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會喆
(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柳州545006)
針對線上教學質量管理,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明確了在線教學工作的提導思想和實施原則,細化了在線教學工作的具體安排和要求,并制定了在線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的標準和要求,實現(xiàn)了“教學不停,質量不減”目標。
通過對學校參與線上教學的師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此掌握師生線上授課和學習的情況,力求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等質同效。
學校通過“問卷星”平臺進行問卷調查,覆蓋全校開設的所有線上課程。學生問卷的調查內容涉及平臺喜好、線上學習情況、學習態(tài)度、教師授課情況、遇到的問題及對學?;蚪處熞庖娊ㄗh等,共回收問卷7272份,回收率81%;教師問卷的調查內容包括教學總體情況、線上授課方式、資源利用情況、線上互動情況、存在問題、今后需求等,共回收問卷262份,回收率90%。
97.03%的學生表示能按時進行線上學習,97.71%的教師表示對開課以來的線上教學效果滿意,99.12%的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方式滿意,95.6%的學生認為能掌握老師傳授的教學內容,基本達到了“與線下教學質量等質同效”的目標。
數(shù)據(jù)顯示,54.08%的學生喜歡線上教學方式,45.92%的學生不喜歡;45.04%的教師認為相比傳統(tǒng)教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差不多,40.08%的教師認為傳統(tǒng)教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更認真,14.89%的教師認為在線教學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更認真。
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教師無法直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監(jiān)管。不過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通過簽到、作業(yè)、討論、測試等多種方式,加強在線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了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同時,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調查問卷、QQ/微信群等方式,主動去了解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和教學效果。
在線上學習考核方面,大部分教師采用過程性考核的方式檢驗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和效果,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和多元考核評價的相結合。
總的來說,為保證學生學有所得,任課老師會通過線上課堂回答、討論或布置作業(yè)等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1.平臺使用方面
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為了保證線上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基本采用“課程平臺+直播平臺”的教學形式,92.75%的教師使用“超星泛雅”作為主要的線上教學平臺,其次是“智慧職教”平臺,占7.63%,還有少數(shù)老師使用“學銀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88.17%的教師使用QQ群課堂、騰訊會議、釘釘直播等平臺作為線上教學的輔助工具,實現(xiàn)了不同平臺之間的功能互補。教師根據(jù)課程性質和需要,采用各種授課方式,包括翻轉課堂+線上輔導、網(wǎng)絡教學平臺+直播軟件開展教學、全程直播課堂、線上教學資源+QQ群聊功能等,實現(xiàn)了授課方式的多元化。
2.教學資源方面
80.15%的教師選擇自主開發(fā)線上教學資源,引用和整合精選平臺的優(yōu)秀資源和課程,結合教材配套資源,將碎片化、顆?;馁Y源整合,并以最佳編排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為其提供較系統(tǒng)和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1]。95.04%的教師認為教學資源能滿足線上教學的需要。
3.教學活動方面
為調動學生的線上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線上學習質量,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設置各種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中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簽到(98.47%),作業(yè)、測試(93.13%),觀看微課、PPT等 教 學 資 源(91.22%),直 播(80.92%),發(fā)起討論(80.53%)。
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教師無法直接面對面的實施溝通和監(jiān)管,但是可通過各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學生線上學習的情況。對于學生在線上討論區(qū)提出的疑惑和問題,教師會提供詳細的解答和反饋,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并對課程內容的掌握更加精深。
學生喜愛的教學活動前5位分別是:觀看微課、PPT等教學資源(68.4%),簽到(57.16%),直播(57.06%),作業(yè)、測試(44.85%),發(fā)起討論(37.74%)。在教學資源方面,89.94%的學生認為能滿足學習需要,無法滿足學習需要和無法獲取學習資源的學生占比分別為8.01%和2.05%。
線上學習培養(yǎng)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對時間管理支配的能力,從交流討論、作業(yè)、學習時間等安排方面來看,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線上課程的交流討論時間、作業(yè)時間、學習時間等安排能夠滿足其學習需求。學生可以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把握自己所適應的學習節(jié)奏,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根據(jù)線上教學的特點,學生認為以下因素影響其線上學習的效果,排在首位的是網(wǎng)絡不通暢(60.28%),接下來依次是線上學習能力、操作水平不高(28.12%),自我控制能力或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強(27.12%),線上學習缺少互動性(24.86%),不喜歡線上教學的講授方式(24.27%),在線教學平臺功能不全(20.32%),線上學習影響學習興趣(19.88%),線上學習受周圍環(huán)境或其他同學影響(16.47%)。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影響線上學習質量主要是網(wǎng)絡、平臺、學生、教師和教學設計等因素,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意志品質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
