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林巧勤
體育活動的背景音樂對幼兒體育鍛煉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園的早操活動及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音樂是不可缺少的背景材料。音樂不僅可以緩解反復動作練習的單調無趣,還可以減輕心理上及動作技能練習的疲勞?!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蹦敲矗绾卧谟變后w育活動中巧用背景音樂,提高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選擇體育活動背景音樂的策略。
體育活動中,適宜的背景音樂可以渲染輕松愉快的氛圍,振奮幼兒的精神,激發(fā)幼兒運動的積極性。如何選取合適的背景音樂,應考慮如下幾個原則。
幼兒體育活動中的背景音樂應具有直觀性,要考慮活動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運動類型,恰如其分地選擇不同形式的音樂。例如,針對小班幼兒的動作技能發(fā)展特點和心理發(fā)展水平,應選擇歌詞直白簡短、健康愉悅的音樂。小班開展的體育活動“小兔拔蘿卜”,主要內容是練習雙腳跳,因此可以選擇節(jié)奏歡快的《兔子跳跳跳》為背景音樂,吸引幼兒參與活動。在音樂帶動下,幼兒聽著“一只兔子跳跳跳,兩只兔子跳跳跳……”的音樂練習雙腳跳,并且樂在其中,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作為幼兒教育活動中的一種,其背景音樂自然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性。體育活動中,背景音樂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體育活動目的,切忌喧賓奪主。選取背景音樂時,應充分考慮所選取的背景音樂對本次體育活動的開展是否具有輔助教育的作用,如能否升華體育活動中所隱藏的情感,或能否輔助提高幼兒的動作技能。為了確保體育活動中背景音樂的教育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教師可以從活動目標著手,按照活動目標選擇適宜的、有教育性的音樂。如在小班體育活動“營救小動物”中,教師扮演黑貓警長,以營救小動物的情境引入活動。為了突顯教學目標中“樂于助人、正義勇敢”的情感教育,營造活動氛圍,教師選擇了音樂《黑貓警長》作為熱身活動的音樂,迅速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個個化身為“正義小勇士”,為接下來的動作技能練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教師也可以從活動內容著手,抓住活動中的關鍵部分,有針對性地添加背景音樂,增加活動的實效性。大班體育活動“學做解放軍”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匍匐前進越過“戰(zhàn)壕”。在練習匍匐前進時,部分幼兒覺得匍匐“太辛苦”,缺乏前進的動力。為了防止幼兒出現“疲勞心理”,讓幼兒在已經掌握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后進行適量的練習,教師播放了《解放軍進行曲》等音樂,渲染“戰(zhàn)斗”氛圍,鼓勵幼兒勇往直前,對本次活動起到了“神助攻”的效果。
最后,體育活動背景音樂的教育性還體現在音樂積極健康、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選擇幼兒體育活動的背景音樂時,教師要從幼兒的日常生活入手,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音樂,適合幼兒欣賞的同時能有效轉化為幼兒的內部動力,真正做到“教學活動時刻有教育”。
藝術性是音樂最典型的特點,也是音樂對體育活動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學活動主要有三大部分——開始部分、基礎部分、結束部分,其中開始部分主要是營造游戲情境,為基礎部分的教學打好基礎。開始部分用音樂刺激幼兒的聽覺,激發(fā)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一般適宜采用節(jié)奏鮮明、輕快的樂曲。如果體育活動有明確的“對象”,如“學做解放軍”,那么“解放軍”的形象貫穿活動始終,就可以選取有針對性的音樂《學做解放軍》,節(jié)奏分明,加上中速、神氣的唱法,可以有效地強化活動情境。
體育活動的基礎部分,需要幼兒掌握某些動作技能,因此可以選取節(jié)奏與運動技能相匹配的音樂。如活動“功夫操”可以配上樂曲《中國功夫》,鏗鏘有力的音樂與功夫動作的節(jié)奏一致,完全可以代替教師的口令指示。幼兒隨著音樂進行練習,能迅速掌握動作的節(jié)奏。
結束部分,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產生了疲憊感,可以選擇一些輕柔舒緩、意境優(yōu)美、來源于大自然的純音樂,如班得瑞系列的輕音樂或者靜謐悠揚的古箏樂等,引導幼兒在優(yōu)美柔和的音樂中放松肌肉、韌帶,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體育活動的內容主要有基本動作練習、身體素質練習、基本體操和隊列隊形練習、器械練習等方面。不是所有的體育活動都需要背景音樂,如在學習新運動技能時不應加入背景音樂,否則可能會干擾幼兒的學習;另外,在器械練習時教師要幫助與指導幼兒,如果加入背景音樂,會導致幼兒忽視安全或者技能要領,動作掌握不到位。除了不需要背景音樂的體育活動外,如何在不同的體育活動中巧妙利用音樂這個媒介,讓幼兒在音樂的熏陶下積極參與活動?
