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晚清時期河南淮河流域災蠲研究

        2020-02-25 12:55:01楊立紅朱正業(yè)
        關鍵詞:祥符錢糧檔號

        楊立紅,朱正業(yè)

        □淮河文化論壇 主持人:吳海濤教授

        晚清時期河南淮河流域災蠲研究

        楊立紅1,朱正業(yè)2

        (1.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合肥 230012;2.安徽大學 歷史系,合肥 230039)

        晚清時期,為減輕百姓負擔,盡快恢復社會生產秩序,每遇災荒,清政府都根據災情輕重按一定比例蠲免、緩征或停征河南淮河流域受災地區(qū)應征糧賦。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蠲緩措施日趨細密與制度化。然而,受政局動蕩、吏治腐敗等因素的制約,許多與蠲緩有關的政令或形同具文,或在執(zhí)行過程中流弊百出,總體效果不彰。

        晚清;河南;淮河流域;蠲緩

        在“靠天收”的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百姓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十分薄弱,一旦遇到災害,小則收成歉薄,大則顆粒無收,無力繳納糧賦。為恢復生產,發(fā)展經濟,每遇災患,歷代政府都根據災情輕重按一定比例蠲免、緩征或停征受災地區(qū)應征糧賦。清朝統(tǒng)治階級在繼承歷朝經驗的基礎上,把錢糧蠲緩作為救荒安民的重要官賑舉措,不斷予以發(fā)展與完善。至晚清時期,蠲緩日趨細密與制度化。本文擬對晚清時期河南淮河流域災后錢糧蠲緩機制作一探討。

        一、蠲免

        蠲免是指因災歉收或絕收時,政府對災民應行繳納的糧賦予以部分減免或全部免除。有清一代,為穩(wěn)定民心,恢復生產,每遇災荒年份,都會根據災情輕重按一定比例蠲免受災地區(qū)的應征糧賦。

        (一)蠲免比例

        蠲免比例清初無定制,至1653年順治朝作了明確規(guī)定:被災八、九、十分者,免十分之三;五、六、七分者,免十分之二;四分者,免十分之一。該規(guī)定將糧賦與受災程度均劃分為十分,根據受災程度予以相應比例的減免。1728年雍正朝對蠲免比例再次予以細化與調整:“被災十分者,著免七分;九分者,著免六分;八分者,著免四分;七分者,著免二分;六分者,著免一分?!?736年乾隆帝在因襲雍正朝規(guī)制的基礎上,認為“田禾被災五分,則收成僅得其半,輸將國賦,未免艱難”,故將“被災五分”亦納入到減免糧賦十分之一的范疇[1]。該蠲免比例此后成為定制,一直延續(xù)至清末,主要對成災五分及以上者應征糧賦予以不同程度的減免。

        以1843年為例,黃河在九堡漫口成災,河南淮河流域受災嚴重,清政府對受災地區(qū)實行蠲免,具體情況如下:(1)成災十分的中牟縣杏樹鎮(zhèn)等77個村莊,祥符縣崗子橋等424個村莊,通許縣韓莊等386個村莊,各蠲免正賦十分之七。(2)成災九分的中牟縣野雞張莊等108個村莊,祥符縣小屯等100個村莊,通許縣六營等143個村莊,陳留縣莘城等309個村莊,杞縣斗廂等社652個村莊,淮寧縣搬繒口等1445個村莊,西華縣鹽場村等290個村莊,沈丘縣槐莊集等34個村莊,太康縣崔橋等413個村莊,扶溝縣白莊等561個村莊,各蠲免正賦十分之六。(3)成災八分、七分的中牟縣段莊等155個村莊,祥符縣西來集等33個村莊,通許縣黎莊等14個村莊,尉氏縣桃莊等301個村莊及大槐樹等66個村莊,陳留縣長崗等堡146個村莊,杞縣葛崗等社185個村莊,淮寧縣孔村等472個村莊及朱邱寺等462個村莊,西華縣田樓220個村莊及赤狼村等84個村莊,沈丘縣蓮池集等5個村莊及萬壽寺等7個村莊,太康縣古城村等487個村莊及方城集720個村莊,扶溝縣大河社等167個村莊及許莊等63個村莊,項城縣馮嘉堂等19個村莊及廣糧門等10個村莊,鹿邑縣安平集等2007個村莊及和睦集等404個村莊,其中成災八分者各蠲正賦十分之四,成災七分者各蠲正賦十分之二。(4)成災六分的祥符縣崔莊等189個村莊,杞縣黑木等社85個村莊,淮寧縣戴家集等216個村莊,太康縣郝村等683個村莊,項城縣東王官橋等17個村莊,鹿邑縣觀武集等238個村莊,睢州西陵等社284個村莊,各蠲正賦十分之一。(5)成災五分的扶溝縣梅橋等127個村莊,睢州平崗等社117個村莊,各蠲正賦十分之一。[2]

