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鳳
美聲唱法產生于17 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20 世紀30 年代傳入中國。在一代又一代歌唱藝術家的努力下,中國的美聲演唱技巧越來越成熟。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美聲唱法在融合西方美聲唱法的基礎上,挖掘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精髓,達到了聲、位、情、表的完美結合。中國民族音樂講究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情感對于美聲演唱而言是溝通的橋梁,在美聲演唱中融入情感要素是經過歷史和事實檢驗的,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和民族品位,也是需要我們繼續(xù)豐富其內涵的藝術技巧。歌唱家夏里亞賓認為:“歌劇演員不能把自己停留在聲樂的技巧上,而應該反映出劇中或歌中人物的精神?!甭晿肥锹曇舻乃囆g,一定要把握傳遞情感的技巧。
首先,美聲演唱中傳達情感的技巧在于分析。聲樂作品演唱不僅需要歌唱的技巧,還要將歌曲的主題意蘊表現出來。表演者在演唱之前一定要先分析作品,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題含義和框架結構。就像演員解讀劇本一樣,在了解一度創(chuàng)作的前提下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演唱者要結合自身的情感和經歷,進一步挖掘歌詞所要表達的含義,充分調動自身的情感體驗,并結合豐富的表演經驗進行演唱。比如在演唱《冰涼的小手》時,一定要先了解該作品選自于四幕歌劇《藝術家的生涯》,表現的是男孩對女孩的一見鐘情。演唱者要結合自己的戀愛體驗或感受,在與作品中的主人公共情的基礎上理解他的處境和心理,分析他的情感世界和內心活動,進而充分地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綜上所述,每一個演唱者的經歷和情感體驗不同,技能技法迥異,因此演唱風格也就各有特色。
其次,美聲演唱中傳達情感的技巧在于氣息。情感是美聲演唱的靈魂,而氣息則是表現情感的重要技法。正確呼吸是情感表達的前提,演唱者的呼吸會因為情緒的變化而影響速度、強度和頻率,因此呼吸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在演唱中,如果情感亢奮、情緒激動,呼吸就會急促而激烈,適于表現積極的、奮進的、激烈的主題;如果情感低落,呼吸也會隨之緩慢、低沉,適于表現壓抑的、哀傷的主題。氣息對于整體演唱有調整和潤色的功能,能夠使情感表達得以完美地展現。比如奧地利歌曲《野玫瑰》講述男孩不顧玫瑰內心強行索愛而被玫瑰扎傷的愛情故事。該曲曲調輕快,內容略帶諷刺性,氣息輕快、干凈,具有流動性。法國歌曲《斗牛士進行曲》展現的氛圍歡快而激動,演唱者要通過氣息提升聲音的穿透力,這樣有助于表現斗牛時的場景。
最后,美聲演唱中傳達情感的技巧在于吐字。美聲演唱的發(fā)音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發(fā)音有很大區(qū)別,要求有表現力,注重字頭字尾的區(qū)別。美聲演唱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度,否則會影響歌曲情感的傳遞。在練習發(fā)音吐字時,可以先從無字發(fā)音開始,在有一定基礎之后再開始練習發(fā)音吐字。美聲演唱中常有因發(fā)音吐字不當而影響情感表達的情況,比如咬字過緊,容易讓觀眾感覺到緊張。如果尾音過長,造成文字斷裂、文字分離的情況,會影響觀眾對歌詞的理解。在美聲演唱中做到收放自如,才能將情感傳遞得渾和自然、連貫完整。
精湛的演唱技巧能夠準確地傳遞出歌曲的情感,抓住觀眾的內心并引起共鳴。美聲演唱不是在舞臺上單純的發(fā)聲,有感情的演唱才是表演藝術的靈魂。讓歌唱充滿飽滿而又有韻味的情感是藝術,也是技術,需要演唱者對發(fā)音、呼吸、吐字和共鳴等勤加練習,形成完整的藝術體系。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從不缺少優(yōu)秀的演唱者,但是能夠調動個人的情感體驗,獲得大眾共鳴,能夠打開觀眾心扉的歌唱藝術家卻屈指可數。因此演唱的最高境界就是將技巧與情感相融合,真正地理解作品內在的含義,展示出作品的藝術魅力,使得作品與觀眾產生共鳴,最終感染觀眾,滿足大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