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冬梅
【摘 要】目的:探究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方法:本研究涉及對象為30例精神分裂患者,研究時間為2019年4月-2019年9月,分為常規(guī)組(15例)與試驗組(15例),給予常規(guī)組利培酮片治療,給予試驗組阿立哌唑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與生活質量,使用統(tǒng)計學進行分析。結果: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使阿立哌唑治療,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升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阿立哌唑;精神分裂癥;臨床癥狀;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前言
精神分裂癥屬于精神科疾病,表現為情感、思維、感知等方面障礙,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精神分裂癥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給患者家庭乃至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引發(fā)精神分裂癥的因素暫不明確[1],與家族遺傳、環(huán)境、壓力等存在相關性。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有很多種,如阿立哌唑、利培酮片,不同藥物治療效果不同,本文對我院3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的改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涉及對象為為30例精神分裂患者,研究時間為2019年4月-2019年9月,分為常規(guī)組(15例)與試驗組(15例)。常規(guī)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24~46歲,平均年齡為(33.67±3.84)歲;病程6~21個月,平均病程為(14.54±3.64)個月。試驗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25~48歲,平均年齡為(33.89±3.34)歲;病程為7~24個月,平均病程為(14.83±3.37)個月。年齡、性別等資料對比分析,結果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組
給予常規(guī)組利培酮片治療:
使用利培酮片口服治療,初始劑量:每天1次,每次1 mg,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在一周內逐漸增加劑量,至每天4mg。持續(xù)治療3個月。
1.2.2 試驗組
給予試驗組阿立哌唑治療:
使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療,初始劑量:每天1次,每次5mg,在3天后,增加劑量為每天5mg,直到每天15-30mg。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進行分析。
臨床癥狀:使用陰性癥狀與陽性癥狀量表(PANNS)進行評估,分數越低表示癥狀越好。生活質量:使用SF-36量表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輸入軟件(SPSS20.0)進行證實,近期療效的表現形式以(%)為基準,組間予以卡方檢驗,遠期療效的表現形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予以T值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產生。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調查結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下表1。
2.2 生活質量調查結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不斷增大,精神分裂患者數量隨之增加,主要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力等出現障礙或者異常,且伴隨不正常精神活動,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降低生活質量,同時帶給患者家庭、社會沉重負擔。臨床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時常采用藥物治療[2],而當前,臨床所使用藥物效果參差不齊,研究指出,若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藥物治療時,藥效不顯著極易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病率,還對患者正常認知產生影響。因此,有效的治療藥物對患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多認為其與5-HT、多巴胺受體、遺傳及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近年來,伴隨著臨床上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的廣泛應用,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均為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的代表。
利培酮屬于非典型精神類藥物[3],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與陰性癥狀,其代謝活物為羥利培酮,對多巴胺、羥色胺受體產生阻斷,達到抗精神病治療效果,同時具有較弱的腎上腺素親和力,無法達到滿意效果。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疾病藥物,可平衡5-羥色胺系統(tǒng)與多巴胺系統(tǒng),促使多巴胺功能的亢進陽性癥狀,以及多按按的陰性癥狀、5-羥色胺的神經能遞質紊亂等癥狀有效改善,進而達到治療效果,廣泛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有學者[4]選取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使用阿立哌唑治療,結果可見,該組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且生活質量有效提高。
本次研究中,給予常規(guī)組利培酮片治療,給予試驗組阿立哌唑治療。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使阿立哌唑治療,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升生活質量,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萬齊根,占瑾瓊,楊遠堅等.阿立哌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及血清神經營養(yǎng)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8,44(4):217-221.
張忠良.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臨床療效及患者生活質量觀察[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7,(8):34-35.
陳國統(tǒng),占建華.阿立哌唑聯(lián)合米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對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7,55(1):87-90.
謝濱浩,姚賽華,杜育如.阿立哌唑與認知行為聯(lián)合應用于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對認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15):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