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有些東西,只有低下頭來,才會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麗。就如塵埃之中,那些被忽略的閃光之珠;又似回首時,眷眷戀著的,總是那些不經(jīng)意間走過的尋常點滴。
在夏日的山嶺間攀爬,至頂,四望都是起伏峰巒,長風浩蕩,單調(diào)的蒼涼與滄桑漫卷心頭。只是一低頭的剎那,見谷間叢叢簇簇的燦爛,那些幽幽的花兒,就在這樣不期然的時刻,與我的目光猝然相逢。于是,高處的寂寞與孤獨消于無形,那些年年開且落的幽谷之花,把一種心緒點亮,把一種感動暗放。
有的人,在境界上,或者在道路上,遠邁眾人,于是有了高處不勝寒的喟嘆。其實那只是一種性情上的缺失,他們過多地注目于自身的高度,從而錯過了許多開在塵埃里的花??赡切┰诘吞幠臇|西,卻是無比的寬容,它們就在那里,我們只要低下頭,就會與美好相遇,它們就會給我們一種全新的心境。
有一年去一個大草原的深處,碧草連天,極遠極淡處,天之藍與草之綠交融于一處。馳心騁懷間,為無邊的綠而震撼,也為其無涯而感到悵然。此情此境之中,極想看到一點別的色彩,來緩沖那種萬里的單一。同行的旅伴卻驚喜地叫:“看,腳下的草里有花!”于是都低頭,那些狹長的草葉間,生長著一種不知名的小花,沒有指甲大,黃白兩色,此時卻是如此強烈地裝點著我們的眼睛和心靈。
那花兒毫不張揚,湮沒于雜草之中。它們只是努力開出自己的花,即使再小再素淡,也要芬芳美麗。就算無人用溫柔的目光把那些花兒輕撫,只要綻放過,就是無悔。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花兒,每一個生命也都是一個賞花者。我們在行走的匆匆里,不忘時常低頭去看那些花兒的美麗,同時也努力讓自己的生命芬芳四溢,期待在某天,映亮一雙落寞的眼睛。
相互洇染,相互溫暖。我們與那些花兒的距離,我們與那些美好的距離,其實只隔著一低頭的空間,只隔著一低頭的瞬間。
適用主題:低頭與抬頭;那些我們忽略了的;放低姿態(tài);平凡之美;與美好相遇;怒放的生命;低下頭的感動;單調(diào)與豐富;大與小……
文本解讀:河北秦皇島市撫寧一中李理
“有些東西,只有低下頭來,才會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或者它的美麗?!弊髡唛_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揭示本文主旨。主體部分作者主要借助登山至頂和置身草原深處的感受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佐證。夏日登山至頂,四顧時“單調(diào)的蒼涼與滄?!迸c低下頭來看到叢叢簇簇的燦爛的幽谷之花的剎那感動形成鮮明對比。置身草原深處,無涯的綠在震撼之余也令人感到悵然,而驚喜地發(fā)現(xiàn)腳下的草里都沒有指甲大的不知名的小花,卻緩沖了那種縱橫萬里的單調(diào),強烈地裝點了人的眼睛和心靈。這里,“悵然”與“驚喜”又一次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兩次的“低頭見花”既是對文題的照應,又是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作者由此生發(fā)感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花兒,每一個生命也都是一個賞花者”,努力芬芳自己,也期待在某一天映亮一雙落寞的眼睛。結(jié)尾段,總結(jié)上文,呼應文題,強化文章主旨?!暗皖^見花”,這里的“花”既有實指的落實,又有抽象的升華,喻指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本文的立意頗具啟迪性,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借鑒這種立意,也可以學習這種由事及理的寫法,讓自己的作文不僅具有思想性,也具有可讀性。
學生運用示例:
抬頭看遠方,低頭看腳下。遠方有我們的夢想,我們的未來,指引著我們?yōu)橹床珚^斗。在昂首奔向遠方的路上,我們也不要忘記低頭看腳下。當你低下頭的那一刻,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尋常卻美好的事物,驚艷了你的眼睛,觸動了你的心靈。比如,無垠的草原一碧萬里,固然壯觀,卻也失之單調(diào),而腳下的草里不知名的小花在給你帶來驚喜的同時,也讓你發(fā)現(xiàn)了一種平凡的美麗,每一朵努力綻放的花都是無悔此生的,花如此,人亦然。低頭讓你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美好,這些點點滴滴的美好組成了我們的生活,他們不僅是生活的現(xiàn)象,其實亦是生活的本質(zhì)。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