        (二)蠲免災年糧賦

        晚清蠲免的糧賦多以受災當年為主。如1844年,中牟等州縣“黃水未涸復淹”,其中,中牟、祥符、通許、陳留、杞縣、尉氏、淮寧、西華、太康、扶溝、鹿邑、項城、沈丘、睢州等被災五分村莊,蠲免正賦十分之一[3]。1854年,夏邑縣“因被賊擾而失守,本年正雜錢糧全行蠲免”[4]。1857年,固始縣被擾的三河尖等43保本年丁耗漕項銀兩,蠲免十分之一[5]。1863年夏秋,河南淮河流域遭受水旱戰(zhàn)爭等災,襄城縣潁橋等8保未完本年丁耗漕項河夫裁扣等項,正陽縣魯家店等52店應征本年丁耗等項,均予蠲免[6]。1871年,汜水縣被汜沁兩河沖溢成災,縣城關及口子村等55個村莊、西史村等47個村莊,均分成蠲免[7]。1873年,虞城縣猝遭風雹,申檀寺等197個村莊成災八分應征本年錢糧照例蠲免十分之四[8]。1877年,登封縣四鄉(xiāng)因旱成災五分的北紙房等299個村莊應征本年錢漕,蠲免十分之一[9]。1898年,祥符等州縣雨澤過多,積澇為患,永城等縣成災五分七分九分村莊應征本年錢漕,各按分數蠲免[10]。1901年,蘭儀、考城黃河漫溢,被淹成災,兩縣成災五、六、七、八、九分各村莊應征本年錢漕,各按成災分數分別蠲免[11]。1906年入夏以來,永城等縣疊遭大雨,村莊多被淹浸,收成銳減,被水成災各村莊應征本年錢糧,各按成災分數予以蠲免[12]。

        (三)蠲免災前糧賦

        晚清時期,遇災重之年有時也會將受災之前緩征或未征錢糧一并蠲免。如1857年,淮寧縣被擾較重的戴家集等545個村莊民欠1856年丁耗錢糧,全行豁免[5]。1858年,鹿邑等州縣被水,但因奏請蠲緩錢糧時遺漏,翌年4月,鹿邑等縣原緩1850年丁耗漕項裁扣河夫等銀一并豁免[13]。1863年夏秋,河南淮河流域受災嚴重。其中,夏邑縣北石井等31個村莊原緩1860年、1861年丁耗裁扣漕項河夫船料等項,虞城縣原緩1860年、1861年丁耗裁扣漕項河夫船料等項,西華縣原緩1860年丁耗,項城縣雙廟村等73個村莊原緩1860-1862年未完丁耗漕項河埠裁扣等項,扶溝縣原緩1860年丁耗,許州吳村等26保大莊寨等694個村莊原緩1860年、1861年丁耗裁扣漕項等項,臨潁縣南王等10保原緩1860-1861丁耗裁扣等項,襄城縣潁橋等8保未完及原緩1860-1862年丁耗漕項河夫裁扣等項,正陽縣魯家店等52店應征本年丁耗等項及闔邑原緩1862年丁耗等項,應請均予蠲免[6]。1865年,開封、歸德、陳州、許州等地入秋后陰雨連綿,秋禾被淹,杞縣原緩1860-1861年丁耗漕糧漕項河夫驛站裁扣等銀,睢州東關等地方應征新舊錢漕,上蔡縣蔡岡等里原緩1860-1862年民欠丁耗裁扣等款,孝感等里未完1860-1862年民欠丁耗裁扣等款,新蔡縣1860-1862年未完民欠熟地丁耗銀兩,西華縣原緩1861-1862年民欠未完丁耗錢糧,項城縣雙廟村等72個村所有1860-1862年蠲剩民欠未完丁耗及漕項河夫驛站裁扣等項,沈丘縣原緩1862年未完民欠丁耗等項銀兩,全部予以蠲免[14]。1868年,祥符等州縣遭受水旱偏災及土匪竄擾,祥符縣北岸辛店等352個村莊原緩1866年民欠未完丁耗裁扣漕項等銀,全部蠲免;考城縣原緩民欠未完1860-1866年丁耗漕糧漕項驛站裁扣等銀,全部蠲免[15]。

