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俠
(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南區(qū)神經內科三病區(qū),安徽 合肥 230022)
腦卒中為臨床中常見疾病,對患者的認知、行為、語言以及運動功能均具有不良影響。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有50%的腦卒中患者在發(fā)病后會誘發(fā)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嚴重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生活質量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康復訓練可以讓患者認知障礙有所改善,認知康復訓練主要為認知強化、再次記憶的過程,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認知康復訓練,可以促進其認知功能、語言功能、行為功能的提高。不過,多數(shù)醫(yī)院在對腦卒中認知障礙患者護理時,主要以基礎護理內容為主,忽視了對患者認知方面的康復訓練,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認知不能不僅不會得到改善,反而會出現(xiàn)功能下降。本次研究對腦卒中患者運用認知康復訓練,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選取5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25例)與對照組(n=25例),患者抽取時間段介于2019年8月~2020年2月期間。對照組腦卒中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患者年齡≥54歲,≤75歲,平均年齡(64.58±3.25)歲,患者男女比例(15:10)例;觀察組腦卒中患者需要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認知康復訓練,患者年齡≥55歲,≤78歲,平均年齡(65.13±3.02)歲,患者男女比例(16:9)例,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較?。≒>0.05)。
對照組腦卒中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主要包括靜脈注射、口服藥物等。觀察組腦卒中患者需要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認知康復訓練,具體實施如下:(1)注意力訓練,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機體各項功能進行評估,依據評估分數(shù)、檢查指標等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采用分級式注意力訓練,其訓練目標為提升注意力穩(wěn)定性,達到注意力可控性要求[1]。(2)記憶力訓練,臨床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講述記憶力訓練目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項等,家屬與護理人員共同探討記憶力訓練,家屬可以增加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融合一些提示性的內容,進而減少患者的記憶缺陷。此外,護理人員可以將患者之前的生活物品、場景拍成圖片,播放給患者,增加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頻率[2]。(3)行動訓練,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可適當對患者進行穿衣服、站立、梳頭發(fā)以及倒水等功能訓練。(4)智力訓練,在對患者進行智力訓練時,注重定向力方面的鍛煉,比如讓患者正確區(qū)分左右腳,在為患者實施治療時,不經意間提問患者左腳、右腳、左手以及右手。若患者具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可以在患者轉換幾個方向的狀態(tài)下,提問患者病房內電視機、座椅的擺放方向。另外,還可為患者進行計算類訓練,可以先從單一的數(shù)數(shù)訓練開始,隨后可以向患者提問比較簡單的加減法,進而有效鍛煉腦卒中患者思維能力。此外,還需要對患者觀察能力進行訓練,為患者準備不同顏色、圖案的卡片,要求患者通過觀看圖片,準確回答出圖片中物品的名稱。(5)語言訓練,主要是對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詞匯展開訓練,從簡單的詞匯開始鍛煉,比如吃飯、喝水、睡覺、東西、梳頭、刷牙等詞匯,在訓練過程中不斷鼓勵患者,增加患者訓練信心。
兩組腦卒中患者觀察指標為認知功能、語言功能以及行為功能。
一般資料、觀察指標以及計數(shù)資料為本次研究的重要數(shù)據組成部分,需要將其統(tǒng)一錄入計算機設備中,數(shù)據涉及較多需要通過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n)為本次研究的例數(shù),觀察指標中認知功能、語言功能以及行為功能使用(分)表示,采用t進行數(shù)據檢驗,兩組數(shù)據存在差異時,以(P<0.05)為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為73.25±4.68分,對照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為67.25±4.23分,觀察主認知功能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語言功能為6.23±1.25分、執(zhí)行功能為4.25±1.33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語言功能4.25±1.22分、執(zhí)行功能3.23±1.08分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
現(xiàn)階段,人們精神壓力、工作壓力不斷提升,多數(shù)人具有吸煙、酗酒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不斷提高。而腦卒中為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臨床治療時根據其臨床癥狀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病情發(fā)展速度快,具有較高死亡率。腦卒中疾病會造成患者機體多項功能障礙,最終引發(fā)患者運動障礙、認知障礙以及語言能力障礙,為患者生活帶來巨大不便,對數(shù)患者后期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治療,對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該疾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為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過度勞累等有關,其臨床癥狀為頭痛、嘔吐、視力減退以及共濟失調等,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患者經藥物、手術治療后仍具有大腦重組功能,整體可塑性較強。因此,為了有效提升患者機體功能,本次研究對腦卒中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為73.25±4.68分,對照組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評分為67.25±4.23分,觀察主認知功能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語言功能為6.23±1.25分、執(zhí)行功能為4.25±1.33分,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語言功能4.25±1.22分、執(zhí)行功能3.23±1.08分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采用該種治療方式可以提升患者機體功能,主要因為認知康復訓練會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行為恢復等功能的鍛煉,對于具有輕度認知障礙、病情較輕的患者進行智力訓練,主要是對其進行簡答的計算鍛煉、定向力訓練以及看圖識物訓練等,讓患者主動投入到實際訓練中,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所提升。進而提升機體各項功能[3]。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認知康復訓練,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認知功能,提高語言功能以及行為功能,對疾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