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艷
一、案例陳述
開學至今,昊昊媽媽接連三次找我,希望我能出面和昊昊爸爸溝通一下。起因是爸爸經(jīng)常因為瑣事責罵昊昊,特別是去年借調(diào)到上海某行政機關工作后,他對昊昊的要求更嚴了,不僅常常責罵,有時還動手打昊昊。上個月,因為語文單元練習成績沒有達到爸爸的要求,昊昊先是被爸爸劈頭蓋臉數(shù)落了一頓,后來還被爸爸打得背上黑紫黑紫的。當時昊昊沒有掉眼淚,事后他委屈地告訴媽媽:“今年上畢業(yè)班了,我也知道自己要更努力。其實,我比上一個單元進步了,老師還表揚了我?!眿寢屨f,昊昊之所以能忍受爸爸的暴脾氣,是因為他從小就懂事,能體諒大人。昊昊爸爸今年41歲,小時候成績很一般,調(diào)皮搗蛋,初中畢業(yè)后就去當兵了。但是,爸爸個性要強,在部隊發(fā)奮努力,后來考上了軍校。據(jù)媽媽反映,爸爸很害怕昊昊像年少的自己不夠努力。面對工作壓力,又遠離了家人,漸漸地,他對昊昊由最初的擔心轉(zhuǎn)化為現(xiàn)在的苛責。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每逢周一昊昊都會變得異??簥^,因為那天爸爸會回上海工作,但是一到周五昊昊就開始萎靡不振,那是爸爸回來的日子。但在平常的溝通中,昊昊會告訴我“爸爸對我很好”“沒有罵過我”“我爸爸的字寫得很好,還經(jīng)常教我寫字”。
最近一次,媽媽帶著昊昊一起來找我,昊昊終于說出了實話:“爸爸有時會罵我,也打過我。”但昊昊解釋為“那是我自己不好,惹爸爸生氣的”。
二、原因分析
無疑,昊昊的問題有多個誘因。首先,就其本人來說,昊昊正在步入青春期,學習、生活乃至與親人發(fā)生矛盾時,都會產(chǎn)生壓力,也最容易產(chǎn)生親子沖突。爸爸的嚴格要求和過分挑剔,無疑既讓昊昊畏懼氣餒,又讓他無法排解,于是問題就被掩蓋在“爸爸苛責”的冰山之下。其次,就其爸爸而言,因為自身抱負遠大、嚴于律己和競爭性強,再加上長期身處異地,工作壓力大,導致其脾氣火爆。當昊昊沒有達到他的要求時,就會感到失望氣憤,產(chǎn)生過激反應,并將此種情緒轉(zhuǎn)移到家人身上,責罵甚至動手打昊昊。顯然,昊昊的爸爸屬于支配嚴格型家長,雖然愛昊昊,但常以嚴厲、頑固、強迫的態(tài)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來監(jiān)督昊昊,導致昊昊壓力過大,常常害怕無法滿足爸爸對自己的期望,出現(xiàn)了自卑、自暴自棄等現(xiàn)象。媽媽則屬于保護不安型,因為夫妻兩地分居,又要照顧兩個孩子,時常處在焦慮狀態(tài)。從昊昊的家庭情況看,因為在原生家庭中未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導致他學業(yè)出現(xiàn)困難。他在家受到的責罰、打罵、批評越來越多,在學校就會表現(xiàn)出不被認可的行為——這同時也是問題青少年的典型表現(xiàn)。
綜上所述,昊昊的問題不僅是他個人的問題,更多的是爸爸對他的不當教養(yǎng)方式造成的。爸爸通過一貫的高標準、嚴要求,苛責、打罵來進行親子溝通,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那么,想要解決問題,還得從源頭即父子間的親子關系著手。
三、輔導過程
基于案主的實際情況,本個案宜遵循心理學緩解壓力的兩大策略,采用薩提亞家庭療法進行干預。
(一)借助心理學兩大策略,緩解親子壓力
面對壓力,可以靈活采用“問題中心”或“情緒中心”這兩種應對策略。當現(xiàn)狀是可變或可控時,應采取前者,以幫助自己認清困難所在,再思考采取何種措施改變現(xiàn)狀。因此當測試成績不理想時,昊昊應先分析原因,再制定計劃并加以實施。比如,是什么原因造成失分的,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補救,明確下一次測試的目標等。
相對而言,“情緒中心”策略更加個性化,在對現(xiàn)狀實在無計可施時可用以幫助減輕煩惱。面對支配型的爸爸,昊昊更多的是被動接受,日積月累,難免有一些抱怨、不解,甚至壓力,這就需要掌握一些應對壓力的方法。
基于此原理,我鼓勵昊昊先試試每周給爸爸寫一封信,寫好后不用當面交給他,可在每周一的早上偷偷塞進他包里就行;或者也可以只是寫給自己看。通過書信的方式,昊昊可以向爸爸講述自己的優(yōu)秀,傾訴自己的煩惱,以舒緩內(nèi)心壓力。