        (四)蠲免特例

        晚清時期,除蠲免受災當年與受災之前應征及緩征糧賦外,亦有將某一種額賦予以取消之例。在河南淮河流域,除錢漕正項外,還有河工加價,每年應征銀40余萬兩,系從前馬營、儀封等工用過土方各項加價,在地糧內按限攤征。鑒于田賦征收繁重,加上兵燹水災,1855年咸豐皇帝諭令,自本年開始將每年應征河工加價等銀全部豁免,永不攤征。若本年已征收,經查明抵作當年正賦,同時將1841-1854年積欠攤征河工加價合計銀4 232 724兩全部豁免[16]45 251。

        為籠絡民心、維護統(tǒng)治,晚清政府每隔10年左右或皇太后逢十壽辰之際,有普免各地積欠錢糧之舉。如1845年,適逢皇太后七旬大壽,道光皇帝下令普免1840年以前民欠錢糧[16]41 557。1851年,距上次普免“又屆十稔,民間續(xù)有積欠”,咸豐皇帝下令將1850年以前各省民欠正耗錢糧,因災緩征、帶征銀谷與借給籽種、口糧、牛具,以及漕項、蘆課、學租、雜稅等項,詳細查明,全行豁免[16]42 652。1875年,光緒皇帝下令將各省民欠錢糧全行蠲免。1884年,逢皇太后五旬大壽,光緒皇帝要求各地督撫、將軍、府尹等將1879年以前民欠詳細查明,開單具奏,全部豁免[16]57 444。

        除普免全國錢糧外,1866年,同治皇帝按例將河南全省1859年以前民欠錢糧及停緩帶征等項銀谷一律豁免,包括:民欠地丁正耗銀84 164兩,因災停緩民欠地丁正耗銀1 456 311兩,各案因災緩征帶征民欠地丁正耗銀4 128 852兩,因災緩征民欠未完地丁項下留支驛站俸工等項合計銀88 292兩,漕項并節(jié)省耗羨合計銀334 510兩,因災緩征民欠漕米麥豆共294 617石,民欠出借常平倉谷5076石,民欠未完學租合計銀5645兩,祥符等縣民欠未完灘租銀141 996兩、淤租銀740兩,商丘、永城、夏邑三縣佃欠未完彭租銀92 873兩等,一共蠲免銀6 333 383兩,糧谷299 693石[17]。1894年,光緒皇帝將河南全省1887年以前民欠錢糧予以豁免[16]59 218。1909年,宣統(tǒng)皇帝將河南全省民欠未完1907年以前舊欠錢漕全行豁免[18]。

        由上可見,晚清政府蠲免的范圍十分廣泛,既包括丁耗漕糧漕項驛站裁扣塘撥工料等正賦,還包括額外攤征的河工加價等。由于通信不便,以及上報、審批、執(zhí)行等程序繁瑣,晚清時期,在地方接到蠲免令之時,常常已將本年錢糧已經征完或征收一部分,按規(guī)定,“其災前已輸在官者,準其流抵次年新賦”[19]。災蠲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的賦稅負擔。

        二、緩征

        緩征是指在災荒之年政府對應征錢糧暫緩征收。有清一代,自然災害頻仍,尤其到了中后期,受吏治腐敗、內憂外患、巨額賠款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清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救災能力大大下降,蠲免的頻率與力度都無法與清前期相比。緩征取代蠲免成為災后緩解災民生存危機的重要手段。據研究,1792年至1801年是清代錢糧蠲緩變動的分水嶺。自此以后,清代進入以災緩為主且嚴格按照災害等級蠲緩錢糧的階段。[20]

        按照清制,除“五分以下勘不成災地畝向準題明緩征”外[21],成災五分及以上州縣除去蠲免后剩余錢糧亦在緩征之列。根據受災程度輕重,緩征錢糧可推延至次年或分幾年帶征。1738年,乾隆朝規(guī)定:被災不及五分,有奉旨及督撫題請緩征者,分別緩至次年麥熟后及秋收后征收;被災八分、九分、十分者,將緩征錢糧分作三年帶征;被災五分、六分、七分者,緩作二年帶征[22]。與蠲免不同,緩征是暫停征收或緩期征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減少政府的賦稅收入,但可以減輕災民的生活壓力,有利于農業(yè)生產的恢復與重建。

