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昱彤 呂琦
【摘? 要】財務管理信息化可以提供高效精確的財務信息,幫助決策者作出較為科學的決策。論文分析了某集團企業(yè)存在的財務管理信息傳送與反饋不暢、預算執(zhí)行不力、冗余信息過載、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Abstract】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can provid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help decision-makers to make more scientific decis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feedback in a group enterprise is not smooth, budget execution is not effective, redundant information is overloaded, existence of security risks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關鍵詞】集團企業(yè);預算;財務管理信息化
【Keywords】group enterprise; budget;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2-0066-02
1 引言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大型集團公司的市場開拓、產品研發(fā)、規(guī)模經濟等能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集團企業(yè)的規(guī)模越大,對管理水平的要求就越高,這就使得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文以某國有集團企業(yè)為研究對象,針對其財務管理信息化問題進行了探究。該集團企業(yè)下設100多家子公司,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極高。
2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信息化面臨的問題
由于我國從1979年才開始信息化建設,軟件硬件方面的發(fā)展都較國外晚了幾十年,甚至芯片至今仍然受控于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因此,我國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大環(huán)境就不如國外那么完善,所以,該集團公司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2.1 財務管理信息傳送與反饋不暢
集團公司已經采用了統(tǒng)一的財務管理信息平臺,理論上應該可以實現信息生產的標準化,但由于財務管理人員比較多,達到500多人以上,再加上ERP系統(tǒng)的開放性,某些信息產生于其他的部門,傳遞到財務部分,經常有信息產生過程中對標準掌握不準確的情況,導致信息生產的不統(tǒng)一。同時,由于集團主要依靠合并報表來反映經營狀況,對于報告的內容,其原始數據缺乏反向追溯能力,追溯中存在數據分解不匹配等現象,主要原因是各環(huán)節(jié)的業(yè)務部門提供的業(yè)務數據與系統(tǒng)標識的信息不匹配,甚至有誤解。
2.2 全面預算執(zhí)行不力
該集團公司的預算編制過程,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預算目標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認知,下屬部門甚至為了滿足要求而湊數字,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規(guī)劃求解、單變量求解等工具,從理論上現實資源的最優(yōu)組合,對于執(zhí)行過程,更是缺乏監(jiān)督,不能對預算數據做進一步的深入分析與分解,預算環(huán)節(jié)與實際的收入支出環(huán)節(jié)關系不夠密切,財務的監(jiān)督職能難以得到發(fā)揮。
2.3 冗余信息過載影響決策過程
科技的發(fā)展方便了數據的收集、處理、傳遞,但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導致了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很多數據是瑣碎凌亂的,難以整合,更多的則是無效數據,數據處理的壓力增大。集團公司在規(guī)劃和實施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以企業(yè)預算管理系統(tǒng)實施作為核心,并與其他的核心經營業(yè)務相銜接和結合,從而擴展和延伸新的功能模塊。在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則更側重于財務管理平臺、成本管理、財務預算等的建設,并沒有形成一個單獨的財務決策支持系統(tǒng),而是將其規(guī)劃分散于各功能模塊中,決策支持信息的來源主要是各系統(tǒng)反饋的信息。
2.4 存在數據安全風險隱患
該集團公司的核心機密數據與普通的數據同時存儲,對于數據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沒有進行分級管理標識,沒有進行數據讀取限制設置,對于數據使用者的級別限制沒有做到因崗位而異,更沒有層級審批設置,容易造成數據(無意識)泄密,也容易造成數據的篡改或者惡意破壞等。對于數據泄密的制度規(guī)定沒有進行完善。
3 完善該集團公司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及其成因分析,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予以完善。
3.1 建立動態(tài)信息反饋機制
對于數據的產生,責任人使用電子簽名,承擔相應的責任,做到每個數據生產者對于自己生產的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負責,本層次的報表等數據,由本層次負責人電子簽名確認,做到本層次數據生產流程了然于胸,上一層次的數據使用者可以看到低一層次數據提供者的姓名,并能夠隨時咨詢其數據來源,做到信息傳遞流暢,反饋及時,避免“數據信息孤島”的存在。要求財務管理平臺能夠根據集團公司的業(yè)務變化及時進行反饋,財務管理人員對于業(yè)務數據要進行全面的了解,善于捕捉前線業(yè)務信息并予以及時反映,該平臺既能夠收集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也能夠便于管理層對于業(yè)務等信息的查閱,實現完美的信息交流過程。
3.2 重視預算管理的制定與執(zhí)行,確保實現戰(zhàn)略目標
對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工具開發(fā)與掌握,應予以重視,對于預算的編制,一定要將戰(zhàn)略目標進行步步分解,保證指標確立的科學性與可執(zhí)行性。一旦預算已經確定,就應該嚴格執(zhí)行。
在制定過程中,要充分統(tǒng)計本集團的資源情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工具(如規(guī)劃求解工具、方案管理器、單變量求解等工具),從而保證預算制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保證了資源利用的最優(yōu)化。在執(zhí)行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優(yōu)勢,設置預警指標,出現與預算不一致的情況,馬上反饋,同時也需要進行人工經常查看,與預算的偏離程度,適當予以糾正或者調整,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督,尤其是事前與事中的監(jiān)督與調整,更為重要。事后的獎懲有些時候于事無補,必須在發(fā)生狀況的時候馬上進行處理。
3.3 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篩選系統(tǒng)
積極推動財務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智能化建設,對于人工智能中的專家系統(tǒng)應該盡可能進行開發(fā),提升人工智能機器的學習能力,盡快應用于財務管理信息化中來。一方面需要統(tǒng)一數據口徑,建立相同的標準進行數據分析,確保業(yè)務部門與財務部分之間的數據進行標準傳遞,并確保財務信息能夠真實準確反映公司的經營管理狀況;另一方面,應該對企業(yè)的主要財務指標進行梳理,對于信息的顯示界面進一步完善,對于關鍵數據必須進行梳理,優(yōu)先顯示,或者主動顯示。對于過時信息,也需要進行定期處理,降低重要性檔次,甚至清除,對于財務信息指標及時更新,確保公司決策依據的實時性與科學性。
3.4 完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本集團公司應盡快制定數據安全等級,根據敏感性和重要性對數據進行安全分類,對公司本身業(yè)務的數據安全等級,需要評估數據被篡改、數據泄露以及數據被破壞所導致的損失程度;時間對數據重要性和敏感性的影響等。明確各類用戶可以訪問數據的范圍,確保員工獲取的數據都是在可授權的范圍內,在制定授權標準的過程中,可考慮數據的安全級別,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數據訪問的劃分,確保集團的重要信息得到了安全保障。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和公司保密政策發(fā)布信息,本集團數據訪問授權應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員工在訪問數據的過程中應當首先獲取訪問權限,必須經過授權才能獲取相關數據;其次,盡可能對企業(yè)員工的數據訪問權限進行精準的劃分,確保數據的安全得以保障;最后,企業(yè)應當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存儲措施,以便于及時應對集團的數據安全問題。
4 結語
總之,集團企業(yè)信息資源的利用,對集團決策的科學性、及時性、可行性具有較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yè)的成敗。
【參考文獻】
【1】李榮華.我國企業(yè)財務管理信息化協同模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20(21):148-149.
【2】李怡.企業(yè)財務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10):72.
【3】王宏強.企業(yè)財務管理信息化發(fā)展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J].財會學習,2018(02):89.
【4】何敏.集團公司財務管理信息化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8,12(33):57-58.
【5】李怡.企業(yè)財務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10):72.
【6】王宏強.企業(yè)財務管理信息化發(fā)展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J].財會學習,2018(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