而對于教師而言,遠程無法對學生實行有效溝通及監(jiān)管是最大的困難(70.99%),接下來依次是網(wǎng)絡不穩(wěn)定(41.6%),教學平臺不穩(wěn)定(26.34%),制作線上教學資源(24.81%),學生課堂學習不積極(22.52%),網(wǎng)絡教學平臺、工具使用不熟練(13.36%)。
學生對學校開展的線上教學總體上較為滿意,然而其對于線上學習的態(tài)度并不樂觀。學生開展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主要為以下幾點。
一是缺少教材。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的基本素材,是課程內容的具體化。線下學習的話,教材能滿足學生做筆記、標重點的需求,學生大部分的注意力也會集中精神在教材內容和課堂學習上。但是由于線上教學缺少紙質教材,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課堂筆記記錄,導致其學習效果不佳。
二是不能及時反饋學習情況。交互性較差是線上教學的劣勢之一,線上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答,教師在屏幕另一側也難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內容掌握程度并適時調整上課進度,導致線上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是學生之間難以實現(xiàn)互動交流。線下課堂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其學習主動性,還能調動其學習興趣與注意力;教師也能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是由于網(wǎng)課的局限性,限制了同學之間的有效課堂互動。
四是缺乏有效的課堂約束和監(jiān)管。與線下課堂教學不同,線上課堂教學學生監(jiān)管工作難以得到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也較大程度上依賴于網(wǎng)絡質量,加上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自控能力較差,易受周圍環(huán)境所影響,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教師需要根據(jù)線上教學的特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并在線上教學實施中指導學生使用教學平臺,引導學生投入到線上學習活動中。但是根據(jù)教師問卷的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得知很多因素影響了線上教學的效果。
一是部分教師對教學平臺操作不熟練,或是教師的設施不齊全。對教學平臺操作不熟悉,筆記本、耳機和話筒等設備配備不齊全都會影響線上課堂的正常教學。
二是教學內容過多,重難點不突出。線上教學需要學生將注意力較長時間地集中在屏幕上,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前調整教學內容以適應學生進行線上學習。但是部分教師在實施教學時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資源堆積的方式呈現(xiàn)內容,在缺少教材的情況下,使學生無法準確地吸收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知識。
三是教學活動設計不合理,缺乏互動。部分課程的線上教學設計仍然按照線下教學的方式進行,長時間看視頻或共享屏幕,缺乏師生互動,或者互動形式單一,學生參與性不高,導致學生學習注意力和積極性逐漸下降,教學效果和質量與預期相差甚遠,沒有依據(jù)線上教學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線上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設計進行調整。
1.提供線上教學培訓
學??梢远ㄆ谕ㄟ^案例分享、專家講座等方式,開發(fā)線上教學系列培訓微課,加強線上教學平臺、工具操作、教學資源制作、線上教學設計、線上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面的交流和培訓。另外,學??山y(tǒng)一選擇1-2個功能齊全、操作簡便的教學平臺,開展平臺操作培訓。
2.加強線上教學質量管理
線上教學質量管理包括學校層面、二級學院層面、教師層面。首先學校制定線上教學質量管理組織方案,確定領導小組人員及工作等,制定線上課程建設標準及要求、線上課程教學質量標準及評價等。其次,在做好學校層面的頂層設計后,二級學院根據(jù)各自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鼓勵探索開發(fā)線上教學質量管理新手段新方法,依照學校線上教學質量標準,強化質量保障,對課程準備、線上授課、評教與測試等教學情況開展相應的檢查和評價。最后,教師尤其是輔導員通過加入本班課程的授課平臺以及利用微信、QQ等途徑及時了解、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積極與本班任課教師共同落實指導和溝通工作,切實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1.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側重核心內容講解
由于線上教學時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是通過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的,加上缺少課本,學生在參與線上學習過程中容易分神,教師不能像線下教學那樣將大量的知識點在短時間內用講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內容,改變授課節(jié)奏,將基礎知識的學習任務放在課前自主完成,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直擊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自主思考,提出問題,互相交流。
2.巧妙設計教學活動,加強有效課堂互動
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學生心理活動對某一活動形態(tài)的指向與集中在時間上不是無限的,而是有一定邊界的。只有方法多元化以適時變換授課活動形態(tài),才能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在較長時間指向并集中于這一教學內容”[2]。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任務點,利用平臺功能,設計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并喚醒學生線上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保持其上課專注度。例如在課前布置小組討論任務,課上隨機選擇同學發(fā)言,這樣即使沒有發(fā)言的同學在聽到其講述的觀點可能是自己在小組討論時提出來的時,也會形成課堂參與感,既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又彌補了線上教學師生間互動少的缺陷。
3.靈活運用平臺功能,加強課堂管理約束
教師要學會靈活利用平臺豐富的學習功能來幫助自律性較差、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形成無形的課堂約束。例如教師可設置多種簽到方式,課前一次,課中一次,課后一次,可要求學生將本次課的課堂筆記拍照上傳,既達到了督促的目的,也能夠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上課過程中采用隨機點名提問方式,間接促使學生全程認真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