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記》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博古通今的巨作,其蘊含的文學思想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司馬遷本著“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大膽突破以往史書的書寫慣例,在《史記》中塑造了不少豐富多彩又富有個性的中下層人物形象。他們或是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或是襯托主要人物,為歷史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主要從中下層人物形象界定、劃分及文化意義入手,探究中下層人物在《史記》中產生的作用。
關鍵詞:《史記》 中下層 價值
翦伯贊在《中國史綱》中說《史記》:“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的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方面的動態(tài),而皆予以具體而生動的描寫?!比欢鴮W界普遍致力于研究《史記》中的風云人物,在史書中出現(xiàn)的低微小人物一直被忽略。他們的語言行動看似樸實簡單,實則蘊含著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進程,并對歷史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傊?,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中下層人物可以說是歷史發(fā)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節(jié),所以《史記》中的中下層人物具有一定審視和研究價值。
一、《史記》中下層人物形象的界定
《史記》中出現(xiàn)了眾多的中下層人物,筆者在此將其進行概念界定。
(一)地位低下、無可記傳者 《史記》中的“中下層人物”首先表現(xiàn)為其地位之“低”。這里筆者將《史記》中出身低微,處于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認定為“中下層人物”。這些中下層人物往往都有一些共同點,即他們均為出身寒苦的下層,一生庸碌無為,但大都品行優(yōu)良,充滿正義,且都無獨立傳記可尋,當搜尋主要人物傳記時,也并未提及他們的生平、事跡等。司馬遷將這些人物寫進《史記》,表明他對行文完整、內容豐富的追求,并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樸實善良與仗義相助的精神。這類人雖出身低微,但為人品德不“低”。
(二)點綴主要人物者 中下層人物雖然不能像三皇五帝一樣直接推動歷史向前發(fā)展,對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但他們總是會出現(xiàn)在重要的歷史人物身邊,為主要人物在情節(jié)中的發(fā)展進行點綴。如《項羽本紀》中宋義就因直言勸諫項梁而名留后世,還有《司馬相如列傳》中的卓文君全力相助司馬相如擺脫經濟困窘,助他寫下驚世巨作《漢大賦》等。中下層人物的出現(xiàn)也極大地豐富了《史記》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要人物在情節(jié)中的發(fā)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們雖身處底層,卻在接觸主要人物的過程中憑借一己之力對主要歷史人物的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因而被載入史冊。
二、中下層人物形象的劃分
“司馬遷是一位卓越的語言藝術家,在他的人物特寫里,十分成功地運用了精煉的語言,塑造了眾多具有性格特征的藝術形象?!彪m然他們身處社會的不同行業(yè),但將其劃分為類時,仍能展現(xiàn)出一類人身上的共同特點。
(一)充滿仗義色彩的俠士 古代俠士都重情重義、嫉惡如仇。司馬遷將《游俠列傳》單獨列為一章,足見他對俠士的敬仰之情。游俠生性熱愛自由,不愿受到法律道德的約束。因此,司馬遷認為他們“言必信,行必果”,是正義的存在?!队蝹b列傳》運用側面描寫將俠士的正面形象描繪出來。朱家為人仗義,救人無數(shù),但對自己的功德閉口不提。他家無余財,窮困潦倒,卻一直堅持救濟他人。劇孟作為豪俠之士,離世時“家無余十金之財”,他為人仗義疏財,為幫助別人散盡千金,展現(xiàn)出豪俠之士的慷慨大方。司馬遷描寫的俠士,向世人展現(xiàn)出了桀驁不馴的俠士形象。他們嫉惡如仇又慷慨豪爽,遇到危急情況之時能仗義相救。雖然他們出身并不十分高貴,有的甚至還家徒四壁,但他們樂善好施,且“厚施而薄望”,展現(xiàn)出俠客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特點。而他們性格中的崇尚自由、不喜束縛,也使他們成為公平正義的捍衛(wèi)者,布施恩德、講求正義也成為他們共同的道德追求。
(二)勇于擔當?shù)霓r夫漁父 農夫和漁父是受盡壓迫的底層勞動者。他們雖生活于鄉(xiāng)野之間,但也擁有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勇氣。因此,對于大事件的發(fā)生,他們的言行舉止也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有的甚至憑借一己之力,扭轉乾坤,開創(chuàng)了歷史新篇章。陳勝、吳廣作為農民代表,與暴秦抗爭最終取得勝利。田父的出現(xiàn)使項羽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還有意欲幫助霸王過江的烏江亭長,為其東山再起做好打算,也彰顯出勞動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智慧與謀略。伍子胥為躲避殺身之禍逃至江邊,江邊漁父不顧告令助他過江。這些事例都看出農夫、漁父的勇于擔當。農夫漁父的出現(xiàn),不僅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也豐富了《史記》當中的人物形象。但他們因出身低賤,雖然擁有異乎常人的膽量、見識和超群的智慧,也只能隱于市井,等待時機降臨。正是由于主要人物的出現(xiàn),才使得中下層人物的智慧得以外露,展示出田間勞作之人的擔當與不凡智慧。
三、《史記》中下層人物的文化意蘊
