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甘肅與新疆之前,腦海中不斷浮起黃土高坡的大漠上發(fā)生的悲壯歷史故事,以及維吾爾族及哈薩克族男女在大草原上載歌載舞的畫面。早年一首接一首動聽的民歌,仿佛又在耳際泛起。
陽關(guān)與玉門關(guān),一個在南,一個在北,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關(guān)隘,也是古代中國陸路對外的交通咽喉。
在離開兩關(guān)之后就進入茫茫大漠的戈壁了。
你如果有機會到甘肅旅行,不要錯過去中華民族圣殿的敦煌莫高窟 “朝拜”。石窟壁畫,就是敦煌的閃亮名片。
畫冊里的“飛天”,敦煌舞蹈的“飛天”,我們看得多了,但總是期望能親眼目睹壁畫飛天真跡。這次甘肅——新疆行讓我們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夙愿。真的無法想象,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在一、兩千年前就已經(jīng)發(fā)揮得如此淋漓盡致。在大漠山窟里,穿挖窟穴留下栩栩如生的彩繪。而這些彩繪竟然保留到今天,反映了當(dāng)年彩繪用料的講究及工藝的超群。
莫高窟里被發(fā)現(xiàn)的石窟達492座,彩塑2000個,由于當(dāng)中不少是類似者,或遭破壞或不具完整性,因此對外開放者只有數(shù)十座。不同年代與構(gòu)圖的石窟,讓人看后心滿意足了!
這些瑰寶壁畫,多以佛教教義為主題,此外也有當(dāng)時的民俗與生活情景。為了保護罕有的文物遺產(chǎn),減少受到人氣散放二氧化碳的破壞,莫高窟已經(jīng)開始限制參觀人數(shù),并通過進入實地參觀前的3D視頻介紹,縮短逗留在內(nèi)的時間。
陰暗的石窟也嚴(yán)禁拍照片及打燈,只能通過講解員的手電筒燈光指引觀賞。同時,參觀券也采取實名制。先輩為我們留下的寶藏,我們沒有理由不加以好好保管維護。
莫高窟近百年來能避過兩次大浩劫,確實是大幸。一次是二戰(zhàn),一次是文化大革命。不過,它大部分最珍貴的史料真跡卻被幾個外國收藏家 “帶”走了,法國、日本最多!
當(dāng)年一位僧人無意間在窟內(nèi)發(fā)現(xiàn)了收藏經(jīng)庫,自己不知道珍惜,腐敗的朝廷也鞭長莫及,所以一次又一次帶領(lǐng)外國收藏家去搜掠。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些流落國外的無價之寶還能幸存下來,好過被戰(zhàn)火摧毀破壞。
送上一首 《古月照今塵》,一起緬懷古人。
一部春秋史,千年孤臣淚/成敗難長久,興亡在轉(zhuǎn)瞬間/總在茶余后,供于后人說/多少辛酸,話因果/百戰(zhàn)舊河山,古來功難全/江山幾局殘,荒城重拾何年/文章寫不盡,幽幽滄桑史/悲歡歲月,盡無情/長江長千里,黃河水不停/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剩古月照今塵/莫負(fù)古圣賢,效歷朝英雄/再造一個輝煌的漢疆和唐土
新疆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少數(shù)民族合居的地方。
在這次的旅游中,我們有幸在伊犁市參觀了錫伯族風(fēng)情園以及體驗錫伯農(nóng)家的風(fēng)土人情。
錫伯族官兵是在1764年,奉乾隆帝朝廷之命,從沈陽出發(fā),背井離鄉(xiāng)遷至新疆伊犁,承擔(dān)戎守開墾祖國邊陲的歷史重任。250年后的今天,錫伯族的人口已經(jīng)從當(dāng)年的不到5000人,繁衍至20萬人。
我們乘著馬車 “嘀嘀嗒嗒”來到錫伯族聚居的巷弄。偌大庭院長廊上,葡萄藤架與蘋果架上,果實累累的蘋果與葡萄把藤架壓彎了腰。蘋果伸手可采摘,只可惜8月份不是成熟的季節(jié),錯過了親手采親口食的機會。
錫伯族女向?qū)≌湔f,10月份才是豐收季節(jié),到時候你們一定要來哦。小珍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風(fēng)情園里當(dāng)向?qū)В{輕就熟,月入約3000人民幣,感覺還滿意。
小珍的漢語解說非常流利,解說完畢,還親手捧上當(dāng)?shù)靥刂频谋苛茏尨蠹医饪氏?,甜在訪客心底。
這時,我想,送上一首哈薩克民歌 《美麗的姑娘》最貼切了:
美麗的姑娘見過萬千/獨有你最可愛/你像沖出朝霞的太陽/無比的新鮮/姑娘呀/把你的容貌比做鮮花/你比鮮花更鮮艷/世上多少人呀/向你望得脖子酸/姑娘呀/你的舞姿輕盈嫵媚/就像天上神仙/你那流星似的雙眼能把海底穿/姑娘呀/你像夜鶯歌唱在自由的青翠林園/姑娘呀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打出這樣的宣傳口號:“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是嗎?說得也是!
伊犁新源縣境內(nèi)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qū),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翠綠的草原風(fēng)光與哈薩克民俗風(fēng)情結(jié)合在一起,就足以成為新疆著名的旅游觀光名片。
根據(jù)游覽大巴上的錄影介紹,“那拉提”有個這樣的傳奇來由。
“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fā),時值春季,山中卻是風(fēng)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云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的大叫 ‘那拉提、那拉提 (有太陽、有太陽)’,于是這片草原得了名?!?/p>
那拉提草原之美,在于挺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空氣清新爽朗,哈薩克民族在草原上驅(qū)馬奔馳趕牛羊。在起伏交錯的山麓上,天山一色,讓人心曠神怡。身臨其境,個個團友也活躍起來,有男女團友隨性租借服裝打扮成哈薩克情侶,落落大方,在旁者紛紛起哄合照,還討“喜糖”吃。
我們在大巴上不單有喜糖吃,還在草原上一邊享受豐盛的全羊大餐,一邊欣賞哈薩克男女載歌載舞與受邀共舞。這頓飯,在杯酒交錯與歌舞聲中渡過。
來吧,聽一首新疆民歌 《青春舞曲》: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我的青春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別的那樣喲/別的那樣喲/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