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
(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這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對今后教育的發(fā)展會有重大的影響。 為什么在這個時期提出教育評價改革方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明確指出:“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fā)展方向,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guī)律,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著力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建立科學的、 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 ”對此,筆者有如下四個方面的認識和理解。
首先, 我國教育已經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義務教育已經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即將普及,高等教育正在由大眾化向普及化邁進。 同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也非常突出。 現在的目標是要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yǎng)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高素質人才。 教育評價制度是指揮棒,事關教育發(fā)展的方向,關系到能不能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能不能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一些人總是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蕘碓u價學校和學生;殊不知,作為學習的結果,考試成績只是結果評價中的一項內容,不是全部內容。 僅以考試成績?yōu)樵u價標準,必然會忽視思想品德教育,忽視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教學以考試為目的,學生被動地學習,就會缺乏創(chuàng)造活力。 因此, 必須改革教育評價制度?!犊傮w方案》 提出要改進結果評價, 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扭轉唯升學、唯分數的錯誤導向,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提高全體國民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有時代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精神的一代新人,無疑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
第二,學生的成長是有規(guī)律的,學習是有階段性的。 幼兒園、小學與中學不同,中學與大學不同;對不同學段學生的要求不同,評價內容也應該不同。 幼兒園和小學更要重視孩子的健康發(fā)育成長,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習慣;要愛護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認識世界、認識自然。 小學階段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但同時也要減輕學業(yè)負擔,讓孩子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和生活。 中學階段要重視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步形成,以及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幫助他們樹立專業(yè)興趣和志向。 大學階段,就要求學生有理想信念、扎實學識、創(chuàng)新思維、奉獻精神,畢業(yè)以后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3 年和美國著名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聯合發(fā)布了“ 學習指標專項任務”( LMTF)的研究報告《向普及學習邁進——每個孩子應該學什么》,分別對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等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學習指標體系。 我國落實《總體方案》也需要制定不同學段的核心素養(yǎng)指標, 并以這些指標作為評價的標準。
學校類型也有不同,比如有普通學校和職業(yè)學校之分,高等學校中還有以文科為主的學校和以理工科為主的學校之分。20 世紀90 年代,筆者曾經擔任過高等教育評估研究會理事長。 有一次測評試點,選了四個不同類型的學校,用同一個標準進行測評,結果一所以文科為主的著名學校被評到最后一名。 后來我們就提議,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學校要有區(qū)別。 所以,《總體方案》提出,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教育特點開展教育評價,是非常科學的。
第三,兒童的天賦是有差異的,生活的環(huán)境也不盡相同。 有的孩子從小就很聰明,有的孩子大器晚成。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智力是由不同因素構成的,是多元的。 每個人都有8 種智能,但每個人的智能結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邏輯智能比較強,有的孩子語言智能比較強;有的孩子理論思維比較強, 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 用一把尺子評價所有學生,是對他們的最大不公。 即便是同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時發(fā)展得快一些,有時慢一些。 因此,過程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總體方案》提出“增值評價”的概念,是非常有意義的。“ 增值評價”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發(fā)展性評價,它看重的是孩子的發(fā)展水平與以前比較,是進步還是退步。 進步就是增值了。在原有基礎上增值了, 說明孩子經過努力進步了,評價就是正面的,激勵的作用非常大。20 世紀90 年代, 筆者訪問了廣東省中山市一所薄弱學校,該校的學生都是別的學校不愿意收錄的。 學校想了一個激勵辦法,設立“學習獎”和“學雷鋒獎”,每月評議一次,學習有進步的就可以得“ 學習獎”,做了好事可以得“學雷鋒獎”。 有一次,一個所謂的“差生”得了一個“學雷鋒獎”,高興得不得了。 他說,自己從來聽到的都是批評的話,這是第一次受到表揚。 從此,這個孩子變了樣,不斷地進步。
對學校、對教師進行評價也應該重視增值評價。 記得四川的李鎮(zhèn)西老師曾經講過,能夠治好疑難病癥的醫(yī)生就是好醫(yī)生,但是教師在所謂名校中教優(yōu)秀學生可以成為名師,在薄弱學校中把所謂“差生”教好的卻成不了名師,這顯然是一個悖論。 因此,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評價也應該重視增值評價,從發(fā)展中看學校和教師的進步。
第四,要全面正確地認識教育評價的性質和功能。 教育評價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huán)。 教育評價的功能是多元的,如診斷、評優(yōu)、選拔等,但它的主要功能應該是診斷性的, 檢查教育教學中的成績和問題,長善救失,促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因此,過程評價是十分重要的。
中考、 高考主要是發(fā)揮評價的選拔功能,重視的是結果評價。 但結果評價不能光憑考試成績,還需要與綜合評價結合起來,考查考生平時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表現,這就要靠平時的過程評價。 過程評價做好了,才能改進教育和學習,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結果評價。
因此,結果評價、過程評價、增值評價和綜合評價是一個整體的教育評價體系, 是互相聯系、互相配合的。 我們需要認真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的精神,深刻領會《總體方案》的精神和要求,不斷探索,認真落實,讓教育評價促進教育的發(fā)展,早日實現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