基本動作是幼兒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包括走、跑、跳、投擲、平衡、鉆、爬等。教師普遍借助情境式教學來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情境式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氛圍,幫助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活動。教師一般利用游戲導入、故事融入、兒歌加入等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不管運用什么樣的方式,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減輕幼兒反復練習某一動作技能的消極情緒。音樂是情境式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手段,它替代了教師的反復講解,讓幼兒在基本動作練習中精神上的愉悅多于疲憊感。
[案例]中班體育活動“羊村小勇士”中,技能目標是“初步學習肩上揮臂投擲動作”。肩上揮臂投擲動作有一定的動作要領,筆者營造“炸狼堡”的情境來激發(fā)幼兒練習投擲的積極性。幼兒基本掌握了投擲的動作要領后,筆者鼓勵幼兒進行練習。在練習中,筆者發(fā)現幼兒并不會因為情境的設定而堅持練習,在“炸”了兩次“狼堡”后,一部分幼兒因為一直“炸”不倒“狼堡”而灰心。因此,筆者再次開展了“羊村小勇士”的活動,這一次在“炸狼堡”時,播放音樂《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題曲《我們有武功》的副歌部分,幼兒的“戰(zhàn)斗力”隨著激情澎湃的音樂而提升。個別幼兒哼著音樂,反復拿起“炸彈轟炸狼堡”。背景音樂激發(fā)了幼兒繼續(xù)運動的興趣,使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身體素質練習是幼兒體育活動的內容之一,它包括速度、耐力、力量、靈敏和柔韌性等?!?~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健康領域”的動作發(fā)展內容中強調,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樣、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各種體育活動,提高幼兒的速度、耐力、力量、靈敏和柔韌性。在大班幼兒25米快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比賽的方式,在活動中配上節(jié)奏明快、催人奮進的背景音樂,如二胡演奏曲《賽馬》,讓幼兒感到自己像一匹馳騁在草原上的小馬駒,在急促的音樂聲中享受音樂帶來的精神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從而增強活動效果。
幼兒體育活動以體育游戲為基本形式,大多數教師注重游戲情節(jié)的設計,但忽視了運動技能的發(fā)展,甚至流于形式。音樂能使單調的運動產生新的活力。教師選用身體素質訓練的背景音樂時,應充分考慮音樂的速度、節(jié)奏,根據動作的特點來選取音樂。在中班體育活動“小公雞”中,幼兒要練習單腳連續(xù)向前跳5米左右,筆者的做法是創(chuàng)設“小公雞捉蟲”的情境來練習這項技能,在情境中加上節(jié)奏分明、跳躍的音樂,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速度,隨著音樂進行單腳跳。
音樂在基本體操和隊列隊形練習中的應用是最常見的。教師一般選擇節(jié)奏鮮明、結構完整的成套音樂。音樂在基本體操中就是口令,幼兒會根據音樂的節(jié)拍做相應的動作。在一定程度上,音樂能增加基本體操的美感,給人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隊列隊形練習中應以雄壯有力、節(jié)奏分明的音樂為主,如《拉德斯基進行曲》《土耳其進行曲》《玩具進行曲》《閃閃的紅星》等。幼兒的隊列隊形練習是按一定的隊形做協(xié)調一致的動作,一般幼兒會按教師口令與信號做出相應的隊形變化。在幼兒熟悉隊形隊列的情況下,用音樂替代口令及信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增強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激發(fā)幼兒的表現力,使隊形變化更輕松、更和諧、更具美感。
音樂給幼兒體育活動注入新生機,能幫助幼兒在美好的環(huán)境中鍛煉身體。音樂會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同風格的音樂給幼兒不同的情感體驗。音樂同體育的結合,既鍛煉了幼兒的身體機能,又有利于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將音樂合理地運用到體育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增強體育活動的效果,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健康發(fā)展。