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釗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臨床見習是護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階段,通過見習護生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因此必須要保證臨床見習帶教的質(zhì)量。但見習時間短,護生沒有接觸過臨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相對薄弱[1],過程困難重重[2]。應用思維導圖可提高護生短時間內(nèi)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增強護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促進護生主動去掌握臨床專業(yè)知識。本文探究在兒科護理見習中應用思維導圖聯(lián)合合作學習教學法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對照組的30名護生采用講授法、演示法等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先由帶教老師在見習前幫助護生復習兒科護理相關知識,再下臨床集中在患者床旁進行典型病例的講解。試驗組的30名護生采用思維導圖聯(lián)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實施步驟為①復習理論:先由帶教老師引導護生復習理論,再將理論內(nèi)容制作成思維導圖發(fā)放給護生;②選擇典型病例:提前跟患兒和家屬溝通,讓患兒配合體查,家屬配合問診。③采集病史:每個小組由5名護生組成,每組負責1個病例,借助思維導圖輔助床旁采集病史和問診。④補充討論:采集病史后,按照護理程序的步驟以及利用思維導圖補充討論病例,標注關鍵詞,列出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⑤宣教指導:由小組成員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管床護士在床邊監(jiān)督并對護生存在的不足進行補充、指導;⑥討論總結:全部小組集合,補充好思維導圖,對各自的病例進行小結,其它組員可提問,最后帶教老師做總結。
1.2.1 書寫護理病歷
見習結束后,對照組和試驗組的護生均需按護理程序完成1份護理病歷,交由同一位帶教老師批閱。區(qū)別在于對照組每名護生均需獨立完成1份病歷(共30份),試驗組則以小組為合作單位,共同完成1份病歷,共6份。兩組成績均取平均分。
1.2.2 考核見習內(nèi)容
根據(jù)見習內(nèi)容和目標編寫試卷,題型及所占分數(shù):單選題30分、多選題20分、簡答題20分、病例分析判斷題10分,病例分析問答題20分。閉卷考試時間為90 min。
應用SPSS 25.0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兩組護生病例書寫和理論考核的成績,配對樣本t檢驗比較滿意度,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比較(±s)
組別 人數(shù) 病例書寫 理論考核 滿意度對照組 30 87.50±3.51 87.41±3.86 91.76±3.04試驗組 30 91.31±2.18 90.51±2.91 94.06±1.75 t值 5.26 3.89 3.76 P值 0.00 0.00 0.00
對照組和試驗組的護生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護生的病歷書寫成績與理論考核成績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護生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超過90分,但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在以往的見習帶教中發(fā)現(xiàn)很多護生對患兒問診和評估時提出的問題比較散亂,難以抓住重點,耗費的時間長,導致家屬不耐煩。而且受時間的限制,老師在下臨床前要將兒科理論知識和評估技巧傳授給學生,往往事半功倍,收益甚微,而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地記憶和提取相關信息,增強學習效果。評判性思維能力差是大多數(shù)護生的弱點[3],在補充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護生需要不斷思考、修改和歸納,這可以增強思維的層次性、條理性和聯(lián)想性;同時與他人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增強團隊協(xié)作能力,充分掌握病例的信息,促進護生主動去掌握臨床知識,為后期的臨床實習打下基礎。
應用思維導圖聯(lián)合合作學習教學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滿意度。本教學法中學生變成了教學的主體,增強了參與教學的意識,并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而老師則是提出問題和引導正確答案,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了解,提高學生對老師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應用思維導圖聯(lián)合合作學習的教學法在兒科護理見習帶教中不僅能提高學生滿意度及臨床思維綜合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臨床帶教老師工作效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