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體各不相同
·新冠肺炎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自2019年12月起在湖北省武漢市陸續(xù)出現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地區(qū)。目前已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兒童和孕婦等。
·SARS
由SARS相關冠狀病毒(SARS-CoV)引起,于2002年11月出現在廣東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態(tài)勢。已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
·流感
由多種流感病毒分別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每年均有不同的病毒株造成廣泛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現,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如2009年的H1N1大流行中,據估計,全球有約12億人受到感染。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發(fā)。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每年會導致全球29萬~65萬人死亡。死亡率根據全球各地上報口徑不同,據估計,在0.02%~1%。
癥狀有同有異
·新冠肺炎
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在部分研究中有潛伏期24天的個例報道。以發(fā)燒、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或其他嚴重表現。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能僅有中低熱甚至無發(fā)熱。輕癥患者可能僅有低熱、輕微乏力等,甚至沒有典型表現。但這些患者都可稱為傳染源。
·SARS
潛伏期1~10天,通常在2~7天。以發(fā)燒、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干咳少痰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者可出現呼吸窘迫。重癥患者比例和死亡率高。
·流感
潛伏期通常為1~4天。以咳嗽、咽喉疼痛、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比較嚴重的全身表現,如發(fā)燒、頭痛、肌肉痛、乏力、惡心嘔吐等。一般會在5~7天內自行痊愈,但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可能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比如支氣管炎、肺炎等,甚至造成死亡。
傳播途徑大致相同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傳播有部分研究證據支持,但截至目前尚不充分。
·SARS
SARS相關冠狀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和飛沫傳播,但曾有通過消化道排泄物和氣溶膠導致爆發(fā)的案例。
·流感
已知可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會出現輕微的改變,產生新的病毒株,且沒有規(guī)律。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
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
·新冠肺炎
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主要原則為隔離治療和支持治療,保證各項生命體征穩(wěn)定。輕癥患者可以自愈。
·SARS
沒有針對性治療的方法,主要為支持治療。
·流感
多數可以自愈,僅需對癥治療、緩解不適癥狀。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等)能減輕病情和縮短治療時間。
預防是關鍵
·新冠肺炎
保持雙手清潔、消毒日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室內多通風、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場合、正確佩戴口罩、避免前往疫情嚴重地區(qū)或與曾前往嚴重地區(qū)的人近距離接觸、不吃野味。
·SARS
保持雙手清潔、消毒日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室內多通風、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場合、正確佩戴口罩。
·流感
接種流感疫苗能安全有效地預防流感,因流感病毒類型眾多、每年可能有所變化,且體內抗體存留時間不足,每年秋天均需接種。高危人群(如半歲以上的兒童、孕婦、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流感時更容易出現嚴重并發(fā)癥或其他不良后果,更應注意按時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流感及其并發(fā)癥。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