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亮
前不久,在天津美術館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祖國頌一一河東區(qū)書畫作品展”上,筆者見到了出席此次活動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家協會主席王書平。
王書平,中國著名國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1955年生于山東陵縣。他1975年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為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孫其峰入室弟子,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家協會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華慈善總會理事、天津市政協常委。他出版有《王書平花鳥畫選》《王書平作品選集》《王書平畫集》等。2007年,他被中宣部、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2017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1部門評為“最美志愿者”。
王書平畫作《志在高處》
始終堅持為人民揮毫潑墨、為時代描繪畫卷的王書平,自2004年在全國一些鄉(xiāng)村成功舉辦“走進新農村一一美術作品展”后,便在天津北辰區(qū)雙街村開辦了專門教農民畫畫的畫室,免費提供畫具,定期教農民學畫。從2005年起,他又組織帶領天津市的美術家開展文化下鄉(xiāng)美術進萬家、結對幫扶志愿服務活動,把黨的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樂民精神落到實處。十余年來,他不僅為眾多農民美術愛好者義務授課、輔導學畫,還把美術課堂搬進了鄉(xiāng)間和農田中,培養(yǎng)了眾多的農民美術人才和農民畫家。同時,他也從長期深入生活、服務人民之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靈感,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創(chuàng)作出一批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精品。
近年來,厚積薄發(fā)的王書平加快了從鄉(xiāng)間走向世界的步伐,先后應邀在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西班牙等70多個國家舉辦個人作品巡展,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多次被聘為海內外美術大獎賽的評委,并應邀為中國駐外使館和總領事館作畫,因此被譽為“文化外交使者”。
王書平1999年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大樓、2007年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2011年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等地舉辦的個人畫展。中華文化的雄深雅健、古貌淵懿,東方的水墨藝術和獨特審美意象深深地打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法國國家美術家協會主席弗良斯瓦·貝里克高度評價王書平繪畫藝術的神韻之美、底蘊之深,稱其為“東方繪畫藝術的精湛之作”。他認為王書平的作品充滿了激情與個性,展現的花鳥畫充滿了詩情畫意,成功地表現出中國傳統(tǒng)藝術情與景的完美融合、意與境的高度統(tǒng)一,為人們構筑了心曠神怡的精神花園。
隨著王書平一次次散發(fā)著中國文化墨香并彰顯中國文化精神的國畫精品在國外展出,他致力于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和讓祖國優(yōu)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夙愿也得以實現。
王書平應邀創(chuàng)作展出的國畫佳作,重在以情入手、以意運色,既展示出中國畫傳統(tǒng)藝術的深厚功底,也體現出現代精神的著意表達。從兩次赴英國舉辦的畫展中我們可以看出,王書平在傳統(tǒng)的勾染方法中融入了西畫素描的處理手法,并吸收了水彩畫的某些技法,構圖豐富,筆意恣肆,注重畫面層次的厚重感和縱深延續(xù)感,將湖邊山林恬靜之美融入現代生活之中,表現了大自然的情態(tài)之美、神采之美,流露出王書平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獨特感受,傳達出他對世界的獨特認知,書寫出作者新鮮的審美情感,給讀者以思想和美的啟迪。
強烈的對比反差手法,是王書平繪畫中的一個突出特點。諸如粗糙蒼老之古樹的潑墨焦渴與嫩弱纖細小花之嬌艷滋潤在同一畫面上的精心安排,那古拙厚重與淡雅妍麗的對比、濃墨飛白與淡彩滲化的對比、力度明度的對比等可謂匠心獨運。而其花鳥畫中的空間處理也自由獨到,它不是西洋畫中的明暗光影透視,而是運用不同形象的各種質感變化創(chuàng)造出新的花鳥畫內涵,為中國花鳥畫園地增添了新的藝術生命力。
一直以來,王書平以花鳥畫著稱,被譽為“東方鷹王”。王書平畫鷹,既注重“形”的神似,又追求“意”的內涵,以達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更難能可貴的是,王書平善于將雄鷹之神韻融會于生活之中,在表現上采用“人格化”的手法,以鷹擬人、以人繪神、以鷹寄情、以情托物,從而使描繪鷹的作品具有絕妙的氣韻之美、深邃的靈魂之美、雄渾的藝術之美。
他的作品在世界藝術殿堂展出,不但引起畫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各國觀眾的強烈共鳴,也贏得各國友人的喝彩。多年來,王書平創(chuàng)作的大量美術作品廣為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尤其是他近年來的“鷹”作品更是被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的—流博物館和美術館收藏,并永久性陳列展出。
縱觀王書平的國畫藝術,靈秀清新、用筆蒼勁,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和鮮明時代特色,其立意新穎、氣韻生動,形象地體現出畫家對現實生活的滿腔熱情和對大自然的無比眷戀。所有這些,不但構成了其花鳥畫藝術的價值內核,也鑄就了其花鳥畫藝術的無窮魅力。另一方面則得益于他對花鳥畫新作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不論構圖、設色,還是運筆、用墨,既不重復他人,也不重復自己,每每力求平淡中見綺麗、簡約中見豐厚、繁密中見靈秀、古拙中見雅致,凸顯出名家風范。
在談到以后的創(chuàng)作時,在藝術上主張“于外關注自然萬物,體察隱微,于內注重個體感悟”的王書平表示,走得再遠也要回到他的農村畫室,因為那里有他藝術的源頭活水,有他畫筆的—方天地。作為一名人民的藝術家,就要一輩子為人民揮毫潑墨,為時代描繪畫卷,做傳承中國水墨藝術精髓、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最美志愿者”。
藝術沒有國界,它是美的紐帶、友誼的橋梁,它可傳播人類文明,推動世界和平進步。王書平以人民藝術家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扎根鄉(xiāng)間為人民服務,以強烈的民族意識和風格走向世界,將中國畫的典雅與優(yōu)美展示給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