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促使健康的最好辦法。但是運動方式方法不對,也會損害身體健康。下面是運動的“十宗罪”,要小心避開為妙。
(1)不做熱身和伸展活動
做運動的人都知道先要做準備活動。但是有人認為健身不一樣,因為健身不會像專業(yè)運動那樣動作幅度大,出汗多,運動量大。這是錯誤的。健身前先熱身,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的興奮度,減小肌肉黏滯性,還可以增加關節(jié)的靈活性,避免運動損傷。特別是對于像舉重、啞鈴等鍛煉前一定要做一些適當?shù)臒嵘磉\動,讓身體充分活動開,以免拉傷肌肉,損傷關節(jié)。
不做準備活動對你整個的鍛煉也會有影響,那就是降低效率。在鍛煉前熱身就像開車前給車預熱一樣,是獲得最理想效果的重要一步。
(2)帶病運動
有的人認為鍛煉是不能中止的,哪怕有病也要堅持,這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不起作用。我們當然提倡堅持鍛煉,但是身體不適還去鍛煉就會令病情加重。人在生病的時候免疫力會降低,停止鍛煉是有益于身體康復的。
(3)空腹運動
為了避免進食后顯得笨拙,使身體更加輕盈,很多人選擇空腹鍛煉,這是嚴重的錯誤行為。運動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熱量,如果不進食就會缺乏熱能,這樣會造成頭暈、心跳加速、出冷汗等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猝死。
(4)過度運動
很多上班族平日里上班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工作日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健身,一到了周末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就沒處使了,一猛子扎到健身房狂練就不出來了。但是,缺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直接來劇烈的運動,身體可吃不消!
一次或長期大運動量的訓練,可造成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抑制,血睪酮水平下降,表現(xiàn)為興奮性差,競爭意識下降,體力恢復慢。長時間、大運動量的運動,還會增加運動性貧血的發(fā)生率,這種貧血多為缺鐵性貧血。此外,過度運動還易造成運動性血尿、運動性蛋白尿、運動性哮喘等病癥發(fā)作。
(5)盲目運動
盲目運動不僅達不到健康的目的,反而會因為不懂保護自己弱勢的部位而引起受傷。比如腰腿不好不能進行爬山或爬樓梯運動,心臟病人不宜做跑跳幅度大的運動。
(6)運動中大量飲水
運動中有時會有口渴的感覺,這時可以小口緩慢喝水,但不能喝得太多太急,達到緩解口渴目的即可。因為運動時飲用大量的水,反而會使胃部膨脹,妨礙膈肌活動而影響呼吸;同時會使胃酸濃度降低而影響消化機能。
(7)運動了,多吃也無所謂
這種做法只能做到熱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實常喝甜飲料、吃糕點、干果,就能將你辛辛苦苦的減肥成果化為烏有。因此,除了進行運動外,還應從飲食上進行合理調(diào)控。
(8)劇烈運動后驟停
劇烈運動時,心跳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如果突然停止,肌肉的代謝產(chǎn)物沒有及時消退,容易引起炎癥并形成血栓,同時肌肉中的血液不能順利流回心臟,容易造成血壓降低、腦部暫時缺血,可能導致心慌氣短、頭暈眼花,甚至休克。
(9)運動后不做放松運動
運動后身體會很興奮,若等待自然放松,速度較慢。運動結束后,做一些比較輕松、舒緩的整理活動,能加快血液向心臟回流,增加血流量;消除運動時積聚在機體內(nèi)的乳酸等代謝產(chǎn)物,緩解和消除疲勞,加速人體機能的恢復。
(10)運動后馬上吃飯、洗澡
運動的過程中全身血液會進行重新分配,大部分供應到了運動器官,消化系統(tǒng)的供血量相對減少,使得腸蠕動速度變慢,這時候如果立即吃飯,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造成消化系統(tǒng)紊亂,引發(fā)各種疾病。
同樣的在運動過程中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跳加快。停止運動后,這種情況仍會持續(xù)一段時間,如果這時立即洗熱水澡,就會使血液不足以供應其他重要器官,如造成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就會感到頭昏、惡心、全身無力。
健身鍛煉中如果不注意規(guī)避這“十宗罪”,你的鍛煉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有可能使身體受到傷害,所以,鍛煉雖好,也要防止“遭罪”。
(唐芹,劉忠杰/編著,節(jié)選自《健康第一:從健康意識到健康習慣的培養(yǎng)》,中國言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