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妮,路萬虹,李慧賢,張柳青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710061)
糖皮質激素治療腎臟病療效確切,一般應遵循起始足量、緩慢減藥、長期維持的原則[1],長期中/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易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其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間呈正比[2?4]。中心性肥胖是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常見的副作用,又稱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過多的脂肪不僅堆積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積在內臟,從而誘發(fā)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多項研究證明,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壓、糖代謝紊亂等各種代謝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中心性肥胖,可改善代謝紊亂[5?6]。為了解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本研究選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慢性腎臟病管理組內既往經(jīng)腎活檢確診,并規(guī)律服用糖皮質激素≥3 個月的病人,了解病人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選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慢性腎臟病管理組內既往經(jīng)腎活檢確診,并規(guī)律服用糖皮質激素≥3 個月病人307 例,按照激素治療期間腰腹圍是否增長分為腰腹圍增長組和腰腹圍未增長組。
1.2 調查工具 采用自制的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診斷、身高、用藥前體重、腎小球濾過率(GFR)、用藥前體質指數(shù)(BMI)、激素種類、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控制飲食、用藥后最高體重、體重增長值、腰腹圍增長、現(xiàn)體重、現(xiàn)體重增長值、激素治療階段。
1.3 資料收集方法 通過詢問收集病人用藥后食欲增長、控制飲食、腰腹圍增長;姓名、性別、年齡、婚姻、文化程度、診斷、身高、用藥前體重、GFR、激素種類、激素起始劑量、用藥后最高體重、激素治療階段通過查閱隨訪資料收集;現(xiàn)體重通過專人測量收集;用藥前BMI、體重增長值(用藥后最高體重?用藥前體重)、現(xiàn)體重增長值(現(xiàn)體重?用藥前體重)均為計算所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雙人核查無誤后錄入Excel 2013 軟件,應用SPSS 24.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應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分類資料采用頻率及構成比(%)表示。單因素分析時,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腰腹圍增長與各因素的相關性采用雙變量Spearman 相關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腰腹圍是否增長為應變量,相關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腰腹圍是否增長病人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調查既往經(jīng)腎活檢確診并規(guī)律服用糖皮質激素≥3 個月病人307 例,其中腰腹圍增長組132 例,腰腹圍未增長組175 例,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診斷、GFR、激素種類、激素治療階段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用藥前BMI、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控制飲食、體重增長值、現(xiàn)體重增長值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一般情況不同的腰腹圍是否增長病人的單因素分析
2.2 腰腹圍增長與各因素的相關性 腰腹圍增長與用藥前BMI、控制飲食呈負相關(P<0.001),與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體重增長值、現(xiàn)體重增長值呈正相關(P<0.001),見表2。
表2 腰腹圍增長與各因素的Spearman 相關性分析
2.3 腰腹圍增長相關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校正用藥前BMI、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等因素后,體重增長可增加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腰腹圍增長的風險,控制飲食可減少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腰腹圍增長的風險。見表3。
表3 腰腹圍增長相關因素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3.1 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的影響因素 腰腹圍增長是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的外在表現(xiàn),既往研究認為中心性肥胖的發(fā)生與糖皮質激素促脂肪分解,抑制脂肪合成,使脂肪重新分布有關[7]。也有研究認為,病人用藥期間的體重增長通常表現(xiàn)為中心性肥胖,與糖皮質激素促進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增加,從而增加食欲有關,且服藥劑量越高,體重增加越多,庫欣綜合征的發(fā)生取決于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劑量和持續(xù)時間[8]。張艷等[9]在長期口服糖皮質激素青春期患兒激素用藥現(xiàn)狀研究中證實糖皮質激素具有增強食欲作用,認為食欲增加是導致患兒肥胖發(fā)生率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腰腹圍是否增長病人用藥前BMI、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控制飲食、體重增長值、現(xiàn)體重增長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相關性分析顯示腰腹圍增長與用藥前BMI、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控制飲食、體重增長值相關(P<0.01),提示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的發(fā)生不僅與激素劑量、食欲增長、體重增長有關,用藥前BMI 及控制飲食也影響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的發(fā)生。
3.2 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體重增長與激素用藥階段的關系 Shiff 等[10]于2013 年開展的一項風濕性疾病患兒服用激素后BMI 改變的研究顯示:服用激素后患兒的體重增加明顯,即使在激素減量過程中或者激素停用后體重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也較少恢復到患病前的狀態(tài)。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腰腹圍增長組用藥前BMI 小于腰腹圍未增長組(P<0.01),用藥后體重增長值、現(xiàn)體重增長值均高于腰腹圍未增長組(P<0.01),而兩組激素治療階段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腰腹圍增長組在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體重增長明顯,且這種影響會持續(xù)到激素減量或停藥階段,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同。
3.3 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相關因素 大量研究證明中藥可通過固腎養(yǎng)陰清熱減少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庫欣綜合征等副作用[11?17],提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的發(fā)生是可防可控的。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腰腹圍增長與用藥前BMI、控制飲食負相關(P<0.01),與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體重增長值呈正相關(P<0.01)。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體重增長是腰腹圍增長的風險因素,與臨床經(jīng)驗相同,但控制飲食可明顯減少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腰腹圍增長的風險(回歸系數(shù)為?3.31,P<0.01)。提示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的體重增長和中心性肥胖可通過非藥物措施(飲食控制)進行防控,從而減少副作用,預防各種代謝紊亂的發(fā)生,并避免增加病人用藥負擔。
本研究通過對307 例既往規(guī)律服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腎臟病病人進行回顧性調查,發(fā)現(xiàn)腎臟病病人糖皮質激素治療期間中心性肥胖發(fā)生與用藥前BMI、激素起始劑量、食欲增長、控制飲食、體重增長值等因素相關,通過控制飲食、減少用藥期間體重增長可降低中心性肥胖發(fā)生風險,且不增加病人用藥負擔,應引起醫(yī)務人員的重視。由于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受地區(qū)限制,病人均為漢族,腰腹圍增長也僅作為分類資料進行研究,可能有一定的偏差,有待后期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