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快速崛起,廣大讀者獲取新聞信息的時間、方式和來源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傳統(tǒng)紙質媒體如何在與新媒體競爭中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求生存謀發(fā)展,已成為紙媒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每一個紙媒編輯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試從精準對接讀者需求,提升紙媒公信力;精心做好策劃,提升紙媒引導力;精耕深度報道,提升紙媒影響力;精創(chuàng)版面編排手段,提升紙媒傳播力四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紙媒編輯;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新時代下,來勢洶涌的新媒體雖有它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也要看到紙媒仍有無限的生存空間。紙媒編輯應該在切中新媒介時代脈搏的基礎上提供網(wǎng)絡不能提供的東西,或者是顛覆性的視覺形式,或者是紙張質感的觸覺,或者是報道內(nèi)容的深度等。只要紙媒編輯與時俱進、立足實際,積極研究和探索,并將取得的成果及時反饋到辦報辦刊實踐中,就能拓寬新的生存發(fā)展之道。所以,新時代下,紙媒編輯要有新時代意識,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抓緊學習,學理論、鉆業(yè)務,創(chuàng)新編輯工作,與時代主旋律同頻共振。
一、精準對接讀者需求,提升紙媒公信力
辦刊辦報要有服務心。讀者是媒體服務的主體。研究讀者、貼近讀者才能贏得讀者。編輯要及時掌握讀者的需求,及時了解社情民意,有針對性地改革報道和版面,增強服務性功能。編輯在選稿時要時刻想著“向讀者介紹的內(nèi)容是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這個問題。一定要精準對接讀者需求,而不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強加給讀者。
在新媒體的進一步影響和熏陶下,廣大讀者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信息接收者轉換為主動的信息選擇者,讀者不但獲取新聞信息,還會采集、提供、評價各種信息。讀者的不斷分流、需求的不斷變化和讀者角色的轉換,迫使編輯思路必須進行調(diào)整,從而進一步提高媒體輿論的引導水平。
為此,編輯要強化讀者意識,當好服務者。新媒體時代,同一條新聞信息可能會利用新媒體及紙媒等多種載體進行報道,這就難免造成信息傳播的雷同和重復,紙媒編輯要在眾多媒體的競爭中拔得頭籌,就要在新聞信息的可讀性、易讀性及報道的深度和廣度上做文章。比如,新媒體報道一條新聞,只告訴你“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時間發(fā)生了什么事;那么紙媒就要往深處做,告訴大家“為什么”,新聞背后有什么故事。
編輯要從服務讀者的角度出發(fā),讓紙媒內(nèi)容更便于閱讀和理解。首先要通過簡潔明快的版面編排將所要傳播的信息呈現(xiàn)給讀者;其次要深層次地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廣度,為讀者多角度地解讀信息背后所反映的問題;最后要從文字著手,用輕松的文字作為表現(xiàn)形式。讀者鑒別力是很強的,所以,文風不能老套,文筆一定要時尚,這樣才能讓讀者看一眼便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會在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下接受紙媒提供的新聞信息。
二、精心做好策劃,提升紙媒引導力
傳統(tǒng)紙媒編輯的任務是對來稿進行甄選、加工和潤色,組拼版面,充當“加工廠”和“把關人”的角色。這種坐等來稿、等米下鍋,只是修改病句標點符號的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新時代。新時代下,紙媒編輯要轉化角色,全新定位,由后期干預轉為提前介入。也就是說編輯不能再簡單地做一個“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要從“幕后”走向“前臺”,要做好指揮官、當好決策人。要大膽地進行主題策劃,成為整個版面的統(tǒng)領者,主動引導作者為版面服務。那么,如何做好指揮官、當好決策人呢?第一,做好主題策劃。選題策劃能力是編輯必須具備的一項業(yè)務素質,可以充分反映編輯的功底。良好的選題策劃能力能夠賦予報刊一種靈魂和思想,讓報刊擁有生命,引起讀者的共鳴。第二,做好欄目策劃。一個欄目若沒有策劃,只是來稿照登,這個欄目就沒有思想、沒有靈魂。欄目策劃可以方便讀者快速找到感興趣的內(nèi)容,吸引固定的讀者群。
