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qū)羅家橋虹小學 梁敏玲 藍秋蓮 羅惠 任世英
“適合的教育”就是適合學生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適合自己的教育。讓教育適合學生發(fā)展,發(fā)現(xiàn)差異、尊重差異,才能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成才之路。
繪本,是文字與繪畫相融合來敘述一個故事,表達思想主題的讀本,通過文字畫面兩種方式圖文并茂來說故事。繪本的題材形式多樣,主題豐富。本文所述的繪本心育僅指在課堂教學中以繪本故事為載體進行切入的班會課。
如何讓小學生深入淺出地明白人生道理,繪本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的途徑。繪本作家往往在簡短的篇幅中,展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既讓學生感到快樂有趣,又蘊意深刻。而運用繪本故事,切入到班會課中,對小學生進行行為習慣或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摒棄說教的方式,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引起孩子的共鳴,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使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益。因此,班主任可分析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孩子的行為特點,選擇適合的繪本當作班會課的素材。
在繪本心育活動中,老師們先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和班級的存在問題等有目的地選擇繪本。為了建立一個完整的一到六年級的班會體系,我們參考番禺區(qū)《番禺區(qū)班主任工作指引》,這本指引集番禺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老師的育人智慧,教學經驗,既有前瞻性又有引領作用。該指引既有從一到六年級的學生特點及教育策略,還有每個教育時段的主題班會推薦。經過我們的研討,結合學校美成教育理念,各年級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番禺區(qū)小學班主任工作指引》確定班會內容主題,然后選擇相應的繪本進行切入。下面這些是我們老師根據(jù)《指引》主題找到的相應的繪本。我們根據(jù)《指引》分年級進行主題繪本的研究。
1.暖身活動,導入繪本
教育的藝術在于春風化雨。班會課的暖身活動環(huán)節(jié),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和焦慮,又激發(fā)了積極參與的興趣,激活課堂活力。對于暖身活動的選用,我們確定了以下要素:易學簡單、人人能參與為;時間以3-5分鐘為宜,扣住主題內容;暖身活動形式力豐富多種,要根據(jù)所選的主題選擇最適合、最有效的活動形式,可以是心理小游戲、也可以是心理對對碰碰、歌曲、故事導入等等。
2.繪本載體,引出主題
在繪本心育班會課的課堂實施中,利用繪本作為載體進入班會課,能夠很快地切入班會課的討論議題,并開展延伸活動,難度較小效果卻很好。
比如三年級一位老師在上班會課《校園碰碰車》,曖身活動后,從《不是那樣,是這樣的》故事進行切入,讓孩子們仿佛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投訴別人時的影子,受委屈時的影子,找借口時的影子。從這本繪本故事開始切入,很快讓孩子知道,平時自己與朋友發(fā)生矛盾和沖突時,也像故事里面的主角一樣,總為自己找借口的。繪本《小黑魚》講的是小黑魚面對生活在大海上,其它的魚是紅色的而只有自己是黑色的生存困境時,為了生存,想了個好辦法:每一條小魚團結起來,游成大魚的樣子,最后把大魚都嚇跑了。面對同學之間的矛盾,四年級一位班主任借用《小黑魚》這則繪本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微班會,通過小黑魚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每一條小魚,都有自己的功用,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
為了找到適合的育人方式,充分發(fā)揮班會課主陣地的作用,我們積極走專家引領、骨干帶動的教研方式,讓繪本故事與主題班會無痕對接。一本優(yōu)秀的繪本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升華孩子的思想境界,因此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可以拓展原有作品的內涵,使學生對繪本的閱讀更加的深入。閱讀對孩子們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繪本故事能讓學生想象放飛、凈化心靈,而且成本低,大部分孩子都有條件享用。以繪本為載體的班會課,通過繪本故事的發(fā)展走向或繪本主人公的心理成長作為課的主線融入形式多樣的活動,摒棄了單一的說教方式,讓學生在繪本故事察覺不足,正視自我,走向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