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頗具個人特質(zhì)的浪漫派詩人,柯勒律治不落窠臼,獨創(chuàng)了以超自然,救贖等主題貫穿的玄幻詩歌風格。而《古周子詠》作為超自然和想象力的代表作,更是成為研究柯勒律治思想不可多得的作品。目前國內(nèi)對柯勒律治研究起步較晚,因此有很多待挖掘的角度可以研究。而本論文一方面分析柯勒律治的詩學思想,另一方面利用他在《文學傳記》中的想象觀為指導理論,來分析《古周子詠》,以期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其詩學理論,并期望能夠給柯勒律治在中國的研究起到一點推動作用。
關鍵詞:柯勒律治;想象力;超自然;救贖
作者簡介:孫仕麗(1994-),山東臨沂人,遼寧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2--01
一、柯勒律治的浪漫主義思想
隨著華茲華斯《抒情歌謠集》的出版,英國的浪漫主義運動的開始了。浪漫主義代表柯勒律治,創(chuàng)立了“有機論”使詩歌評判標準開始轉(zhuǎn)向內(nèi)心和情感??吕章芍蔚挠^念獨辟蹊徑,他的詩歌氛圍總是離奇怪誕,冥冥中總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在引導著詩人方向。
二、《古周子詠》中的“第二級想象”
柯勒律治認為想象的核心是“第二級想象”。他說:“關于第二級想象,我認為是第一級想象的回聲,他和有意識的意志力并存,但是和第一級想象在其媒介的性質(zhì)上是相同的,只是和第一級想象的在程度和運作方式上不同。它(第二級想象)以分之,化之而散之的方法,達到再創(chuàng)造的目的;當這種過程不可能時,它依然努力取得理想化和統(tǒng)一化。”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古周子詠》是想象力的集大成者,詩中的老水手因射殺了一只信天翁,而給全體船員招致了殺身之禍,后來得到神靈原諒,卻背負了一生的懲罰?!暗诙壪胂罅Α闭劶暗脑娙送ㄟ^自身的虛構(gòu)能力將現(xiàn)實所觀察到的材料重新組合,進而虛構(gòu)出一個完整世界,在這首詩歌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詩人利用當時頗具超自然意義的信天翁來做象征,通過詩人卓爾不群的想象和再加工,賦予了信天翁神學意義。在航海故事中,信天翁能夠帶給人好運,也是連接自然和人類的一種象征,但是,老水手殺死了信天翁,代表切斷了上帝與人類的聯(lián)系,拒絕了上帝賜予的福祉。災難就發(fā)生了,船駛進了一片靜海,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紋絲不動,眾人口干舌燥,但船上的水卻一口都不能喝,后來老水手把象征他罪惡的信天翁掛在了脖子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所犯下的罪孽,而經(jīng)過數(shù)日后,掛在脖子上的信天翁突然墜落,象征他罪的赦免。這些非人力所能實現(xiàn)的事情的細致描寫正是詩人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結(jié)果。詩中對另一艘船的細致描寫,也傾注了柯的神學思想。老水手仿佛看見了一艘船上死亡之神和死里逃生女神的賭注,他將死里逃生女神描述成白面紅唇無比恐怖的類似麻風病人的形象,令人血液凝固,毛骨悚然,而關于麻風病人的形象描寫早在基督教經(jīng)書《圣經(jīng)》中有記載。最終死亡贏得賭注,除了老水手之外的其余船員全部死亡,老水手開始陷入無比罪惡感中,內(nèi)心飽受痛苦折磨。其中詩人把老水手罪惡感描述的猶如天空和大海之重。這也是通過詩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細致觀察和發(fā)現(xiàn),找到共性,經(jīng)由想象而虛構(gòu)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后來老水手慢慢重新接近自然,他為大海中的水蛇祈禱的那一刻,掛在脖子上的象征罪惡的信天翁掉落,整首詩歌達到高潮——寬恕和救贖的主題完美表達。這充滿神秘色彩的一幕,也在詩人的筆下經(jīng)過想象力的加工,刻畫的如此逼真生動。但這也并非代表老水手的救贖之路結(jié)束,這也是另一種懲罰的開始,老水手必須時時刻刻向人類敘說自己所犯下的罪惡,到這,詩歌結(jié)束。這也留給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老水手的最后命運如何?縱觀整個故事,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形成了一個閉環(huán)。一開始老水手射殺信天翁是代表著他遠離上帝和自然,之后,隨著故事推進,老水手深深地體會到了自己的罪惡,內(nèi)心極度掙扎,外化為老水手在海上經(jīng)歷的災難,隨后開始自己的救贖之路,這算是重新接近自然和上帝,到老水手為水蛇—上帝的又一象征祈禱,信天翁掉落,老水手得救,算是重新回歸自然,重新和自然達到和諧共存。整首詩,正是通過詩人的綜合魔幻力—實現(xiàn)了老水手靈魂救贖。
三、結(jié)語
柯勒律治雖強調(diào)大自然的塑造作用,但又有別于傳統(tǒng)的浪漫主義詩歌思想,他對想象力和超自然因素的獨到見解,極大地豐富了英國浪漫主義文學批評理論。雖然柯勒律治的作品在當時并未像華茲華斯等其它浪漫主義的詩人作品一樣廣受追捧,甚至因晦澀難懂而一度不受重視,但現(xiàn)在卻獨具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Samul Taylor Coleridge, Biographia Literaria, Vol. I (Chapters I-Xiii), ed. J. Shawcross[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07), p. 202.
[2]Samul Taylor Coleridge,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M].
[3]從“鏡之喻”到“燈之喻”—文學批評的重要轉(zhuǎn)向: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批評的變遷 郭建萍 樊春麗 史歌 谷婷婷 鄭潔[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8.
[4]從基督教義論《古舟子詠》中老水手存活的意義 丁亞嵐 胡璇[J].赤峰學院學報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