三、精耕深度報道,提升紙媒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網(wǎng)絡傳播速度加快,人們獲知信息的方式更加直觀,新聞資源共享性越來越強。所以,傳統(tǒng)紙媒編輯的業(yè)務重心必須從單純的稿件選擇、處理轉到提供個性、深度的內(nèi)容創(chuàng)造上來,要善于從豐富的信息資源中發(fā)現(xiàn)隱藏的有價值的、可為自己所用的東西,深耕細作,形成自己的、獨特的版面宣傳。
因此,紙媒編輯要根據(jù)自身報刊的定位,從內(nèi)容到寫作方式、從版面安排到編輯方式、從觀點展示到獨家視角,加大稿件的編輯與整合力度,以期取得更大更好的社會傳播效果??伸`活采取諸如新聞鏈接、配發(fā)言論、編讀互動等編輯手段,使稿件集合形成群體優(yōu)勢,更好地表達編輯意圖,形成版面上的強勢,產(chǎn)生“1+1>2”的效果。
四、精創(chuàng)版面編排手段,提升紙媒傳播力
新時代下,讀者閱讀需求多元化。紙媒版面編輯手段的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如今版面設計不是新聞加藝術的關系,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化和裝飾版面,而是建立在視覺承載、閱讀規(guī)律、市場營銷之上,對信息傳達、視覺效果、閱讀過程、整體形象、文化品位的完整設計。
身處信息化社會,誰能使讀者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誰就是贏家。因此,不管是圖片的制作,還是題目內(nèi)容的擬定、標題形式的處理,都應該符合快速抓住讀者眼球的原則要求。編輯要在文字精致化、圖片優(yōu)質化、文稿多樣化上下功夫,使版面設計既能真正反映辦刊宗旨,又能滿足讀者需求,有審美性、特色性,真正提高“第一眼效應”,更好地為內(nèi)容服務,增強紙媒的競爭力。
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編輯設計版式,只有服從于簡潔易讀的原則,減輕讀者視覺的心理壓力,不讓讀者產(chǎn)生視覺疲勞,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要簡化版面的構成要素,盡量舍去甩來甩去的走文、繁褥的花線、變來變?nèi)サ淖煮w、可有可無的花網(wǎng)。比如粗眉頭(大標題)、小文章、大眼睛(大圖片)、輪廓分明(塊面結構)的版面就有陽剛直率之美,編輯想說的話非常清楚,讓讀者在短時間內(nèi)既能一目了然,又能提高閱讀效率。黑格爾說:“在較大幅的構圖里,最好的辦法是把整體劃分為若干容易認出的部分,而同時又不使它們顯得零散?!卑婷婢幣乓嗍侨绱?,組版元素在畫面中的分布要上下左右大體相等,體現(xiàn)對比、統(tǒng)一、節(jié)奏、動感的原則,并處理好主次與聚散、圖與背景、群組與間距、四角與對角線、空白與版面率等關系,這種視覺均衡、富有視覺沖擊力的版面編排才會得到充分展示,令人耳目一新,才能以新穎的編排手段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實現(xiàn)傳播力的最大化。只要用心,每個編輯都會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五、結語
沒有挑戰(zhàn)就沒有突破。身處信息爆炸、競爭激烈的新媒體時代,紙媒編輯必須以開放、學習的姿態(tài),兼容并蓄,緊跟新時代脈搏,開闊新視野,拓展新思路,努力使自己成為所屬編輯領域的行家里手,在編輯工作中大膽嘗試摸索,不斷推陳出新,讓傳統(tǒng)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煥發(fā)新活力、開辟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黃迪.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紙編輯工作[J].活力,2013(17):54.
[2]孫登峰.新媒體時代,報紙新聞編輯該怎么做?[J].新聞世界,2015(09):45-46.
[3]叢麗.讓報紙版面“賞心悅目”—淺談現(xiàn)代報紙版面設計藝術[J].科技信息,2012(25):459.
[4]杭安然.新媒體時代報紙版面編輯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09):193.
[5]閻安.視知覺心理機制下的報紙版面優(yōu)化[J].新聞界,2003(05):75-77.
(作者單位:老人春秋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