(二)運用薩提亞家庭療法,重塑親子關系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是美國首位家庭治療專家Virginia Satir女士建立的家庭治療模式。她提出當個體無法改變外在環(huán)境時,可以通過全面深入地進行自我感知,認識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從而提高自尊,建立“高自尊”和“表里一致”的溝通姿態(tài)。
1.家庭雕塑,感受“表里一致”
在前述采用“情緒中心”應對策略的基礎上,我征得昊昊父母同意和配合,向他們推薦了薩提亞模式常用的一種家庭治療技術——家庭雕塑,類似于雕塑藝術,利用空間、姿態(tài)、距離和造型等非語言方式生動地重現(xiàn)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系和權力斗爭。我展示了三組雕塑,請他們?nèi)艘黄饏⑴c。
第一組:
家長一手叉腰,一手指向?qū)γ娴暮⒆?
孩子雙腿盤坐在地上,低頭沉默不語。
第二組:
家長背對孩子,雙手交叉在胸前;
孩子坐在地上,望著家長的后背。
第三組:
家長俯下身子,左膝跪地,右手搭在孩子肩上;
孩子依舊盤腿坐在地上,抬頭看著家長的眼睛。
三組動作要求父母和昊昊只做動作,不說話,每組動作持續(xù)三分鐘,三組做完后,父母和昊昊交換角色。
三人都帶著好奇心開始投入活動,漸漸地他們的神情變得嚴肅,特別是爸爸,看得出他很用心地在演繹,在體會,在感受。媽媽的眼睛有點濕潤。分享感受環(huán)節(jié),爸爸艱澀地道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從小調(diào)皮貪玩,初中畢業(yè)后即去當兵,沒有參加高考念大學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他很擔心昊昊會走自己的老路,且自從離家去上海工作后這種擔心變得越發(fā)嚴重。他說活動中他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和昊昊的問題,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他很慶幸能來參加這次家庭雕塑,讓他學會如何真正愛昊昊,而不是用愛的名義傷害昊昊。
2.冰山模型,覺察內(nèi)心感受
追隨干預的進程,我繼續(xù)做跟進輔導。不難發(fā)現(xiàn),昊昊平時在家庭中的應對模式是“討好型”,常常擔心父母吵架,導致性格多疑且脆弱。
為此,我在和昊昊溝通后,為他繪制了冰山模型,將他的整個心理活動過程鮮活清晰地展示了出來。當昊昊看到自己的冰山圖后,眼圈紅紅的,忍了很久之后,終于嚎啕大哭。今年暑假一次被爸爸暴打的經(jīng)歷,讓他產(chǎn)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和抵觸情緒。其實爸爸積極向上,善良能干,但是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徹底改變了父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導致昊昊逃避、害怕與爸爸交往,加上爸爸不擅表達情感,每周才回家一次,父子間的隔閡愈來愈大。
3.回顧家史,消除以往誤解
緊接著,我?guī)完魂话寻职帧寢?、弟弟、爺爺、奶奶、外婆這些像碎片一樣的信息整理出來,再清晰地記錄下來,昊昊又忍不住哭了。他告訴我:“現(xiàn)在我真正理解爸爸了?!?/p>
昊昊開始明白,爸爸并非天生就是“家長”,他沒有機會練習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他只是延續(xù)了上一輩(爺爺)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溝通模式。其實,爸爸年少時沒少挨罵挨打,從某種角度說他和昊昊一樣,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4.互動干預,建立親子聯(lián)結(jié)
在取得上述成效后,我開始采用互動干預技術對個案做深度“修復”。采用互動干預技術的關鍵在于協(xié)助昊昊察覺自身的心理信息加工的過程,學會正視自己防御性的互動模式,將不良的互動模式轉(zhuǎn)化為更為和善的新模式。