        如1840年,河南省夏秋雨水較多,加之黃河及支河上漲,并伴有山水下注,以致濱河及低洼村莊地畝間有被淹。巡撫牛鑒奏請將各州縣應征新舊糧賦分別征緩,具體如下:中牟縣除本年錢漕加價及未完1839年丁耗加價仍照常征收外,所有原緩應行帶征1831-1832年、1835-1836年丁耗與歷年加價及民欠倉谷,均遞緩至1841年麥后秋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杞縣除本年錢漕加價照常征收外,所有全境未完1939年丁耗加價及原緩1831-1834年、1838年丁耗及歷年加價,并沙塵案內應行補征1831-1833年丁耗,俱緩至1841年麥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陳留縣除本年錢漕加價照常征收外,所有全境未完1839年丁耗加價以及原緩未完1835年、1837-1838年丁耗及歷年加價,全部緩至1841年麥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新蔡縣被水東關等422個村莊未完本年丁耗加價,緩至1841年麥后啟征;商丘縣被水順河集350個村莊,除本年錢漕加價及帶征1831年丁耗加價、1833年加價照常征收外,所有未完1839年丁耗加價及原緩1835-1836年、1838年丁耗歷年加價,俱緩至1841年麥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睢州除本年錢漕加價并1839年丁耗加價照常征收外,所有原緩1832-1834年、1837-1838年丁耗及歷年加價方價俱展緩至1841年麥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柘城縣被水壽峰副寺等532個村莊,應征本年及未完1838-1839年丁耗,并歷年加價民借倉谷,俱緩至1841年麥后秋后分別征收;考城縣被水舊城等里184個村莊,應征本年丁耗漕糧加幫價灘租及帶征1839年丁耗漕糧加幫價,俱緩至1841年麥后秋后分別啟征,其原緩按年帶征之歷年丁耗加幫價及1836年灘租,俱展緩至1841年麥后,各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23]。10天后即10月16日,道光皇帝諭令:“河南州縣被淹歉收,著分別緩征各項錢漕?!盵24]經詳細比對,圣旨所載各州縣緩征名目、緩征時間與牛鑒所奏完全一致。也就是說,皇帝對牛鑒提出的緩征請求與具體方案完全認可。

        1841年,河南夏秋雨水過多,黃河決口,祥符等州縣或大溜頂沖,或漫水旁溢,道光皇帝感念“小民生計孔艱”,遂敕諭內閣:“其成災五分以上村莊與成熟鄉(xiāng)莊應征本年錢糧,著準其分別蠲緩,蠲剩錢糧同本年漕糧漕項灘租及歷年攤征土方加價、出借倉谷等項,均著照例分年帶征。其上年因災帶緩錢漕及本年成熟村莊應征錢漕等項,俱著緩至1842年秋后分別啟征?!盵25]

        1842年,祥符等州縣間多被水被旱,或因歷年被水積歉,故展緩祥符、陳留、杞縣、通許、中牟、商丘、鹿邑、夏邑、永城、睢縣、考城、太康、扶溝、柘城等州縣被水被旱村莊新舊額賦[16]41 019。

        1843年,中牟等州縣因九堡漫口,各村莊被淹成災。中牟、祥符、通許、陳留、杞縣、淮寧、西華、沈丘、太康、扶溝、尉氏、項城、鹿邑等州縣中成熟鄉(xiāng)莊應征本年錢糧,均緩至1844年秋后征收。中牟、祥符、通許、陳留、杞縣、淮寧、西華、沈丘、太康、扶溝、尉氏、項城、鹿邑、睢州等州縣蠲剩錢糧,以及本年漕糧漕項灘租與歷年錢糧攤征、土方加價、出借倉谷籽種口糧等項,均分年帶征。其上年因災帶征錢漕等項一律緩至1844年秋后分別啟征。如有原緩分年帶征舊欠各款,仍照舊例延緩一年逐一帶征。鄢陵縣勘不成災的郜村等16個村莊應征本年錢漕,緩至1844年秋后分別啟征。[2]

