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文
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一幼兒園園長,全國優(yōu)秀教師、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勞動模范。
周末,兩個精力充沛的小朋友 (妍妍和小表姐琳琳)閑來無事,非讓我講笑話逗她們開心。幾個笑話講完,我已是黔驢技窮,于是改口說講故事。搜索一下自己較為匱乏的童年記憶,我想起了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本身非常簡單,但為了不負兩位小朋友的期望,講述時,我按自己的風(fēng)格和語言進行了改編,的確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我沒按常理出牌,并沒有直接講出故事的結(jié)果,而是將如何解救掉進缸里小伙伴的問題拋給了她們。姐姐因為之前聽過這個故事,肯定且干脆地說出:“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流出來?!?“回答正確,但咱們現(xiàn)在這樣,想想除了這個用石頭砸缸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我一步步地引導(dǎo)著兩個孩子。妍妍沒有聽過這個故事,她思了一會兒說:“可以用一個樹枝,把它伸到缸里,把小朋友拽上來?!蔽铱隙隋幕卮?。然后繼續(xù)問,“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妍妍想了一會兒又說:“拿一個撈魚的網(wǎng)子,把小朋友撈出來?!薄澳蔷W(wǎng)子要是擔不動怎么辦?”琳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網(wǎng)子有可能擔不動,但這也是個辦法,故事中用石頭砸也有可能砸不破啊?”我鼓勵她們開動腦筋,不要受原來故事的局限。之后,兩位小朋友的奇思妙想讓我感到欣喜?!坝靡粋€大勺子,把缸里的水舀出來?!薄白屢晃粫斡镜纳晕⒋蟮男∨笥烟氯?,把他給救上來?!薄鞍岩路撓聛頂Q起來,然后放到缸里讓他抓著上來?!薄瓦@樣一來一去,小姐倆給出了6種方法。
傳統(tǒng)小故事配以新的解讀,不僅讓孩子多角度思維,挖掘智慧空間,而且讓孩子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的意識。首先,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試著把結(jié)尾先留住,鼓勵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灌輸?shù)臇|西越多,定向思維的程度就越大,孩子們探索的空間就越小。一味遵循故事的完整,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孩子們的思考;正相反,開放式的故事結(jié)局,可以讓孩子無拘無束地去想。其次,我們要相信,孩子雖小,但智慧不少,且想象力無限大,家長要學(xué)會打破常規(guī),換一種思路,即使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可以激發(fā)并鼓勵孩子多思考、多探索。即便孩子給出的答案有些不太合理,也都要給予不同角度的肯定。第三,作為父母,要不斷學(xué)習(xí)、儲備知識,多掌握些可以讓孩子放松和思考的話題、素材,要善于通過這種方式增進與孩子的溝通。這樣既有利于增進感情,又可以啟迪智慧。如果不嘗試著改編講述這樣一個人人皆知的小故事,那也就無法獲知這樣的一種交流方式,無法啟發(fā)孩子做這樣一次多角度思維探索。
家長是幼兒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幼兒最持久的教師,他們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響著幼兒身心發(fā)展。在他們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見證年輕父母們的科學(xué)育兒理念、育兒方法,他們面臨的育兒困惑的真實解答,享受親子之樂的情感表達。一則則故事看似微小簡單,但都是年輕父母們和孩子們獨一無二、無以倫比的寶貴成長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