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彬
(定安縣人民醫(yī)院,海南 定安 571200)
四肢骨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大多是受到外界暴力導致的。對于一般的患者來說,四肢骨折后恢復是非常困難的,對患者后期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經過近幾年的不斷研究發(fā)展,骨折固定治療在對于四肢骨折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現在本院選擇了80例骨折患者進行實驗,保證每個參加實驗的患者都是自愿進行的,對骨折固定治療四肢骨折進行分析和圍術期的護理,具體的分析如下。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隨機抽樣法,本院將收集從2013年~2015年這兩年中四肢骨折的患者共80例例患者,然后利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有40例患者。在人數分布上,男性患者選取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齡上就選擇24歲~50歲之間,平均的骨折時間都在6個小時到10個小時之間。對照組中有29名男性平均年齡在42歲,而女性有11名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其中開放型骨折有16例,閉合性骨折有24例;觀察組中有20名男性年齡都在45歲左右,女性有20名年齡在48歲左右,其中閉合性骨折14例,開放型骨折26例。最重要的是這兩組的性別和年齡差異是非常小的,所以在以后的實驗和討論中就可以不用考慮此問題了。通過對以上兩種患者治療之后的康復指標、生命特征、活動情況自己護理滿意程度進行對比觀察。
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手段和治療手段,包括常規(guī)的手術前的宣教、生命體征的檢查、手術后的感染,認真聽從醫(yī)生的醫(yī)囑,及時的進藥物治療。
實驗組:實驗組患者首先要接受綜合護理,內容包括:(1)向患者介紹骨外固定支架治療的優(yōu)點,盡可能的去排除患者內心的恐慌,并向患者介紹手術以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已經不適應的癥狀,一定要將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提前向患者介紹清楚,避免患者出現恐懼的心理。同時還要向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積極疏導患者的緊張心情。(2)患者術后一定要定時的為創(chuàng)口進行消毒和更換敷料,保持皮膚的清潔。還要觀察患者的尿量和體溫,要給患者注射抗生素類的藥物,避免創(chuàng)口出現感染發(fā)炎的癥狀。(3)調解患者的飲食結構,多給患者食用高蛋白、高鈣類的食物,可以促進骨骼的愈合,加快患者的康復時間。要保持患者病房室內的通風,保證房間中空氣的新鮮,并且還要做到定期的進行消毒,減少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4)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本身的情況訂制合理的休息時間表,要求護理和治療工作均在白天完成,盡可能的控制探望人員的數量和次數,給患者更多的休息時間,保證患者具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并且可以保持充沛的活力接收治療。(5)可以適當的圍觀者進行按摩,促進骨折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來輔助四肢進行適當的被動運動,避免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以加快患者骨骼的愈合,加快康復的時間。(7)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在康復訓練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訓練的強度,避免骨折的肢體出現骨折移位,要訂制全面的康復訓練計劃,大多是以患者出院后自己訓練為主。(8)醫(yī)院對骨折患者出院后要定期進行電話回訪,并對患者進行跟蹤調查,再根據患者出院后的實際情況修改康復訓練計劃,如果患者出現了任何不良反應或者是不良癥狀,要及時的督促患者復診[1]。
對照組中有五例患者出現了環(huán)節(jié)功能的并發(fā)癥,兩例肢體縮短畸形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概率達到了百分之十七點五。實驗組只有一例患者出現了環(huán)節(jié)功能障礙,并不是非常的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概率為百分之二點五,兩組的并發(fā)癥概率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由此可見實驗組采用的外骨架固定技術是非常有效的,效果遠遠好于傳統(tǒng)的骨折治療手段[2]。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程度達到了百分之九十,有二十九組滿意,七組一般,一組不滿意。對照組有十三例滿意,十八例一般和九例不滿意,護理的難易程度是百分之七十七點五,兩組的護理滿意程度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外骨固定支架治療四肢骨折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出現不良癥狀和并發(fā)癥,可以提高患者是生活質量,再加上護理人員的精心照顧和護理,患者的康復時間和之前相比有很大的提升。所以說對于四肢骨折的患者采用外骨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療是非常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