)]
項 目例數(shù)FSCN1χ2/P值eIF-4Aχ2/P值hMOFχ2/P值年齡(歲)<605042(84.0)4.126/0.05038(76.0)0.362/0.1918(16.0)0.186/0.889≥603523(65.7)22(62.9)6(17.1)腫瘤直徑(cm)<52722(81.5)0.115/0.97619(70.4)0.114/0.9734(14.8)0.275/0.779≥55843(74.1)41(70.7)10(17.2)組織學分級G1103(30.0)4.371/0.033 2(20.0)4.399/0.0312(20.0)0.126/0.309G23423(67.6)20(58.8)6(17.6)G34139(95.1)38(92.7)6(14.6)FIGO分期Ⅰ~Ⅱ5336(67.9)5.673/0.017 32(60.4)6.582/0.00812(22.6)4.302/0.038 Ⅲ~Ⅳ3229(90.6)28(87.5) 2(6.3)淋巴結轉移無6546(70.8)6.377/0.025 42(64.6)6.352/0.02111(16.9)0.136/0.839有2019(95.0)18(90.0) 3(15.0)
2.4 卵巢癌患者FSCN1、eIF-4A、hMOF表達與預后的相關性 所有患者均進行隨訪,5年總體生存率48.2%,5年無瘤生存率為45.9%,中位生存期為52.3個月(95%CI44.3~60.4);FSCN1陽性、eIF-4A陽性、hMOF陰性表達者中位無瘤生存時間均顯著低于FSCN1陰性、eIF-4A陰性、hMOF陽性表達者(P<0.01),見表3。
表3 卵巢癌組織中FSCN1、eIF-4A、hMOF表達的中位無瘤生存期比較
2.5 卵巢癌患者FSCN1、eIF-4A、hMOF表達與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經(jīng)過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F(xiàn)SCN1陽性、eIF-4A陽性、hMOF陰性、組織學分級高、FIGO分期晚、淋巴結轉移是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瘤生存期的危險因素,見表4。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GLOBOCAN 2012項目的統(tǒng)計,在全球范圍內(nèi)卵巢癌每年新發(fā)病例約為22萬,其中超過14萬病例因此而死亡[5]。卵巢癌發(fā)病機制復雜,涉及遺傳、免疫和環(huán)境等眾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既往對卵巢癌的遺傳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遺傳易感性方面,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非編碼RNA調(diào)控、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表觀遺傳學異常改變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6]。
FSCN1作為一種細胞骨架蛋白,可與F-肌動蛋白交聯(lián),調(diào)節(jié)細胞膜表面絲狀偽足、片狀偽足和微棘的形成,而這些都與細胞的運動、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密切相關[7-8]。有研究表明,F(xiàn)SCN1在乳腺癌、胃癌、非小細胞肺癌、宮頸癌等多種腫瘤細胞中表達明顯提高[9-10]。黃必飛等[11]研究表明,在宮頸癌中EGFR 和FSCN1均呈高表達,EGFR可能參與正性調(diào)控FSCN1表達。eIF-4A在肝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種腫瘤中均有過度表達[12]。已有文獻報道[13],在卵巢上皮癌組織中,eIF-4A陽性表達率顯著提高,且與FIGO手術病理分期、組織學分級及淋巴結轉移均有顯著相關性,eIF-4A可能參與卵巢上皮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eIF-4A在DEAD-box家族蛋白ATP依賴的RNA解旋酶中含量最多,調(diào)控蛋白合成的起始過程。作為一種翻譯起始復合因子,eIF4F表達失控導致蛋白異常合成可導致人類惡性腫瘤的發(fā)生。乙?;竓MOF可通過對組蛋白3、組蛋白4賴氨酸氨基端作用,參與核苷酸的復制、修復、轉錄及染色體重構,由此而參與腫瘤的發(fā)生過程[14]。hMOF是參與組蛋白乙?;^程的重要成員,當hMOF表達異常時引起蛋白乙?;Ш?,進而引發(fā)腫瘤。Cai等[15]研究表明,相比于正常卵巢組織,hMOF mRNA和蛋白的表達在卵巢上皮癌組織中明顯降低,且hMOF蛋白表達與卵巢癌分期有密切關系。
本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對照組、卵巢良性腫瘤組及卵巢交界性腫瘤組,卵巢癌組FSCN1和eIF-4A陽性表達率顯著增高,hMOF陽性表達率顯著降低(P<0.05)。此外,卵巢癌中FSCN1和eIF-4A的表達與組織學分級高、FIGO分期晚、淋巴結轉移有關(P<0.05);hMOF的表達與FIGO分期有關(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卵巢癌中FSCN1表達與eIF-4A呈正相關,與hMOF呈負相關。提示在卵巢癌患者中FSCN1與eIF-4A、hMOF有一定相關性。另外,F(xiàn)SCN1陽性、eIF-4A陽性、hMOF陰性表達者中位無瘤生存時間均顯著低于FSCN1陰性、eIF-4A陰性、hMOF陽性表達者(P<0.05)。經(jīng)過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F(xiàn)SCN1陽性、eIF-4A陽性、hMOF陰性、組織學分級高、FIGO分期晚、淋巴結轉移是卵巢癌患者DFS的危險因素。提示三者在卵巢癌患者中存在一定相關性,可能共同參與卵巢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浸潤及轉移過程。進一步分析其原因,由于eIF-4A翻譯起始復合因子,當其表達異常時,可導致蛋白合成失控,引起卵巢上皮細胞增殖失控和惡性轉化,進而引發(fā)卵巢癌。hMOF可作為催化亞基,特異性乙?;M蛋白H4K16,使染色質(zhì)的基因暴露,有利于轉錄因子的結合,啟動基因轉錄過程。而在卵巢癌中hMOF表達下降,導致乙?;疕4K16水平降低,進而引起基因組不穩(wěn)定、核異常、染色體畸變增加、DNA修復功能降低或某些抑癌基因表達異常等,導致癌癥的發(fā)生。FSCN1可能參與EGFR相關的腫瘤發(fā)生及轉移過程。FSCN1、eIF-4A可能參與卵巢組織的惡性轉化過程,且與其惡性程度和生物學行為相關,因此,F(xiàn)SCN1、eIF-4A、hMOF可能成為卵巢癌早期篩選的生物標志物,有望用于早期診斷和指導預后。
表4 FSCN1、eIF-4A、hMOF表達與預后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綜上所述,F(xiàn)SCN1、eIF-4A、hMOF在卵巢癌中存在異常表達,可能與腫瘤的惡性演進密切相關,其具體的作用機制有待深入研究。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丁轉南、黃麗珊: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黃素然、羅沛芬:提出研究思路,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論文審核;曾帶娣:資料搜集整理,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李仲均:課題設計,論文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