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中國作家殘雪雖然最終未能斬獲諾貝爾文學獎,但因為曾居于博彩公司此前給出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第三位,且排名在村上春樹之前,此前鮮為人知的作家殘雪幾乎一夜之間成為了新晉的“網(wǎng)紅”,她的作品也很快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
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年生于長沙。她只有小學學歷,17歲進入街道工廠工作,先后做過銑工、裝配工,后當過赤腳醫(yī)生,也開過裁縫店。后來通過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成為作家,堪稱勵志典型。17歲在工廠上班時,她就讀完了《資本論》。她和哥哥從小愛好哲學,哥哥鄧曉芒成了著名的哲學家,而她1985年開始發(fā)表小說,至今已創(chuàng)作七百多萬字的文學作品,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云》《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她是中國最早從事實驗文學創(chuàng)作的女作家,也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女作家。她的小說成為美國Ⅱ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作家之一。
在北京居住多年之后,殘雪近年搬家到云南,繼續(xù)生活和寫作,30多年來一直過著單調刻板的文學生活。當下的文學界,已經很少有人像殘雪那樣寫作了。讀哲學書籍,寫實驗小說。每天創(chuàng)作一小時,事前既不做準備,事后也不回顧,她說:“只有這樣寫出的作品才具有深層的對稱的結構,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性?!薄斑@是屬于殘雪特有的敘述方式,她總可以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全新的個性人物。行為方式的獨一無二,語言的獨一無二,任何人都模仿不來,而且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敘述。正是這種天馬行空,拒絕了很多讀者,也正是因為這種天馬行空,造就了殘雪的獨一無二?!倍嗄陙硪恢背霭鏆堁┳髌返暮衔乃嚦霭嫔缇庉嬯愋≌嬲f,這是一種悖論,一方面獨特,另一方面不被理解,一直被誤解。
近幾年里,殘雪每天攻讀哲學4個小時,打算再過六七年寫一本大書一一《藝術哲學》。二十多年來,殘雪堅持每天看英文,哪怕是每天一個小時也堅持下去。她可以無障礙看原版的英文小說和英文哲學。她的小說翻譯到國外,殘雪自己親自做英語校對。她現(xiàn)在還不時地用英語寫一些短文、訪談之類,拿到美國去發(fā)表。學習西方語言當然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以便進行深層次的交流。
不羈和直率的批評精神是殘雪的作風,她多年不參與主流文壇活動,曾撰文表示:“許多作家都在文壇混,同那些所謂批評家抱成一團來欺騙讀者。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讀者還不夠成熟,分不出作品的好壞……”“當今中國文壇上的所謂‘先鋒除個別外基本上都是偽先鋒,一些表面的唬人的假貨。”近幾年她雖然淡出了國內公眾的視線,但始終保持著一貫的毫不妥協(xié)的先鋒性和堅定不懈的探索精神進行寫作。而外界的喧囂很難進入殘雪的世界,她已建立了一個可以自我圓滿的文學城堡,“我既然選擇了高層次的文學,就應安于清淡和寂寞?!薄拔也恍枰康姆矫娴姆错?,我重視的是精神的質。哪怕只有幾個讀者,只要他們真正進入了這種超前的文學,我都會欣喜若狂。時代精神不是以讀者的多少來判斷的,當今世界的文學處于低潮,只有中國還有希望,我有信心?!迸c小說的錯綜復雜相比,電話那端的她,說話干脆利落,語言自信、堅定、直接。
在殘雪看來,“我已經60多歲了,功名利祿對我意義已經不大。我只需要專心對藝術、文學本身負責。文學給了我豐美的精神生活,也讓我的日常生活感到暢快。”任何工作的真諦都在于此,踏踏實實去做,讓自己充實,對他人有益就行。在物質與精神上,能為人類服務,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我們?yōu)槭裁搓P注諾貝爾獎?關注諾貝爾獎是在關注什么?讓我們在年年關注誰能獲獎的同時,也不妨謹記諾貝爾獎的宗旨,致敬那些在各自領域不懈追求的先行者,只要是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就是豎起了豐碑。
(資料來源:《文學報》《楚天都市報》、澎湃新聞、上觀新聞、封面新聞、東方網(wǎng)、環(huán)球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