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昕鑠
【摘要】? 在新課程改革以及新高考模式轉化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將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移到走班制的教學方式。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處理以往實驗教學中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的弊端,但也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面臨新的形勢,迎來新的挑戰(zhàn)。因此本文在以往教學的基礎上探討今后如何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走班制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不斷優(yōu)化教學細節(jié),在教學當中注重實踐,更好地發(fā)揮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學科優(yōu)勢,使化學學科在“走班制”下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走班制 高中化學實驗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035-01
1.引言
高中化學教學分班之相對于以往的固定班級授課制,其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靈活性較差的缺陷。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班級中學生能力層次差距較大,而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不僅要求學生有充足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通過走班制的教學方式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層次不同展開不同的教學,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2.“走班制”教學方式應用的作用
首先我們從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出發(fā),由于高考制度得到調整,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不同的學科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而不是以往傳統(tǒng)的固定科目模式,因此整個高考的靈活程度相應得到提高,而對于學生能力要求也會提高。傳統(tǒng)的固定教學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必然會遭到淘汰,走班制教學方式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展開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化學實驗動手能力,也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感知將理論和實踐串聯(lián)起來,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
其次是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對于高中生來說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正處于分水嶺的階段,作為教師不能去抑制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各層次的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必須通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分析,去制訂與其相適應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能力的發(fā)揮去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并且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從而更好更快地掌握新的知識點,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最后就是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我們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往往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夠了解,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會對班級中成績靠前的學生比較照顧,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和互動時也只是成績較好的同學參與,所以導致班級中分層現(xiàn)象比較嚴重,相對來說化學實驗課堂與純理論課堂教學之間還是有差異的,通過走班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學習興趣,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幫助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工作。
3.提高“走班制”化學實驗教學方式的質量
3.1建立“導師”制度
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師的教學工作,在教學當中讓一名教師去帶領幾名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的定向訓練。在傳統(tǒng)的“流水線”教學方式當中,教師為了易于把控和管理,往往會忽略學生在性格和能力上的不同表現(xiàn),而對于學生而說自身沒有得到教師的關注,亦會降低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通過這種導師制度完全可以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教師,相對教師而言,學生的信任與愛重,就是順利開展教學工作的推力,進而實現(xiàn)定向培訓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提高成績,在學習過程當中將所有的能力全部發(fā)揮在學習過程當中。
3.2精準課堂教學的定位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我們的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高中化學實驗的能力,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注重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中學生能夠體驗到高中化學實驗所帶來的樂趣,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要精準定位課堂教學的位置,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我們在制作噴泉實驗的過程中,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讓其完成基本的操作、體驗化學實驗所帶來的樂趣,即先讓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安裝裝置,然后通過按壓膠頭滴管,將蒸餾水擠到裝置當中,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整個裝置氣壓迅速下降,而氨氣溶于水產(chǎn)生堿性液體,由于事先在水中滴入酚酞試液所以整個液體變成紅色。隨著氨氣減少氣壓不斷下降,噴泉的速度逐漸變快,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感官上的享受就會對實驗抱有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對于基礎扎實的學生則可以讓其探究形成噴泉的本質,尋找進行噴泉實驗的不同方法,滿足他們在學習上的更高需求。
3.3深度剖析教材,深化實驗教學
在高中化學課本上有許多的化學實驗,在課本上記載著化學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藥品,化學實驗的步驟以及化學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會與課本上的知識有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深入教材,充分了解教材的內容將實驗過程進一步進行優(yōu)化。比如在鋁熱反應實驗過程當中,教師就需要對實驗方式進行分析,由于在實驗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風險,所以在整個操作中教師要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學生在課本上了解的理論知識是比較充足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根據(jù)課本的內容去選擇一些難度較高的操作向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掌握操作過程中較為細節(jié)的一些實驗操作,從而提高學生整個化學實驗的體驗感,深度挖掘教材的內容,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做到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的完美銜接,提高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運用“走班制”可以有效的調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同時也能更好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標準。并且也能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率,在課堂上優(yōu)化每個知識點的細節(jié),對于化學教學來說學生通過化學實驗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今后的發(fā)展有更好的表現(xiàn)。
[ 參? 考? 文? 獻 ]
[1]易學勤.淺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35):175-176.
[2]趙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化學教育,2013,34(09):53-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