        1844年,中牟等州縣“黃水未涸復淹”,中牟、祥符、通許、陳留、杞縣、尉氏、淮寧、西華、太康、扶溝、鹿邑等11個縣被災五分村莊上年因災帶緩民欠未完錢漕等項,一律緩至1845年秋后分別啟征,如有原緩分年帶征舊欠各款民欠未完,仍照原案遞緩一年,挨次帶征。項城、沈丘二縣本年帶征1843年錢漕加價及原緩歷年丁耗展緩至1845年秋后,各按最先年份帶征一年。睢州未完1843年各項錢糧,緩至1845年秋后啟征,上年因災分年帶征1842-1843年錢漕加價,原緩歷年丁耗加價灘租,1841-1842年借領俸工,一并展緩至1845年秋后,各按最先年份帶征一年。[3]

        以1840年至1849年為例,經逐年查核這10年間檔案與《清實錄》發(fā)現,河南淮河流域地區(qū)年年有災、歲歲蠲緩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清末。因篇幅限制,不一一贅述。從受災情況上看,通常是水災、旱災、雹災等多災疊加。從受災區(qū)域看,少則二十余州縣,多則四五十州縣。從緩征名目上看,包括丁耗、漕糧、漕項、灘租、出借倉谷籽種口糧及各案加價等。從緩征時間累積的長度上看,隨著時間的推演逐年增加。以1842年睢州為例,凡1813年、1814年、1815年、1816年、1817年、1818年、1819年、1820年、1821年、1822年、1823年、1828年、1829年、1830年、1831年、1832年、1833年、1834年、1835年、1836年、1837年、1838年、1839年、1840年、1841年灘租,一律緩至1843秋后,按最先年份每年帶征一年[26]。可見,至1842年,睢州灘租緩征已累積達25年之多。年復一年的災荒與緩征使百姓不堪重負。雖然1824-1827年連續(xù)4年豐稔,但由于積欠嚴重,百姓仍無力全數繳納因緩征而累積的歷年錢糧。

        三、停征

        停征是政府對水占、沙壓、石蓋、鹽鹵地畝應行繳納的錢糧暫停征收,亦稱“停緩”,也可以視作緩征的一種特例。晚清時期,由于長年水利失修,黃河泛濫頻繁。每遇水患,滔天的河水挾帶著大量黃沙積淹了兩岸的田地,即便洪水退卻,原本肥沃的田地因滯留大量沙土而無法耕種。迫于生計,災民大多四處逃亡,糧賦無法繳納,政府只能暫停征收。

        停征不僅包括受災當年的錢糧,也包括受災之前因緩征而累積的糧賦。如1846年,尉氏縣被水沙壓地畝應征1845年地丁耗羨加價漕項等銀一并停緩[27]。1848年,陳留縣沙壓地畝應征新舊錢漕加價等項,尉氏、中牟縣上年被水成災沙壓地畝應征新舊錢漕加價等項,一并停緩[28]。1850年,陳留、通許等縣內河占沙壓地畝應征新舊錢漕暫行停緩[29]。1880年,滎澤縣李西河等13個村莊、汜水縣崔寨等15個村莊河占沙壓地畝應征本年錢漕,一律照舊停緩[30]。1882年,滎澤、汜水等縣被河占沙壓地畝仍然照舊停緩[31]。1883年,祥符縣河占沙壓地畝,滎澤縣李西河等13個村莊被沙壓地畝,汜水縣崔寨等15個村莊沙壓石蓋地畝,本年錢漕照舊停緩[32]。

        四、蠲緩弊端

        晚清時期,由于戰(zhàn)亂及連年的自然災害,河南淮河流域幾乎年年都有展緩,年復一年的緩征造成的積欠錢糧只能不斷推遲順延征收,從而形成展緩、積欠、再展緩、再積欠的惡性循環(huán)。巨額的錢糧積欠,不僅使百姓不堪重負,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加之,吏治腐敗、經濟蕭條、統(tǒng)治日漸式微,許多與蠲緩有關的政令或形同具文,或在操作過程中流弊百出,背離了災蠲的初衷,實際效果不彰。

