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軍
(湖北省十堰房縣尹吉甫鎮(zhèn)尹吉甫學校 湖北 十堰 442100)
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互動方式之一,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模式,由此可見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互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探索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思考,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物理課上互動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進行改善和運用相關的策略來解決。
1.1 課堂互動形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來已久,教師很難盡快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因此就會導致課堂的互動模式過于單一。比如只通過提問來進行互動,這樣單一的互動模式容易使得學生產(chǎn)生怠倦心理,不利于師生的長久互動。一些教師提問太簡單,難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有時候也給學生一些標準的答案,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1.2 教學時間不夠,對實驗教學落實不到位。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關鍵。但是由于初中的物理課程比較簡單,因此一周只有幾節(jié)課,這就不能保證充足的實驗時間。一旦初中物理的實驗落實不到位,就無法滿足學生的探索欲,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進行實驗是師生重要的互動方式,缺乏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無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沒有親自體驗過實驗就無法抓住實驗的重點,導致知識點不夠鞏固。
2.1 利用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景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物理學習中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有更加全面的理解。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比較來說,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理解起來是非常困難的,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學生不陌生的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使問題更加具體和直觀,讓學生可以全心全意的進行物理學習。學生在交流探索的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積極的學習,使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厚。
例如,在“磁體與磁場”學習過程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都喜聞樂見的問題情景,如,將吸鐵石和曲別針放在離得比較近的位置,觀察其中的變化。學生就會產(chǎn)生好奇,曲別針為什么被吸鐵石吸走,而不是原地不動。曲別針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這就是磁體和磁場?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橡皮泥、塑料尺、鉛筆、小刀廢鐵片,磁鐵等圖片進行展示,并提出問題:橡皮泥為什么不會產(chǎn)生磁場?兩個吸鐵石放在一起會是什么樣的反映?為什么廢鐵片和小刀就會和吸鐵石產(chǎn)生吸引?什么是磁場?你自己對于磁體與磁場是怎么理解的?實際生活中都有什么物品可以產(chǎn)生磁場?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引發(fā)學生的深思,讓學之間開始展開積極的討論和研究,學生會根據(jù)自身的觀點來列舉出最有力的證據(jù)。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學習中,進而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2.2 增加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自主性討論。初中物理這門課程對于學生而言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其很多知識點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并且充滿強烈的邏輯性,這讓許多學生對這門課逐漸的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甚至還有少許學生產(chǎn)生了厭煩的情緒。針對這種教學現(xiàn)狀,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就要注重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課堂教學中的知識點以有趣的方式講解出來,從而不斷的促進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同時讓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是有趣的,從而讓學生由被動性的接受知識逐漸的轉(zhuǎn)變成為主動性的學習知識,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例如,在學生講述“浮力”相關性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人在死海里漂浮的小視頻,并且問學生“為什么這個人在死海里不會沉下去呢,是有什么力嗎?”,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并且給出一定的答案,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并且總結,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積極參加。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斷的體會到學習初中物理知識點的樂趣。
2.3 及時進行反饋評價,引導反思總結。除了提出問題之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與問題的反思同樣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及時有效的反饋評價,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以及討論結果的準確性,以此來對學生的討論過程進行優(yōu)化。
如:對于“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是相反的”這一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是“一定相反”的,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不一定相反”。在進行反饋評價時,我沒有簡單指出誰對誰錯,而是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引導學生重點辨析了“運動”與“相對運動”的定義,讓學生明白了“相對運動趨勢”的含義。最終,通過這樣恰當?shù)狞c撥,使學生對這一節(jié)的相關知識產(chǎn)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初中物理互動討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和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