《史記》中描寫了很多處于社會中下層的人物,司馬遷不僅借助這些人物或直接或間接地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還展現(xiàn)出其中蘊含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
(一)豐富人物形象 《史記》是以人物傳記為主的寫人物的文學。司馬遷寫人物,總能將一類人以不同的形式清晰直觀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俞樟華曾評價司馬遷:“凡是活動在從黃帝到漢武帝這三千年的歷史舞臺上各行各業(yè)的代表人物,都有記載描繪。”司馬遷寫人之廣泛,不僅歌頌帝王之功德,也描寫下層群眾的生活。“凡列傳人物,特別是社會下層人物,都是經過嚴格選擇的,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特色。”司馬遷將各具特色的中下層人物放到了一起,這樣刻畫人物才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如《游俠列傳》中被熱烈謳歌的布衣俠客朱家與郭解,《孟嘗君列傳》中運用絕技救助孟嘗君的“雞鳴狗盜之徒”,還有“魏子所與粟賢者”,在孟嘗君遭受質疑時,以自己的清白力保他性命無憂。在描繪這些中下層人物時,司馬遷圍繞主要人物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中下層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這些形象也豐富了《史記》的人物塑造,為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完善情節(jié)發(fā)展 《史記》中下層人物的出現(xiàn)對完善情節(jié)的發(fā)展起到了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妒酚洝吩谧珜懼饕宋飩饔洉r著墨描寫這些中下層人物,看似有些偏離主題。但經過仔細研究后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這些小人物的出現(xiàn),才有了一些富于情感變化的情節(jié),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情節(jié)將故事串聯(lián),才會產生承前啟后的作用,不但豐富了文章內容,更能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如《項羽本紀》中的農夫和烏江亭長,農夫的出現(xiàn)是為烏江自刎做鋪墊,如果項羽沒有在危急時刻遇到農夫,也不會誤入大澤之中,被人追殺后逃至江邊。如果沒有逃到江邊,那么,在江邊等候的烏江亭長也不會對項羽說出“請君渡江、東山再起”的話,更不會觸動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殺而亡。還有《淮陰侯列傳》中對韓信起到幫助作用的漂母,她在韓愈最無助的時候出手相助??梢哉f,如果沒有漂母,就沒有后來的韓信??梢?,這些中下層人物或多或少都完善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也正是因為加入了這些細小的情節(jié),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情節(jié)變得生動有趣,又豐富了人物性格,使整部作品更加具有文學性。
(三)體現(xiàn)創(chuàng)作主旨 《史記》通過描寫一系列中下層人物,不僅能夠展現(xiàn)出中下層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也彰顯出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發(fā)揚光大。第一,是中華民族揚善除惡、助人為樂的仗義精神。這一點體現(xiàn)在很多游俠身上,他們雖出身平庸,行為放蕩,但在危難之際會出手相救。這些人在班固筆下被認為“罪已不容于誅”,但在司馬遷筆下成了行俠仗義的英雄,對他們懲奸除惡的行為表示贊賞。第二,是結草銜環(huán)的美德?!妒酚洝分泻芏喙适露颊宫F(xiàn)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中華美德,知恩圖報的精神也成為后世的學習榜樣,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豫讓為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便“吞炭行刺”,雖然行刺失敗,但這種“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十分讓人動容,司馬遷也在《史記》中大力弘揚這種飲水思源的感恩精神。第三,頌揚勤勞善良的美德。車夫的妻子就大膽以離婚威脅丈夫發(fā)奮進取,最后成就了一代大夫。漂母幫助韓信卻不求回報,閃爍著人性善良的光輝。
總之,司馬遷運用實錄精神寫史,將自己進步的歷史觀融入其中,塑造出許多靈動且個性的中下層人物。這不僅體現(xiàn)出司馬遷對于中下層人物的關心,也反映出司馬遷的平民意識。雖然這些人物對歷史的發(fā)展猶如九牛一毛,但經司馬遷之手,他們可以得到世人更多的關注,了解他們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可以說是《史記》一個前所未有的貢獻。司馬遷歌頌這些中下層群眾,不僅展現(xiàn)出中國的文化特點,也能還原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后世文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翦伯贊.中國史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傅斯年.名家品史記[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
[3] 司馬遷.史記[M].北京: 中華書局,1959.
[4] 俞樟華.史記藝術論[M].北京: 華文出版社,2002.
[5] 張大可.史記研究[M].北京: 華文出版社,2002.
[6] 班固.漢書[M].北京: 中華書局,2012.
基金項目: 牡丹江師范學院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kjcx2019-73mdjnu)
作 者: 王愛華,牡丹江師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
編 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