        (一)遲延題報

        按慣例,各省偶遇偏災,“大率開征在先,報災在后,州縣蒙混侵欺之弊即由此起”[33]。清政府雖然制定了嚴格的懲治蠲免舞弊行為的措施,然而仍有一些利欲熏心之吏將此加惠之政視作斂財之機:有的先期征存,不行流抵;有的既奉蠲免,不為扣除;有的以官虧捏報民欠[16]3 9116;還有的故意遲延,甚至“有遲之數年而不結者,良由本無限期,以致輾轉耽延,官吏營私,弊端叢出”[16]42 658。1851年咸豐皇帝下達錢糧積欠普免諭令后,為防患于未然,給事中袁甲三向皇帝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各直省督撫、將軍、府尹在接到豁免諭旨后,限3個月時間把本地應行豁免數目詳晰開單具奏。第二,地方將豁免清單上報后,戶部趕緊查明核實。如銀谷款數與戶部征冊串根不符,部議時,一面核準,一面行令戶部將不符之處予以更正。第三,地方官員務須將豁免謄黃告示遍貼城鄉(xiāng),并將里戶豁免實數清單另刊黏于謄黃末尾,使窮鄉(xiāng)僻壤周知[16]42 658。盡管有如上辦法及相關懲治律令,但在統(tǒng)治日漸衰敗的晚清,皇帝的諭令與律令規(guī)章被視作具文,難以落實。遲至1852年11月,河南省仍遷延不報豁免清單。戶部雖屢次催促,仍以調驗征冊串根為借口任意稽延[16]45 895。類似事件在同治年間亦有發(fā)生。1861年和1862年同治皇帝兩次頒發(fā)諭旨,將各省歷年積欠錢糧及1859年以前民欠倉糧一律豁免。然而,至1864年12月,河南應豁各案仍未上報。且查1859年以前奏銷案內,歷年應題之案已有130余件之多,皆因應予豁免銀兩清單遲滯奏報而致愈積愈多。朝廷豁免民欠,原冀普及窮黎。河南省奉旨數年而不報,“難保無不肖州縣重復征收,胥吏從中積壓等弊”[16]50 926。

        (二)延擱謄黃

        除題報遲延外,還有一些地方官員故意延擱謄黃,漁利舞弊之意不言而喻。前已述及,1855年永久豁免河南省每年應征河工加價,并令將已經征收的錢糧抵作本年正賦。然而,至1856年9月,據御史張守岱奏:河南各州縣或隱匿謄黃不貼,照舊征收,或1855年末始行張貼,或延至1856年春始行張貼。待謄黃張貼之時,1855年正賦已經交完,攤征河工加價亦完納過半。1856年春季征納糧賦時,百姓欲以已交河工加價抵完正課。州縣官員卻多方作梗,不肯作抵。對于這些喪心昧良的不法州縣官員,咸豐皇帝諭令:“著即督飭藩司確切查明,如有蒙混征收、抑閣謄黃、不行張貼情弊,即著嚴行參劾,治以應得之罪。”[16]45 597

        由上可見,隨著清朝的日漸式微,晚清時期錢糧蠲緩已流弊叢生,儼然已如多年沉疴積重難返,非但起不到減輕百姓負擔、保護其再生產能力的惠民作用,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某些利欲熏心官吏的斂財手段。

        [1]昆岡,等.大清會典事例:卷288[M]//《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xù)修四庫全書:第80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598-600.

        [2]諭內閣河南中牟等州縣被水著分別蠲緩各項錢漕[Z].軍機處上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以下簡稱“一史館”) 藏,檔號: 1076-3.

        [3]諭內閣河南中牟等原緩復淹各州縣著分別蠲緩各項錢糧[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088-2.

        [4]奏請分別緩征許州等州縣新舊錢漕折河南巡撫英桂[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81-003.

        [5]諭內閣河南祥符等州縣被災被擾著分別撫恤口糧蠲緩錢糧銀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193-2.

        [6]奏請蠲緩同治二年被災各屬新舊錢糧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86-005.

        [7]諭內閣河南汜水等縣被水著分別蠲緩錢糧[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311(6)191-219.

        [8]奏請蠲緩明虞縣被災村莊錢糧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91-009.

        [9]諭內閣河南宜陽等縣被旱成災著先撫恤災民口糧再分別蠲緩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347(2)317-320.

        [10]諭內閣河南祥符滑縣等災欠著按分數蠲免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440(3)-19.

        [11]奏請蠲緩本年被災各屬新舊錢漕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121-013.

        [12]諭內閣著分別蠲免展緩河南被水各州縣新舊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500-4183-184.

        [13]諭內閣河南鹿邑等州縣上年被水被旱著分別豁減漕糧[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207(1)133-136.

        [14]諭內閣著分別蠲緩河南祥符等被災州縣新舊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274(3)169-195.