步驟一:修通溝通過程。選擇父子二人的一次溝通作為切入點,清楚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讓彼此的信息交換變清晰、直接和非反應性,避免誤解和相互攻擊。
步驟二:打破防御習慣。這一過程,我重在引導昊昊仔細核查爸爸的真實意圖,深入理解彼此的互動過程。
步驟三:探索轉(zhuǎn)換規(guī)則。其實,一種選擇并不是選擇,兩種選擇會讓人處于兩難,只有選項為三種時才能夠提供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啟發(fā)昊昊認真考慮改變舊的模式,如果能想出三種解釋、三種反應、三種行動,則將會大有益處。
通過使用“互動干預”工具,我引導昊昊學習功能良好的溝通模式。這一階段,昊昊開始和爸爸有效溝通,建立聯(lián)結(jié),親子關系得到改善,同時他的身上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5.借助冥想,鞏固良好關系
輔導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請昊昊進行冥想——翻到“爸爸的人生”那一頁,你爸爸來到這個世界……從兒童到少年……變成青年。然后,他遇見了你的媽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夢……不管你現(xiàn)在的感覺是什么,接觸你的感覺,深深吸一口氣,吸進你的感謝,感謝你的爸爸和媽媽!
冥想結(jié)束后,我請昊昊分享此刻的想法。他告訴我,剛才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感謝爸爸媽媽”。以前他常常暗自抱怨爸爸只會罵人,他一回家,家里就雞犬不寧。其實,爸爸的童年也缺乏關愛。他想改變。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去改變和爸爸的關系,其實他很愛爸爸,只是兩個人都不太會表達。
在這一階段,我用冥想的技術來鞏固之前的效果,強化昊昊和爸爸的親子關系。從他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他漸漸消除了對爸爸的偏見,開始懂得關心并學會理解爸爸。
四、輔導效果及反思
從始至終,昊昊事件本身不是關鍵,他應對問題的方式才是我最關注的,只有幫助他認識家庭問題背后的真正起因,學會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他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后來,在第八單元語文練習中昊昊得了86分,盡管沒有達到爸爸要求的“優(yōu)秀”,但是他已經(jīng)做到了最好的自己,所以主動將練習卷交給爸爸看。為此,爸爸和媽媽兩個人都給昊昊簽了名并寫上了鼓勵的話。周末,爸爸帶昊昊去游泳,和媽媽一起讀《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尋找機會鼓勵昊昊,關心媽媽,我想爸爸的改變對昊昊而言無疑無比重要。在這個家庭中,原本緊張的親子關系開始變得輕松,父子之間的溝通也越來越頻繁和深入,家庭氛圍似乎寬松了一些。昊昊告訴我,最近爸爸能以一種更加平和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減少了打罵和譴責的次數(shù),開始能傾聽他的心聲,并站在他的角度理解問題,嘗試用恰當?shù)姆绞教岢龊侠淼慕ㄗh,他和爸爸之間的隔閡正漸漸消失。即使數(shù)學測試成績不理想,爸爸也只是批評了幾句,而并沒有像以前那樣說一些傷他自尊的話。昊昊說他喜歡現(xiàn)在的爸爸。
我想,只有當家庭是溫暖的,父母值得信賴時,孩子才會是快樂的。一個快樂的孩子,學習成績往往就不會差。最關鍵的是,他會同時擁有一顆客觀看待問題,正確處理情緒,學會接納自己和他人的心。
(作者單位:湖州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浙江湖州? 313000)
責任編輯? ?余志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