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麗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中學 226400)
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即為數學教育,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而言具備重要意義.數學生活化教學即指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實際生活、教學內容二者相結合,以此可對學生求知欲加以滿足外,還可實現(xiàn)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教師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到教學活動中,重要目的在于借助生活實際、知識二者的融合,實現(xiàn)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生活化策略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實施生活化教學實施新課改的必然要求.教學活動中應用生活化教學可縮短數學學科知識同學生間距離,還可推動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的提升,以實現(xiàn)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調動.除此之外,伴隨現(xiàn)代教育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視,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對學生個體發(fā)展予以重視,同時,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可將自身日常生活同所學知識相連,以此對數學學科重要性形成認知.除可引導學生對數學生活化教學形成正確認知外,還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其次,教師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到教學活動中,還有助于學生學習負擔的減輕,教師借助生活化教學活動的開展,將日常生活、理論知識二者相連,促使學生可對課本知識展開有效分析.最后,借助生活化策略的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理論學習空間、時間的拓展.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強化,對強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1.教學方式生活化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為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理念同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設計生活化教學方式尤為重要.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所感興趣的話題同教學內容相結合,并將同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lián)的例子遷移到教學活動中,助于學生對復雜抽象的知識形成理解.教學活動中,若教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生活化,則學生將會對教師后續(xù)所展開的教學內容有所期待.學生便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數學知識學習中,實現(xiàn)學生學習熱情、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以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此外,數學教師為實現(xiàn)生活化理念同課堂教學的完美融合,需對學生加以充分了解,并觀察學生周圍的數學現(xiàn)象,對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經歷加以分享,注重生活實踐、數學內容二者的結合.對數學教學活動而言,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不斷挖掘數學的生活化形式,隨后再借助相應的數學知識、數學現(xiàn)象加以處理,可強化學生新鮮感.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存在諸多數學知識,若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數學課堂中,可實現(xiàn)學生數學發(fā)現(xiàn)能力的提升,并將數學知識應用至日常生活中完成問題的處理,以此將生活實踐、數學知識二者相連接,促使數學可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以此保證數學教學理念可應用到數學教學活動中.
2.設計生活化預習內容
課前預習作為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并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掌握課堂主動性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數學是一門枯燥、難懂且抽象的學科,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并不擅長引導學生展開生活化課前預習,針對學生預習活動的展開也并未予以足夠重視,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難以將自身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不能實現(xiàn)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展示,學生預習效率及學習興趣難以得以增強.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需注重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入,并遵循相應步驟完成教學活動:首先為教師需注重學生生活化預習意識的培養(yǎng),并推動學生生活化預習習慣的形成,其次,教師注重課堂預習反饋的結合,以此加強課前預習同生活經驗二者間關聯(lián).以“圓”相關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對圓的有關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體驗及認知,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正式開始前,可先引導學生展開相應的預習活動,如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后利用生活材料完成圓形的制作,并引導學生借助圓形的多次折疊,對圓形的構造形成更為清晰的認知,如圓心、直徑及半徑等,隨后教師便可同教材相結合,深化學生知識及理解.隨后,教師還可利用課堂預習活動對學生在預習中所遭遇的多種現(xiàn)實問題展開反饋活動,并以此幫助學生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加以處理.
3.引入生活化教學資源
伴隨教育改革進程持續(xù)推進,生活化教學方式已逐漸成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一種重要實施方式.教學活動中,教師需注重課堂教學知識、課堂實踐二者的結合,以此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重要性形成認知,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實際上,生活中蘊含諸多數學教學資源,都可為學生展開數學學習活動的“活教材”,可以健全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同時,提高學生數學知識靈活應用能力.教師講述“矩形”教學內容時,并可要求學生對生活中矩形的事物進行收集,并記錄拍攝,再以測量工具對此物品長、寬加以測量,在利用所學公式對其面積及周長等加以計算.同時,教師為實現(xiàn)學生思維活躍性的提升,還可適當增加題目難度,如教師可要求學生對多種圖形構成的不規(guī)則多邊形進行查找,并探究此多邊形共有哪幾種圖形構成,對幾種標準圖形的長、寬加以測量,完成多邊形面積的推算.
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教學任務向學生布置,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并積極探究問題答案.此外,教師在解題過程中,還應注重對生活中蘊藏數學知識的進行梳理,隨后展開總結及歸納,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數學思維的開展以實現(xiàn)日常生活中問題的處理,由此推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能力的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的同時,實現(xiàn)自身知識面的拓展,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綜上所述,伴隨素質教育的持續(xù)深入,對人才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為此,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除應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應強調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推動人才綜合素質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