        [15]諭內閣著分別蠲緩河南祥符等被水旱被擾州縣錢糧漕賦[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294(1)127-137.

        [16]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7]諭內閣著全行豁免豫省節(jié)年民欠錢糧及停緩帶征各項銀谷[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279(1)53-56;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51790.

        [18]奏為勘明祥符等州縣秋禾被災歉收請緩征舊欠錢漕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133-038.

        [19]奏為被水成災各屬請蠲免緩征新舊錢漕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116-001.

        [20]李光偉.嘉慶以降錢糧緩征與積欠之衍生——基于宏觀角度的分析[J].清史研究,2013(3):40.

        [21]奏為勘明祥符等州縣秋收歉薄請緩征舊欠錢漕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131-039.

        [22]李文海,夏明方,朱滸.中國荒政書集成:第5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946.

        [23]奏為勘明被水各州縣請分別緩征新舊糧賦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74-049.

        [24]諭內閣河南州縣被淹歉收著分別緩征各項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036-2.

        [25]諭內閣查明河南祥符等州縣被水成災分數著分別蠲緩各項錢糧[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055-2.

        [26]諭內閣河南祥符等州縣被水被旱兵上年歉收著分別蠲緩各項錢糧[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060-2.

        [27]諭內閣河南尉氏縣被水沙壓地畝著緩征地丁銀兩[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112-3.

        [28]奏請分別緩征被災州縣新舊糧賦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78-009;諭內閣河南永城等州縣被水歉收著分別緩征各項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143-1.

        [29]奏請分別緩征被災州縣新舊錢糧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79-051.

        [30]諭內閣著分別展緩河南南陽等被災各縣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362(2)179-221.

        [31]諭內閣河南祥符等州縣被旱被水并未墾荒地著分別展緩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370(2)262-30.

        [32]諭內閣著分別蠲緩河南武安等被水州縣新舊錢漕[Z].軍機處上諭,一史館藏,檔號:1374(3)221-262.

        [33]奏為查明洧川等三縣被災征收錢糧尚無弊混折[Z].朱批奏折,一史館藏,檔號:0079-045.

        Disaster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n Hen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YANG Li-hong1,ZHU Zheng-ye2

        (1.Institute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2. History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lighten the burden on the common people and restore the social production order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Qing government exempted, postponed or stopped the levy of grain taxes in the disaster-stricken areas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n He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aster situ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imes, free or decreasing tax measur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detail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However, due to the political instability, corruption and other factors, many decrees related to free or decreasing taxation were in vain, or had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overall effect was not outstanding.

        Late Qing Dynasty; Henan Province; Huaihe River Basin; Free or Decreasing Tax System

        2019-10-12

        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民國時期淮河流域災害文獻搜集、整理與數據庫建設”(18ZDA196)。

        楊立紅(1974-),女,安徽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朱正業(yè)(1970-),男,安徽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K928.4

        A

        1004-4310(2020)01-0001-06

        10.14096/j.cnki.cn34-1044/c.2020.01.01

        猜你喜歡
        祥符錢糧檔號
        祥符區(qū)關工委紅色教育宣講進校園
        禁盤剝與紓民困:晚清時期錢糧捐稅監(jiān)督制度主張疏論
        中州學刊(2023年6期)2023-09-13 17:31:06
        淺議專業(yè)檔案實體分類及其在檔號編制中的運用
        蘭臺內外(2020年18期)2020-09-26 14:42:02
        祥符區(qū)
        海瑞下棋諫皇帝
        從“一、二、三”到“壹、貳、叁”
        支部建設(2019年21期)2019-11-19 00:45:09
        《歸檔文件整理規(guī)則》檔號編制的原則與要求( 之三)
        檔案天地(2017年12期)2018-01-17 21:41:50
        祥符區(qū)
        天下錢糧減三分
        送不出去
        小說月刊(2016年1期)2015-12-29 00:37:48
        国产视频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久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黄色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 永久免费观看国产裸体美女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精品|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国产黄在线观看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又长又大又粗又硬3p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www| 激情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在线观看网址你懂的|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av香港经典三级级 在线|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最新四色米奇影视777在线看| 亚洲乱精品中文字字幕| 亚洲一区第二区三区四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黄片大全视频在线播放| 日日猛噜噜狠狠扒开双腿小说|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 性欧美牲交xxxxx视频欧美|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天堂|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国产在线白丝DVD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av高清色|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青青青国产免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